工信部:前三季度中國船舶工業利潤實現增長
記者今天(27日)從(cong) 工業(ye) 和信息化部了解到,今年前三季度,中國船舶工業(ye) 全行業(ye) 展現出強大的韌性和活力,保持良好發展勢頭。1至9月份,我國造船三大指標國際市場份額繼續領先,全行業(ye) 收入和利潤實現雙增長。
工業(ye) 和信息化部公布的數據顯示,1—9月,我國造船完工量、新接訂單量、手持訂單量以載重噸計分別占世界總量的45.9%、53.6%和48%,分別比上半年提高了0.7、2.8和0.2個(ge) 百分點。
前三季度,中國船舶工業(ye) 在國際市場份額繼續領先,尤其高端船型占比不斷提高。 1—9月份,汽車運輸船占到全球市場的83%,萬(wan) 箱以上集裝箱船占到全球市場的51.7%,均位居世界第一。
新承接訂單中,綠色動力船舶占比接近一半,達到48.6%。
中國船舶工業(ye) 行業(ye) 協會(hui) 秘書(shu) 長 李彥慶:1—9月份初步統計下來,全行業(ye) 的利潤實現接近50億(yi) (元),比去年同期增長33.7%,這是非常了不起的一個(ge) 成績。
中國船舶:LNG船在手訂單全球居首
前三季度的數據顯示,液化天然氣運輸船也就是LNG船的新船價(jia) 格增幅最大,達到21.4%。記者了解到,中國船舶集團緊緊抓住市場需求旺盛的有利時機,先後與(yu) 國內(nei) 外數十家石油公司簽署了建造合同。目前中國船舶集團LNG船的在手訂單位居全球各大船企之首。
這裏是上海造船基地,大家看到的這艘船是中國船舶滬東(dong) 中華船廠剛剛交付的一艘17.4萬(wan) 方的LNG船,這艘船是中遠海運、中石油國事LNG運輸項目6艘係列船中的首製船。
中遠海運能源運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 總經理 朱邁進:這個(ge) 船它是中國自主設計建造的第一艘(LNG)船,技術指標非常先進,它對碼頭的通用性也比較好,為(wei) 後續整個(ge) 船實現全球的運營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礎。
LNG船,作為(wei) “海上超級冷凍車”,被稱為(wei) “造船工業(ye) 皇冠上的明珠”,代表了造船工業(ye) 的最高水平。這種船型的建造屬於(yu) 技術密集型+資金密集型工程,高度考驗著建造廠商的綜合實力。
中國船舶集團滬東(dong) 中華造船有限公司LNG技術研究所所長助理 王磊:我們(men) 於(yu) 2021年推出的第五代“長恒”係列17.4萬(wan) 立方米級大型LNG船,以其卓越的綜合技術性能,一經麵世,便得到了國際船東(dong) 的熱烈追捧。
LNG船的平均交付期長達30個(ge) 月,價(jia) 格與(yu) 其係統技術參數掛鉤。作為(wei) 國內(nei) 首個(ge) 掌握LNG船建造技術的船廠,滬東(dong) 中華在今年迎來了LNG船訂單爆發式的增長。目前手持LNG船訂單30多艘,交船周期已經排到了2027年。
中國船舶集團滬東(dong) 中華造船有限公司總經理 陳軍(jun) :我們(men) 第五代的LNG運輸船助力我們(men) 今年的LNG(船)訂單量已經超過了30艘,在全球(LNG船)市場份額裏邊,我們(men) 可以占到15%以上。
據統計,到目前,中國船舶集團累計簽署40餘(yu) 艘大型LNG船合同,位居全球各大船企之首。
LNG船:考驗建造廠商綜合實力
今年以來,國際市場對於(yu) LNG船,也就是液化天然氣運輸船的需求急劇上升,可謂一船難求。作為(wei) 特種船舶,LNG船對安全性的要求極高、必須具備強大的圍護係統,能在零下163℃低溫下運輸液化天然氣,並盡量降低其蒸發率。因為(wei) 如果液化天然氣泄漏汽化,就會(hui) 因為(wei) 體(ti) 積急劇膨脹而發生爆炸。建造LNG船最核心的材料就是一種特殊的鋼材,殷瓦鋼,它的熱膨脹係數極低,能夠在零下160度的環境下依然保持一個(ge) 相對穩定的狀態,LNG船的整個(ge) 艙室由殷瓦鋼焊接而成。
殷瓦鋼,又名不變鋼,能在常溫到零下180℃,超過200℃的溫差內(nei) 保持不變形,穩定性極高。但殷瓦鋼也特別嬌貴,接觸到水和油,就會(hui) 被鏽蝕,所以安裝環境必須恒溫恒濕。而目前機器焊接隻能完成90%的工作,剩下10%的手工焊,多是一些機器無法焊接到的狹小不規則角落,技術難度更高。
中國船舶集團滬東(dong) 中華造船有限公司圍護係統部副部長 沈傑:焊接難度非常大,因為(wei) 殷瓦板的厚度隻有0.7毫米,就相當於(yu) 我們(men) 一些硬紙板的厚度,稍不小心就會(hui) 把鋼板焊穿掉。
目前,國際市場對LNG船的需求急劇上升,一艘主流17.4萬(wan) 方的LNG船,價(jia) 格也從(cong) 1.8億(yi) 美元漲到2.3億(yi) 美元。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