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結才能勝利 奮鬥才會成功
作者:劉 學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參加黨(dang) 的二十大廣西代表團討論時強調:“團結才能勝利,奮鬥才會(hui) 成功。”能團結奮鬥的民族才有前途,能團結奮鬥的政黨(dang) 才能立於(yu) 不敗之地。回首過去,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團結帶領中國人民用偉(wei) 大奮鬥創造了百年偉(wei) 業(ye) 。放眼未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一定能團結帶領中國人民用新的偉(wei) 大奮鬥創造新的偉(wei) 業(ye) 。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進入新時代,這個(ge) 新時代是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不斷創造美好生活、逐步實現全體(ti) 人民共同富裕的時代,是全體(ti) 中華兒(er) 女勠力同心、奮力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中國夢的時代。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團結帶領全黨(dang) 全軍(jun) 全國各族人民風雨無阻向前行,在競相奮鬥、團結奮鬥的生動局麵中,穩經濟、促發展,戰貧困、建小康,控疫情、抗大災,應變局、化危機,攻克了一個(ge) 個(ge) 看似不可攻克的難關(guan) 險阻,創造了一個(ge) 個(ge) 令人刮目相看的人間奇跡。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十年來,我們(men) 經曆了對黨(dang) 和人民事業(ye) 具有重大現實意義(yi) 和深遠曆史意義(yi) 的三件大事”“這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和中國人民團結奮鬥贏得的曆史性勝利”“新時代的偉(wei) 大成就是黨(dang) 和人民一道拚出來、幹出來、奮鬥出來的”。
團結奮鬥是中國人民創造曆史偉(wei) 業(ye) 的必由之路,這是我們(men) 在長期實踐中得出的至關(guan) 緊要的規律性認識。古人雲(yun) :“積力之所舉(ju) ,則無不勝也;眾(zhong) 智之所為(wei) ,則無不成也。”我們(men) 靠團結奮鬥創造了輝煌曆史,還要靠團結奮鬥開辟美好未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圍繞明確奮鬥目標形成的團結才是最牢固的團結,依靠緊密團結進行的奮鬥才是最有力的奮鬥。”黨(dang) 的二十大明確了黨(dang) 現在的中心任務:“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麵建成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必須充分發揮億(yi) 萬(wan) 人民的創造偉(wei) 力,而團結正是凝聚人心、成就偉(wei) 業(ye) 的重要保證,是戰勝一切困難的強大力量。要使全黨(dang) 全國各族人民在黨(dang) 的旗幟下團結成“一塊堅硬的鋼鐵”,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靠團結奮鬥開辟美好未來、創造曆史偉(wei) 業(ye) 。同時,我們(men) 應看到,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前景一片光明,但前路不會(hui) 一帆風順。當前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曆史之變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開,我國發展進入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並存、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的時期,各種“黑天鵝”、“灰犀牛”事件隨時可能發生,我們(men) 要準備經受風高浪急甚至驚濤駭浪的重大考驗。麵對複雜的國內(nei) 外形勢,我們(men) 更要萬(wan) 眾(zhong) 一心、團結奮鬥,確保中國發展的巨輪勝利前進。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當前最重要的任務,就是擼起袖子加油幹,一步一個(ge) 腳印把黨(dang) 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決(jue) 策部署付諸行動、見之於(yu) 成效。”黨(dang) 的二十大科學謀劃了未來五年乃至更長時期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發展的目標任務和大政方針。我們(men) 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周圍,把思想和行動凝聚到黨(dang) 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決(jue) 策部署上來,凝聚到深入貫徹落實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上來。站在新的曆史起點上眺望未來,我們(men) 深信:隻要14億(yi) 多中國人民始終手拉著手一起向未來,隻要9600多萬(wan)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始終與(yu) 人民心連著心一起向未來,就一定能凝聚起全體(ti) 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激發出全社會(hui) 的創造活力和發展動力,在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偉(wei) 大曆史征程中,不斷奪取新的勝利、收獲新的成功。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