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時評】建設“雙師型”隊伍 夯實職教基礎
【光明時評】
作者:熊丙奇(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
日前,教育部發布《關(guan) 於(yu) 進一步加強全國職業(ye) 院校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建設》的通知,要求各地職校要著力打造一批德技雙馨、創新協作、結構合理的創新團隊,加快職業(ye) 教育和“雙師型”教師隊伍高質量發展,為(wei) 全麵提高複合型技術技能人才培養(yang) 質量提供強有力的師資支撐。明確“雙師型”教師占比不低於(yu) 50%,教師企業(ye) 實踐時長每年不少於(yu) 1個(ge) 月,將職業(ye) 技能等級標準納入專(zhuan) 業(ye) 課程教學。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指出,統籌職業(ye) 教育、高等教育、繼續教育協同創新,推進職普融通、產(chan) 教融合、科教融匯,優(you) 化職業(ye) 教育類型定位。加強職業(ye) 教育“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就是優(you) 化職業(ye) 教育類型定位,提高職業(ye) 教育質量,培養(yang) 高素質技能人才的重要舉(ju) 措。“雙師型”教師占比不低於(yu) 50%這一目標的設定,為(wei) 增加職業(ye) 教育投入、改革職院相關(guan) 考核評價(jia) 體(ti) 係提供了動力。
所謂“雙師”,是“教師+技師(工程師、會(hui) 計師、律師等)”的簡稱,要求職業(ye) 教育教師既懂理論知識,又掌握專(zhuan) 業(ye) 技能,有相應的職業(ye) 資格證書(shu) 或中級及以上技術職務。其實,早在2017年,國家層麵發布的《關(guan) 於(yu) 深化產(chan) 教融合的若幹意見》就提出,要加強產(chan) 教融合師資隊伍建設,推動職業(ye) 學校、應用型本科高校與(yu) 大中型企業(ye) 合作建設“雙師型”教師培養(yang) 培訓基地,完善職業(ye) 學校和高等學校教師實踐假期製度,支持在職教師定期到企業(ye) 實踐鍛煉。2021年,中辦、國辦印發《關(guan) 於(yu) 推動現代職業(ye) 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再度明確要強化“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製定“雙師型”教師標準,完善教師招聘、專(zhuan) 業(ye) 技術職務評聘和績效考核標準。
辦好職業(ye) 教育,建設“雙師型”隊伍是必然要求。職業(ye) 院校要堅持職業(ye) 教育定位,同時保障建設“雙師型”教師隊伍的教育投入。由於(yu) “雙師”對教師要求更高,加之職業(ye) 教育要推進產(chan) 教融合,組織學生進行實習(xi) 實訓,因此對職業(ye) 教育的投入理應高於(yu) 對普通教育的投入。從(cong) 全世界範圍看,發達國家對職業(ye) 教育的投入約為(wei) 普通教育的3倍。
今年5月1日實施的新職業(ye) 教育法,把職業(ye) 教育定位為(wei) 與(yu) 普通教育平等發展的類型教育。把職業(ye) 教育建設為(wei) 類型特色鮮明的類型教育,要對標高質量職業(ye) 教育,保障對職業(ye) 教育的投入,切實推進職業(ye) 教育“雙師型”教師隊伍、高質量技能課程體(ti) 係建設,並改革對職業(ye) 院校辦學的評價(jia) ,關(guan) 注職業(ye) 教育辦學過程。值得指出的是,對職業(ye) 院校的辦學評價(jia) ,不能隻看就業(ye) 率或升學率,而要從(cong) 重視終結性評價(jia) 轉向重視過程性評價(jia) 。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這離不開高質量的職業(ye) 教育與(yu) 高技能人才培養(yang) 。將建設“雙師型”教師隊伍作為(wei) 優(you) 化職業(ye) 教育類型定位的具體(ti) 行動,全麵提高職業(ye) 教育質量,進而全麵建設技能型社會(hui) ,以此拓寬我國學生的成才選擇,強化現代化建設人才支撐。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