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一張捐款發票 一生最大期盼

發布時間:2022-11-03 10:32: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奮進新時代·展品背後的故事】

  光明日報記者 袁於(yu) 飛 光明日報通訊員 雲(yun) 利孝

  “奮進新時代”主題成就展人潮湧動,中央綜合展區國防和軍(jun) 隊建設單元的一張捐款發票,吸引了很多人駐足。觀眾(zhong) 為(wei) 發票主人的無私精神所感動,稱讚其“國士無雙”。

  這張發票的主人,是2018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錢七虎。錢七虎院士今年85歲,頭發花白,目光炯炯。談及兩(liang) 年多前自己為(wei) 武漢抗疫捐款650萬(wan) 元這件事,他說:“作為(wei) 共產(chan) 黨(dang) 員,如果有錢了就去追求奢侈的生活,這是可恥的。這幾年,我把國家頒發和江蘇省配套獎勵的獎金全捐了出去。”

  20世紀60年代,錢七虎抱著許黨(dang) 報國的堅定信念,回國投身現代防護工程建設事業(ye) 。他建立了從(cong) 淺埋工程到深埋工程防護、從(cong) 單體(ti) 工程到工程體(ti) 係防護、從(cong) 常規抗力到超高抗力防護等學術理論與(yu) 技術體(ti) 係,製定了我國首部人防工程防護標準,解決(jue) 了核武器和常規武器工程防護一係列關(guan) 鍵技術難題。

  2019年,錢七虎榮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國家獎勵800萬(wan) 元;回到江蘇後,江蘇省又給予他等同國家獎金標準的獎勵。

  江蘇省獎勵的800萬(wan) 元,除了為(wei) 武漢捐款的650萬(wan) 元,錢七虎捐出100萬(wan) 元成立錢七虎獎學金,獎勵年輕科研人員,又拿出50萬(wan) 元捐給母校上海中學。

  國家獎勵的800萬(wan) 元是怎麽(me) 用的呢?錢七虎將這些錢全部捐給了昆山市慈善總會(hui) (基金會(hui) )“瑾暉慈善基金”。“瑾暉”基金設立於(yu) 2006年,“瑾”“暉”二字分別取自錢七虎母親(qin) 和妻子的名字。錢七虎說,他做慈善主要是受到母親(qin) 的影響:“我的母親(qin) 雖然文化不高,但是勤勞善良,總是力所能及地幫助困難老人,這是為(wei) 了紀念她;我的愛人多年來也一直全力支持我。”

  錢七虎和夫人袁暉從(cong) 20世紀90年代初就心係慈善事業(ye) ,30多年來一直資助烈士子女和成績優(you) 異的貧困學生。除了參加“希望工程”捐助活動,還先後資助青海、貴州等地的20餘(yu) 名貧困兒(er) 童上學。

  談及這些年堅持捐款的初衷,錢七虎說:“我自己就是在國家的資助下成長成才的,現在很多貧困學生也需要幫助,如果他們(men) 能像我一樣完成學業(ye) ,成為(wei) 一個(ge) 對國家和社會(hui) 有用的人才,那是一件非常有意義(yi) 而又幸福的事。”

  在錢七虎的資助下,很多人改變了命運。錢七虎說,看著這些孩子成長成才,是最讓人高興(xing) 的事:“我常說,把個(ge) 人理想與(yu) 國家的需要、民族的前途緊密聯係在一起,就能有所成就、實現人生價(jia) 值。為(wei) 黨(dang) 和國家多培養(yang) 人才,也是我一生的最大期盼。”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