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中國式現代化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

發布時間:2022-11-02 15:25: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實現現代化,特別是中國式現代化,是近代以來無數仁人誌士上下求索、流血犧牲追求的夙願。對於(yu)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而言,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是百年來黨(dang) 進行一切奮鬥、一切犧牲和一切創造的根本主題。毛澤東(dong) 同誌在黨(dang) 的七屆二中全會(hui) 上即提出,必須謹慎地、逐步地、積極地引導占主要成分的個(ge) 體(ti) 農(nong) 業(ye) 經濟、手工業(ye) 經濟向現代化和集體(ti) 化方向發展,使中國穩步地由農(nong) 業(ye) 國轉變為(wei) 工業(ye) 國,把中國建設成為(wei) 一個(ge) 偉(wei) 大的社會(hui) 主義(yi) 國家。

  與(yu) 西方話語霸權下的“現代化”不同,中國式現代化有其特殊性和創造性。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我們(men) 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推動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hui) 文明、生態文明協調發展,創造了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以“五大特色”為(wei) 基本特征,中國式現代化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通之處,更有基於(yu) 自身國情的中國特色,是對已有現代化理論的創新和超越,是中國智慧、中國方案的集中體(ti) 現,是人類文明發展的新形態和新樣式。

  第一,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中國是目前世界上人口規模最大的國家,也是唯一成功實現億(yi) 萬(wan) 貧困人口全麵脫貧的國家。與(yu) “先發”國家相比,中國式現代化的規模最大、覆蓋麵最廣、涉及區域最多、實現難度也最大。與(yu) 此同時,我們(men) 還麵臨(lin) 著“低生育率陷阱”風險和人口老齡化挑戰,中國發展的人口紅利和規模效應正在逐漸消退。正因如此,中國式現代化的進程並不是一朝一夕的努力,更不可能期待“畢其功於(yu) 一役”。我們(men) 必須毫不動搖、團結一致、保持定力、穩紮穩打,以“一張藍圖繪到底,一茬接著一茬幹”的曆史耐心推動中國式現代化的順利實現。

  第二,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ti) 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社會(hui) 主義(yi) 的本質是解放生產(chan) 力,發展生產(chan) 力,消滅剝削,消除兩(liang) 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實現全體(ti) 人民的共同富裕,是新時代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治國理政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近年來,西方社會(hui) 的貧富分化帶來一係列嚴(yan) 重的政治和社會(hui) 問題,族群撕裂、政治動蕩、民粹主義(yi) 盛行、保守主義(yi) 複歸。這些觸目驚心的案例已經引起我們(men) 高度重視,中國式現代化必須走共同富裕之路。

  第三,中國式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猶如“鳥之兩(liang) 翼、車之雙輪”,兩(liang) 手都要抓,兩(liang) 手都要硬。物質貧困不是社會(hui) 主義(yi) ,精神貧乏也不是社會(hui) 主義(yi) 。一段時期內(nei) ,社會(hui) 經濟的發展速度超越了精神文明的建設速度,享樂(le) 主義(yi) 、消費主義(yi) 、拜金主義(yi) 、虛無主義(yi) 等思潮風起雲(yun) 湧,不少人在“抬頭向前看,低頭向錢看,隻有向錢看,才能向前看”的錯誤導向中動搖了理想信念。因此,我們(men) 一方麵要不斷厚植現代化的物質基礎,不斷夯實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質條件,另一方麵也要加快發展社會(hui) 主義(yi) 先進文化,傳(chuan) 承好、弘揚好、發展好中國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為(wei) 中國式現代化鑄魂、塑形、強筋、聚氣。

  第四,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人類不是大自然的“統治者”,“人類中心主義(yi) ”必然會(hui) 將人類社會(hui) 的發展引向歧途。恩格斯在《自然辯證法》中指出:“自然界不是存在著,而是生成著並消逝著。”縱觀西方國家現代化的曆程,基本都走過以犧牲環境和可持續發展為(wei) 代價(jia) 的資源消耗式的野蠻擴張階段。中國決(jue) 不能走“先汙染,後治理”的現代化舊路,決(jue) 不能搞“吃祖宗飯,斷子孫路”的破壞性發展。我們(men) 必須對自然抱有敬畏之心和感恩之心,堅決(jue) 貫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努力構建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協調推進的永續發展格局,走出一條綠色、共享、可持續的中國式現代化新路。

  第五,中國式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麵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內(nei) 外環境,和平與(yu) 發展雖然仍是當今時代的主題,但“黑天鵝”“灰犀牛”事件卻頻繁發生。中國的發展不謀求“勢力範圍”,不挑戰現有的國際秩序,不搞“零和博弈”的叢(cong) 林法則,不走暴力掠奪、殖民侵略“前現代”老路。進入新時代以來,中國的建交國總數從(cong) 172個(ge) 增加到181個(ge) ,同世界各國和地區組織建立夥(huo) 伴關(guan) 係的數量從(cong) 41對增加到113對。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都分享到中國快速發展帶來的紅利和機遇,走和平發展道路的中國式現代化,使得中國的“朋友圈越來越大、好夥(huo) 伴越來越多”。

  行百裏者半九十,致勝利者積跬步。麵對新時代新征程,我們(men) 必將以更加充沛的信心、更加飽滿的狀態和更加持續的動力,堅定曆史自信、增強曆史主動,以磅礴之勢推動中國式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

  (王昆係上海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yi) 學院助理教授)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