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百年越劇“觸電” 跨界融合“碰撞”新火花

發布時間:2022-11-03 09:56: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紹興(xing) 11月2日電(記者 項菁)“這是我從(cong) 藝以來的第5部戲曲電影。”越劇電影《釵頭鳳》日前首映,作為(wei) 主演之一,中國國家一級演員、中國戲劇梅花獎二度獲得者吳鳳花受訪時說。

  戲曲電影是中國傳(chuan) 統戲曲與(yu) 影視藝術相結合的產(chan) 物,業(ye) 界也稱其為(wei) “觸電”。

  以越劇為(wei) 例,越劇史上曾出現不少與(yu) 電影藝術融合的作品,比如新中國成立後的首部國產(chan) 彩色電影——越劇電影《梁山伯與(yu) 祝英台》,電影史與(yu) 越劇史上共同的豐(feng) 碑——越劇電影《紅樓夢》。

  作為(wei) 中國最具影響力的地方戲曲劇種之一,當前,越劇如何與(yu) 電影藝術“碰撞”出新火花?

  越劇以婉約、細膩見長,被列入中國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名錄。越劇“觸電”,不乏自帶“流量”的名家名角。

  譬如越劇電影《梁山伯與(yu) 祝英台》與(yu) 《祥林嫂》早已聞名中外,均是“越劇宗師”袁雪芬的經典代表作。

  再以剛麵世的越劇電影《釵頭鳳》為(wei) 例,該片講述了南宋愛國詩人陸遊與(yu) 唐琬之間淒婉動人的愛情故事,由8位中國國家一級演員、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聯袂演出,其中,陸遊、唐琬分別由吳鳳花、李敏扮演。

  “這是一種‘抱團’,與(yu) 越劇界同行一起唱響越劇美好未來。”在吳鳳花看來,“觸電”對於(yu) 戲曲演員來說,機會(hui) 很珍貴,同時“觸電”也是一門“遺憾藝術”,“觀看的時候我時常在想,其實可以演得更好,讓自己有更多進步”。

  “舞台演繹與(yu) 電影表達大有不同。”在中國國家一級演員、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李敏看來,電影藝術最大的挑戰是如何在鏡頭麵前細膩地表現人物,“眼神稍微遊離都不行,動作越自然越好。所以通過電影藝術,也可以提升自己的舞台表現力”。

  依托電影這一載體(ti) ,傳(chuan) 統越劇不僅(jin) 實現“熒幕”傳(chuan) 播,也生動表達了地域特色。

  根據記載,陸遊與(yu) 唐琬的愛情故事出自紹興(xing) 。沈園、蘭(lan) 亭、西園、東(dong) 湖、柯岩……越劇電影《釵頭鳳》中,紹興(xing) 諸多地標性景點被取景,一幕幕場景被“電影化”,拉近了民眾(zhong) 與(yu) 越劇、紹興(xing) 之間的距離。

  “電影可以完全突破戲劇舞台的局限。”該片導演王一岩受訪時說,戲曲電影能將地方特色“搬到”銀幕上,共同展現地域之美、戲曲之美、影像之美。

  紹興(xing) 擁有2500多年建城史,是越劇的發源地。紹興(xing) 市委宣傳(chuan) 部副部長,紹興(xing) 市文聯黨(dang) 組書(shu) 記、主席楊頌周在越劇電影《釵頭鳳》首映儀(yi) 式上說,此次影片將景點、人文、戲曲、電影這幾個(ge) 看似毫不相關(guan) 的元素串聯在一起,融合形成一個(ge) 整體(ti) ,是文化自信、文化創新的體(ti) 現。

  不隻是“觸電”,已走過百餘(yu) 年曆史的越劇不斷探索多元化的表達方式,比如大量青年演員“觸網”直播,在線唱越劇“圈粉”無數;紹興(xing) 嵊州聯合業(ye) 界推出《中國好聲音》越劇特別季,邀請越劇“老朽”當導師,鼓勵劇院劇團“新秀”唱響熒幕和舞台。

  可見,在推動文化傳(chuan) 承與(yu) 創新的背景下,越劇“跨界”融合是戲曲多樣化傳(chuan) 播的趨勢。但縱使形式百變,傳(chuan) 承創新戲曲精粹的內(nei) 涵不變。(完)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