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部就推動在線旅遊市場高質量發展公開征求意見
文旅部網站11月1日消息,為(wei) 進一步加強在線旅遊市場管理,發揮在線旅遊企業(ye) 整合旅遊要素資源的積極作用,帶動交通、住宿、餐飲、遊覽、娛樂(le) 等相關(guan) 旅遊企業(ye) 協同發展,促進平台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保障旅遊者合法權益,推動旅遊業(ye) 高質量發展,文化和旅遊部起草了《文化和旅遊部關(guan) 於(yu) 推動在線旅遊市場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征求意見稿)》,現公開征求意見。
文化和旅遊部關(guan) 於(yu) 推動在線旅遊市場高質量發展的意見
(征求意見稿)
在線旅遊經營服務是旅遊產(chan) 業(ye) 鏈的關(guan) 鍵環節,是滿足廣大人民群眾(zhong) 出遊需求、促進旅遊消費、帶動旅遊產(chan) 業(ye) 發展的重要力量。為(wei) 進一步加強在線旅遊市場管理,保障旅遊者合法權益,發揮在線旅遊平台企業(ye) 整合交通、住宿、餐飲、遊覽、娛樂(le) 等旅遊要素資源的積極作用,促進各類旅遊企業(ye) 共享發展紅利,推動旅遊業(ye) 高質量發展,現提出以下意見:
一、總體(ti) 要求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為(wei) 指導,全麵貫徹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wei) 主題,以深化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為(wei) 主線,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wei) 根本目的,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jue) 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用好各項紓困政策,調動市場積極因素,推動平台經濟規範健康持續發展,堅守安全底線,加強行業(ye) 自律,推動在線旅遊市場高質量發展。
(二)基本原則
堅持安全底線。樹牢底線思維,堅持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堅守遊客人身財產(chan) 安全、信息內(nei) 容安全、網絡安全,加強行業(ye) 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建設。
堅持以人為(wei) 本。以遊客需求為(wei) 導向,不斷豐(feng) 富服務種類、拓展服務內(nei) 容,打造精準化、專(zhuan) 業(ye) 化、特色化服務產(chan) 品,努力滿足人民群眾(zhong) 多樣化個(ge) 性化的旅遊服務需求。
堅持協調發展。保障遊客合法權益,構築在線旅遊平台經營者、平台內(nei) 經營者與(yu) 消費者之間的良性產(chan) 業(ye) 生態,引導在線旅遊平台企業(ye) 與(yu) 旅行社、交通、住宿、餐飲、遊覽、娛樂(le) 等相關(guan) 企業(ye) 協同發展,促進資源高效配置,推動旅遊行業(ye) 整體(ti) 複蘇。
堅持創新引領。深化在線旅遊行業(ye) 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推動新技術應用,鼓勵行業(ye) 創新,充分發揮在線旅遊企業(ye) 數據和信息能力優(you) 勢,提升行業(ye) 數字化水平,為(wei) 遊客提供智慧化的服務。
(三)主要目標
積極發揮在線旅遊行業(ye) 在旅遊業(ye) 中的樞紐和引領作用,推動旅遊行業(ye) 的創新發展和智慧化水平,促進新技術應用和迭代創新,創造更多新就業(ye) 形態和新就業(ye) 崗位,成為(wei) 旅遊產(chan) 業(ye) 升級和旅遊消費激發的新引擎,提升行業(ye) 管理的數字化水平和治理能力,推動中國在線旅遊行業(ye) 發展處於(yu) 國際領先地位。
二、突出監管重點,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
(一)加強內(nei) 容安全審核。指導在線旅遊平台企業(ye) 強化平台內(nei) 經營者資質審核,對市場主體(ti) 、行政許可資質等信息進行真實性核驗,記錄並保存旅遊合同履行情況、投訴處理情況。督促在線旅遊平台企業(ye) 及平台內(nei) 經營者加強審核人員培訓、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建設和文字、圖片、音視頻等信息內(nei) 容審核,確保平台信息內(nei) 容安全。
(二)築牢生產(chan) 安全底線。督促在線旅遊企業(ye) 完善安全生產(chan) 管理製度和應急預案,對上架的旅遊產(chan) 品或者服務做好風險監測和安全評估,從(cong) 預警識別、算法推薦、舉(ju) 報處理、內(nei) 容審核、風險提示等多環節加強產(chan) 品安全保障,對涉及遊客數量多、容易造成人群聚集、可能存在安全風險隱患或遊客投訴集中的產(chan) 品提前進行核驗。發生突發事件或旅遊安全事故,應立即采取必要措施,積極配合有關(guan) 部門做好救助、調查和善後處置工作。
(三)增強疫情防控能力。指導在線旅遊企業(ye) 及時掌握、嚴(yan) 格執行旅遊行業(ye) 疫情防控工作指南和區域性旅遊管控政策,科學精準落實跨省旅遊經營活動管理“熔斷”機製,保障疫情防控工作大局。發揮在線旅遊企業(ye) 技術優(you) 勢,強化旅遊熱門目的地遊客預警監測,支持景區做好門票預約、錯峰、限流工作,增強疫情防控工作主動性。積極配合疫情發生地政府和相關(guan) 部門做好遊客訂單退改簽等工作。
(四)保障遊客合法權益。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旅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在線旅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規定》等法律法規和政策要求,引導在線旅遊行業(ye) 企業(ye) 誠信經營、公平競爭(zheng) ,提高旅遊產(chan) 品和服務質量。加強遊客“行蹤軌跡”等個(ge) 人敏感信息保護,防止超出合理經營需要收集遊客個(ge) 人信息,采取切實措施避免大數據殺熟、虛假宣傳(chuan) 、虛假預定等侵害遊客權益行為(wei) 。強化對未經許可從(cong) 事旅行社業(ye) 務經營活動、“不合理低價(jia) 遊”等違法違規產(chan) 品的監測、發現、判定和處置,維護正常的行業(ye) 秩序,切實保障遊客合法權益。
三、完善監管手段,依法規範市場秩序
(五)加強市場監管巡查。建立健全以在線旅遊平台企業(ye) 為(wei) 核心的產(chan) 業(ye) 鏈監管機製,完善網絡巡查、動態監測、情況通報、行政指導、行政約談、問題移交等閉環監管機製,推進在線旅遊產(chan) 品和服務標準建設,規範在線旅遊市場秩序。重點巡查在線旅遊經營服務信息內(nei) 容安全、未經許可從(cong) 事旅行社業(ye) 務經營活動、售賣“不合理低價(jia) 旅遊”產(chan) 品、違規利用用戶個(ge) 人信息等問題,對存在問題的企業(ye) 開展行政約談指導,發現違法行為(wei) 線索移交執法部門。
(六)強化執法監督檢查。各級文化和旅遊主管部門應當按照線上線下一體(ti) 化監管原則,建立日常檢查、定期檢查以及與(yu) 相關(guan) 部門聯合檢查的監督管理製度,依法對在線旅遊經營服務實施監督檢查,查處違法違規行為(wei) 。將在線旅遊市場執法監管納入“雙隨機、一公開”監管事項目錄,及時、準確、規範公開抽查事項、抽查計劃、抽查結果。探索建立案件會(hui) 商和聯合執法、聯合懲戒機製,實現事前事中事後全鏈條監管。加強社會(hui) 監督,探索公眾(zhong) 和第三方專(zhuan) 業(ye) 機構共同參與(yu) 的監督機製,推動提升在線旅遊企業(ye) 合規經營情況的公開度和透明度。
(七)提升信用監管效能。加強和改進信用監管,依法依規對失信主體(ti) 實施管理措施,強化信用監管的震懾作用。組織開展企業(ye) 信用評價(jia) ,推進分級分類監管。鼓勵在線旅遊經營者主動向社會(hui) 作出信用承諾,將守信情況納入質量等級評定。加強在線旅遊行業(ye) 誠信文化建設,樹立一批誠信典型企業(ye) 。支持在線旅遊企業(ye) 參與(yu) “信用經濟”發展試點工作,發揮在線旅遊平台的數據優(you) 勢。
(八)提高數字監管效能。完善文化和旅遊市場政務服務“好差評”係統,健全好評激勵機製和差評處理督導機製,推動涉企事項“一網通辦”。依托全國旅遊監管服務平台構建業(ye) 務全量覆蓋、信息全程跟蹤、手段動態調整的在線旅遊信息化監管機製,建立違法線索線上發現、流轉等非接觸式監管機製。通過全國文化市場技術監管與(yu) 服務平台,對違法違規線索進行分類處置,及時督促市場主體(ti) 進行整改,逐級交辦屬地執法部門進行查處。開展在線旅遊市場風險監測、識別、分析、響應、處置,及時發布風險提示信息,推動在線旅遊平台使用標準化旅遊電子合同,按照《旅遊電子合同管理與(yu) 服務規範》的要求,加強監管信息歸集共享。
四、加強扶持引導,促進行業(ye) 高質量發展
(九)用好紓困扶持政策。指導在線旅遊企業(ye) 用好文化和旅遊行業(ye) 恢複發展紓困扶持政策。做好普惠性減稅降費政策在旅遊業(ye) 領域的落地實施,鼓勵銀行業(ye) 金融機構合理增加在線旅遊企業(ye) 有效信貸供給。加大政策宣傳(chuan) 解讀力度,指導在線旅遊平台企業(ye) 運用網絡技術手段,向平台內(nei) 經營者推送涉企優(you) 惠政策。用好財政獎補、項目投資、消費促進、政務服務等措施手段,支持在線旅遊企業(ye) 參與(yu) 文化和旅遊消費券發放等促銷活動,增強發展信心。
(十)推動旅遊金融試點。落實《關(guan) 於(yu) 金融支持文化和旅遊行業(ye) 恢複發展的通知》相關(guan) 政策,推進銀行等金融機構與(yu) 在線旅遊平台企業(ye) 合作,綜合考慮在線旅遊平台的數字管控能力以及平台內(nei) 小微經營者的經營和信用等情況為(wei) 平台內(nei) 小微經營者提供綜合授信、業(ye) 務貸款、裝備賒銷、信用貸款、融資租賃和保理等產(chan) 業(ye) 鏈金融服務;為(wei) 消費者提供便利的產(chan) 品分期貸款、小額消費信貸、先遊後付等消費金融服務,激發在線旅遊平台的金融支撐能力和消費拉動能力。
(十一)探索平台經營旅遊預售業(ye) 務。探索和推進具備業(ye) 務流程數字化和供應商信用評估能力的在線旅遊平台企業(ye) 經營旅遊產(chan) 品預售業(ye) 務,規範平台內(nei) 經營者的旅遊產(chan) 品預售業(ye) 務,進一步強化產(chan) 業(ye) 鏈的數字化管理水平。督促在線旅遊企業(ye) 切實履行優(you) 先退賠義(yi) 務、供應商和產(chan) 品審核義(yi) 務、旅遊產(chan) 品的退改義(yi) 務,加強預售資金監管,防控過度銷售、履約困難和集資詐騙的潛在風險。
(十二)促進行業(ye) 協調發展。規範在線旅遊平台經營者與(yu) 平台內(nei) 經營者合作模式,實現協同良性發展。引導在線旅遊平台企業(ye) 合理確定支付結算、平台傭(yong) 金等服務費用,與(yu) 平台內(nei) 經營者平等協商、充分溝通,帶動支持平台內(nei) 經營者發展,降低平台內(nei) 經營者經營成本,對星級旅遊飯店、A級旅遊景區、等級旅遊民宿、國家級旅遊休閑城市及街區、國家級旅遊度假區、國家級旅遊滑雪旅遊度假區、全國鄉(xiang) 村旅遊重點村鎮及優(you) 質小微商戶給予一定的標簽展示和推薦,推動旅遊企業(ye) 數字化轉型升級。發揮在線旅遊企業(ye) 要素資源整合和產(chan) 品開發優(you) 勢,參與(yu) 開發精品旅遊線路和非遺、體(ti) 育等主題旅遊線路,參與(yu) 宣傳(chuan) 推介紅色旅遊、鄉(xiang) 村旅遊、研學旅遊、生態旅遊、冰雪旅遊、海洋旅遊、康養(yang) 旅遊、老年旅遊等。引導在線旅遊企業(ye) 積極參與(yu) 旅遊市場宣傳(chuan) 推廣活動和旅遊公益廣告作品展播,開展旅遊新理念宣傳(chuan) 引導。
(十三)引領行業(ye) 創新發展。推動在線旅遊企業(ye) 深度應用5G、人工智能、大數據、雲(yun) 計算、區塊鏈等新技術,以科技引領行業(ye) 創新發展。支持平台企業(ye) 承擔旅遊服務新基建功能,引導旅遊資源優(you) 化配置,以產(chan) 品和內(nei) 容為(wei) 載體(ti) 開展業(ye) 態創新融合,賦能中小旅遊企業(ye) 創新發展,推動旅遊企業(ye) 數字化轉型升級。推動在線旅遊網絡營銷,支持在線旅遊企業(ye) 利用網絡直播、短視頻平台開展線上旅遊展示活動,發展線上數字化體(ti) 驗產(chan) 品,打造沉浸式旅遊體(ti) 驗新場景,推動鄉(xiang) 村振興(xing) 、文明旅遊、旅遊公共服務取得新進展。
(十四)加強行業(ye) 組織建設。支持在線旅遊企業(ye) 成立行業(ye) 協會(hui) ,推動行業(ye) 自律,督促平台企業(ye) 依法合規經營。發揮行業(ye) 協會(hui) 在權益保護、糾紛處理、信用建設等方麵的作用。鼓勵行業(ye) 協會(hui) 參與(yu) 製定國家標準、行業(ye) 標準、自律公約,開展人才培養(yang) 培訓、市場發展研究、組織交流等工作。推動出台在線旅遊平台行業(ye) 和產(chan) 品規範等相關(guan) 標準。支持在線旅遊企業(ye) 製定“安心遊”產(chan) 品等行業(ye) 指引或標準。圍繞內(nei) 容安全、生產(chan) 安全、疫情防控等工作,加強在線旅遊企業(ye) 管理人員培訓。引導在線旅遊企業(ye) 在旅遊標準化、國際化過程中發揮作用。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