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甘肅兩處知名絲路遺址開建旅遊路 暢連大敦煌文旅圈東線景群

發布時間:2022-11-01 10:37:00來源: 中新網

  中新網蘭(lan) 州10月30日電 (記者馮(feng) 誌軍(jun) )10月30日,G3011柳格高速(甘肅酒泉市瓜州縣柳園鎮至青海格爾木市)懸泉置“開口子”項目、榆林窟至懸泉置旅遊公路項目開工建設。兩(liang) 個(ge) 項目的實施,將串聯世界文化遺產(chan) 懸泉置遺址和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榆林窟,有效連接大敦煌文化旅遊經濟圈東(dong) 線景群。

  據了解,當日開建的兩(liang) 個(ge) 項目,前者對既有G3011柳格高速甜水井停車區進行改擴建,並與(yu) 在建懸泉置遺址景區交旅融合綜合體(ti) 統籌考慮,與(yu) 規劃榆懸路連接,總投資6240萬(wan) 元。後者項目總投資約4.34億(yi) 元,路線全長74.3公裏,全線采用二級旅遊公路技術標準建設,路基寬8.5米。

  敦煌市委常委、副市長楊旭東(dong) 介紹說,近年來,敦煌加快推進高速公路、普通國省幹線公路、旅遊公路等建設,依托豐(feng) 富的自然人文資源,主動融入路衍經濟產(chan) 業(ye) 集群建設,“景道互聯”“客源互送”“快進慢遊”的公路旅遊交通網絡加快構建,為(wei) 敦煌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大活力。

  楊旭東(dong) 表示,作為(wei) 大敦煌文化旅遊經濟圈“交響絲(si) 路1號線”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G3011柳格高速懸泉置“開口子”項目和榆林窟至懸泉置旅遊公路項目對於(yu) 完善敦煌區域路網結構,打通敦煌東(dong) 部景群交通瓶頸,促進懸泉置遺址景區開發和旅遊業(ye) 快速發展等,都具有重大意義(yi) 。

  榆林窟開鑿在瓜州縣境內(nei) 的榆林河峽穀兩(liang) 岸直立的東(dong) 西峭壁上,因河岸榆樹成林而得名,1961年被列為(wei)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被稱為(wei) 莫高窟“姊妹窟”的榆林窟是古絲(si) 綢之路沿線的重要石窟,它與(yu) 莫高窟、西千佛洞等共同組成了敦煌石窟藝術體(ti) 係,以精美的壁畫和彩塑享譽世界。

  位於(yu) 敦煌市境內(nei) 的世界文化遺產(chan) 懸泉置遺址,是公元前2世紀至公元3世紀漢代設立在絲(si) 綢之路上接通中原與(yu) 西域諸國的眾(zhong) 多驛站中的一個(ge) ,因出土的漢簡墨書(shu) “懸泉置”而為(wei) 人們(men) 所知。延續近400年的該遺址由塢院、馬廄、灰區及其附屬建築構成,分布麵積2.25萬(wan) 平方米。

  近年在“一帶一路”建設大背景下,沉寂千百年的古絲(si) 綢之路逐漸煥發新的生機,這以旅遊旺季時“人流如潮、駝隊如龍”的敦煌最為(wei) 搶眼。相比遊人普遍心向往之的敦煌,其周邊旅遊卻普遍呈現出“單打獨鬥”的困境,不少景點甚至長期受困於(yu) “賠本賺吆喝”。

  兩(liang) 年前,為(wei) 加快形成全省綠色增長區域發展新格局,甘肅官方提出支持大敦煌文化旅遊經濟圈建設,並出台涉及打造文旅發展高地、提高對外開放水平、完善立體(ti) 交通網絡、加大財稅支持力度、強化支撐保障措施等“大敦煌圈”19條《意見》。

  以“敦煌石窟”“敦煌壁畫”聞名天下的敦煌,位於(yu) 古代中國通往西域、中亞(ya) 和歐洲的交通要道“絲(si) 綢之路”上,其境內(nei) 有莫高窟、鳴沙山和月牙泉、雅丹國家地質公園、陽關(guan) 、玉門關(guan) 等多個(ge) 聞名遐邇的旅遊景點。(完)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