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他在故宮修鍾表:成為“時間修複師”的背後

發布時間:2022-11-04 10:50: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11月4日電(記者 上官雲(yun) )幾年前,熱門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讓很多觀眾(zhong) 認識了故宮鍾表修複師王津、亓昊楠師徒。今年,“故宮帥氣師徒帶火鍾表修複職業(ye) ”登上熱搜,令“鍾表修複”話題重回公眾(zhong) 視野。

  如今,亓昊楠是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文保科技部鍾表修複組組長,非遺古鍾表修複技藝第四代傳(chuan) 承人。有資料顯示,到目前為(wei) 止,他修複了古鍾表百餘(yu) 件。

  有人說他是“時間修複師”。亓昊楠表示,每修好一件文物鍾表,看到它動起來,自己就覺得特別高興(xing) 。希望未來多修複一些文物鍾表,讓古鍾表“活起來”,被更多人看到、了解。

  進入故宮工作

  亓昊楠與(yu) 故宮的緣分,要從(cong) 大約18年前說起。

  大學時代,亓昊楠學習(xi) 的是機械自動化專(zhuan) 業(ye) 。快畢業(ye) 時,他進入一家互聯網公司實習(xi) ,“當時IT、編程之類專(zhuan) 業(ye) 比較熱,但我總感覺那種工作節奏和自己的狀態不太協調,有些格格不入。”

  2005年,亓昊楠報考了故宮文物修複部門,起初的想法很簡單,“我喜歡那種平平淡淡的生活,趕上故宮招聘就來了。心想能夠學個(ge) 一技之長,有一門手藝傍身。”

  “我去故宮當時的鍾表修複室看了看,才發現那些鍾表簡直是藝術品,可以計時,同時又有表演功能,結構極為(wei) 精巧。”他決(jue) 定留下來,等正式被錄取之後才發現,這個(ge) 行業(ye) 有點冷門。

  彼時,這種鍾表修複技藝是師承製。“師父向徒弟傳(chuan) 授技藝和經驗,徒弟再通過慢慢實踐,逐步成為(wei) 一名合格的修複師。”亓昊楠回憶。

  當“學徒”的第一年不能上手碰文物。亓昊楠就一邊聽師父王津講解,一邊反複拆裝現代鍾表來“練手”,考核合格後,他才能在師父的帶領下接觸真正的文物。

  “那些文物鍾表幾乎都是獨一無二的,或者最多也就是一對兒(er) 。但哪怕是一對兒(er) ,其內(nei) 部結構也會(hui) 稍有改進與(yu) 差別。”他說,“每次看到修複好的鍾表動起來,我都特別高興(xing) 。”

  修複文物:讓工作節奏“慢下來”

  從(cong) 進入故宮工作以來,亓昊楠的生活節奏變得特別規律,他曾簡單將之概括為(wei) “上班,修鍾表,下班”。

  “我們(men) 開始修複鍾表時,要先進行拆解,在這個(ge) 過程中,修複師可以了解該鍾表的設計理念、基本結構等。”亓昊楠說,當鍾表拆解完畢,自己也就基本了解了它的運行狀態。

  在清洗鍾表零件的過程中,亓昊楠會(hui) 認真觀察每個(ge) 零件的狀態,比如是否有缺損,再根據實際需要采取相應的修複措施。然後就是組裝、調試。

  “調試過程比較枯燥,需要反複進行。這些形同藝術品的鍾表修複好後,應當恢複計時、打點、表演等多重功能,哪怕有一個(ge) 齒沒擺好位置,都會(hui) 影響最終的修複效果。”亓昊楠說。

  修複文物,“耐心”很重要。師父曾告訴亓昊楠,如果遇到暫時解決(jue) 不了的問題,就出去轉一轉,先讓心情恢複平靜,再去查找導致問題的原因。

  “如果心態過於(yu) 急躁,就有可能對文物零件造成二次損傷(shang) ,一來這是對文物的不尊敬,二來加大了工作量,得不償(chang) 失。”亓昊楠說,鍾表修複這一行,最好還是讓工作節奏適當慢下來,才能發現問題、快速地解決(jue) 問題。

  古鍾表如何“活起來”?

  2016年,是亓昊楠在故宮工作的第11年。也是在這一年,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爆紅,亓昊楠和師父王津的工作收獲了極高的關(guan) 注度,也隨之走紅。

  2019年,亓昊楠開始在短視頻平台上展示鍾表文物,科普相關(guan) 的非遺技藝以及鍾表知識。他說,希望借助新媒體(ti) ,讓更多人了解文物知識,“也希望有更多人關(guan) 注我們(men) 這個(ge) 行業(ye) ”。

  如今,亓昊楠所在的工作部門不再“冷清”。年輕人加入後,目前部門總人數已增加到了7人。

  “我師妹是學珠寶鑒定的。我的兩(liang) 個(ge) 徒弟分別學的是雕塑、木器,他們(men) 學曆都挺高,各有各的研究方向。我在向他們(men) 傳(chuan) 授技藝的同時,也在向他們(men) 學習(xi) 。”亓昊楠說。

  不過,亓昊楠偶爾也會(hui) 覺得有些遺憾,“有時候,觀眾(zhong) 往往隻能看到修好的鍾表靜態的樣子。我特別期待,有更多人看到它們(men) 動起來是什麽(me) 樣,有多麽(me) 神奇。”

  他希望,未來能夠通過努力,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屬於(yu) 我們(men) 自己的文物鍾表修複標準,多修複一些文物鍾表,讓古鍾表“活起來”,被更多人看到、了解。

  期待更多人了解鍾表修複技藝

  工作之餘(yu) ,亓昊楠會(hui) 以文字形式記錄、傳(chuan) 播鍾表知識。通過今年出版的繪本《他在故宮修鍾表》,他希望傳(chuan) 遞更多鍾表背後的故事。

  《他在故宮修鍾表》是“中國文物修複與(yu) 文化傳(chuan) 承”係列之一,將插畫與(yu) 文字融合,講述了亓昊楠在故宮修複“魔術人鍾”的經曆和過程。

  “這件‘魔術人鍾’功能比較複雜,經過長期開動後,出現了一點故障,就存放在了庫房。”亓昊楠說,自己和師父王津一起修複這座鍾表時,才發現它的內(nei) 部係統有多精細。

  他介紹,該鍾表一共有七套係統,功能各有不同,包括走時、音樂(le) 、自開門等等,運轉起來相當複雜。花了八個(ge) 多月的時間,它才被徹底修好。

  之所以選擇在繪本《他在故宮修鍾表》裏講解“魔術人鍾”,亓昊楠解釋道:“因為(wei) 它是世界上最複雜的鍾表之一,也是獨一無二的,值得展現給小朋友們(men) 看。”

  “期待通過這本書(shu) ,讓小讀者能從(cong) 小對鍾表產(chan) 生濃厚的興(xing) 趣,也許有人就此喜歡上了鍾表修複,長大後朝著這個(ge) 方向努力,最終能來到故宮、傳(chuan) 承非遺技藝,這就很好了。”亓昊楠說。(完)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