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您想去哪裏?

發布時間:2022-11-07 10:39:00來源: 光明網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立,建始也”,又說:“冬,終也,萬(wan) 物收藏也!” 意思是說秋季作物全部收曬完畢,收藏入庫,動物也已藏起來準備冬眠。氣候學劃分四季標準,下半年平均氣溫降到10℃以下為(wei) 冬季,“立冬為(wei) 冬日始”的說法,與(yu) 黃淮地區的氣候規律基本吻合。而最北部的漠河及大興(xing) 安嶺以北地區,9月上旬就早已進入冬季!北京於(yu) 10月下旬也已一派冬天的景象,長江流域的冬季要到“小雪”節氣前後才真正開始!

  立冬以後,北半球獲得的太陽輻射量越來越少,由於(yu) 此時地表夏半年貯存的熱量還有一定的剩餘(yu) ,所以一般還不太冷。晴朗無風之時,常有溫暖舒適的“小陽春”天氣,不僅(jin) 十分宜人,對冬作物的生長也十分有利。但是,這時北方冷空氣也已具有較強的勢力,常頻頻南侵,有時形成大風、降溫並伴有雨雪的寒潮天氣。

  立冬前後,我國大部分地區降水顯著減少。我國北方地區大地封凍,農(nong) 林作物進入越冬期。我國江淮地區的“三秋”已接近尾聲,我國江南則需搶種晚茬冬麥,趕緊移栽油菜,我國南部則是種麥的最佳時期。另外,立冬後空氣一般漸趨幹燥,土壤含水較少,此時開始注重林區的防火工作。

  立冬三候

  一候水始冰:此節氣水已經能結成冰;

  二候地始凍:土地也開始凍結;

  三候雉入大水為(wei) 蜃:雉即指野雞一類的大鳥,蜃為(wei) 大蛤,立冬後,野雞一類的大鳥便不多見了,而海邊卻可以看到外殼與(yu) 野雞的線條及顏色相似的大蛤。所以古人認為(wei) 雉到立冬後便變成大蛤了。

  立冬文化

  立冬與(yu) 立春、立夏、立秋合稱“四立”,在古代社會(hui) 中是個(ge) 重要的節日。因此,形成了很多傳(chuan) 統習(xi) 俗。

  1、天子迎冬

  古代立冬,天子有出郊迎冬之禮,並有賜群臣冬衣、矜恤孤寡之製。漢魏時期,天子要親(qin) 率群臣迎接冬氣,對為(wei) 國捐軀的烈士及其家小進行表彰與(yu) 撫恤,請死者保護生靈,鼓勵民眾(zhong) 抵禦外敵或餓寇的掠奪與(yu) 侵襲。

  2、賀冬

  賀冬亦稱“拜冬”,在漢代即有此俗。東(dong) 漢崔定《四民月令》:“冬至之日進酒肴,賀謁君師耆老,一如正日。”宋代每逢此日,人們(men) 更換新衣,慶賀往來,一如年節。清代“至日為(wei) 冬至朝,士大夫家拜賀尊長,又交相出謁。細民男女,亦必更鮮衣以相揖,謂之“拜冬。”。民國以來,許多地方還扔延續保留著賀冬的傳(chuan) 統風俗。

  3、冬學

  冬天夜裏最長,而且又是農(nong) 閑季節,在這個(ge) 季節辦“冬學”是最好的時間。冬學非正規教育,有各種性質:如掃盲的“識字班” 、專(zhuan) 業(ye) 知識訓練“訓練班”、推廣普及科學技術的“科技班”。冬學的校址,多設在廟宇或公房裏。教員主要聘請本村或外村裏人承擔,適當的給予報酬。

  4、拜師

  冬季裏,好多村莊都舉(ju) 行拜師活動,是學生拜望老師的季節。入冬後城鎮鄉(xiang) 村學校的學董(學校管理人員),領上家長和學生,端上方盤(盤中放四碟菜、一壺酒、一隻酒杯),提著果品和點心到學校去慰問老師,叫做“拜師”。

  5、吃餃子

  為(wei) 什麽(me) 立冬吃餃子?因為(wei) 是源於(yu) 餃子的諧音“交子之時”。大年三十是舊年和新年之交,立冬是秋冬季節之交,故“交”子之時的餃子不能不吃。千百年來,這一習(xi) 俗流傳(chuan) 越來越廣,現在立冬之日,各式各樣的餃子賣得很火。

  6、祭祖祭天

  立冬這天,人們(men) 還要舉(ju) 行祭祖祭天的活動。即便再忙的農(nong) 人也要在家休息一天,殺雞宰羊,準備時令佳品,一方麵祭祀祖先,以盡為(wei) 人子孫的義(yi) 務和責任;一方麵祭祀蒼天,感謝上天恩賜的豐(feng) 年,並祈求上天賜給來歲風調雨順;而祭祀儀(yi) 式後的酒食也可讓辛苦一年的農(nong) 人,好好犒賞一下自己。

  立冬養(yang) 生

  立冬之後,草木凋零,蟄蟲休眠,萬(wan) 物活動趨向休止,養(yang) 生應以“養(yang) 藏”為(wei) 原則,主張補腎藏精,養(yang) 精蓄銳。人類雖沒有冬眠之說,但民間有需進補以度嚴(yan) 冬的食俗。有句諺語“立冬補冬,補嘴空”,就是最好的比喻。在寒冷的天氣中,應該多吃一些溫熱補益的食物。這樣,不僅(jin) 能使身體(ti) 更強壯,還可以起到很好的禦寒作用。

  1、生活起居遵循節律規律原則

  睡覺與(yu) 起床都要科學把握時間。人隻有順應一年四季的變化,與(yu) 變化的時空和諧相處,才有利於(yu) 生命健康。強調在生機潛伏、萬(wan) 物閉藏的冬季裏,要養(yang) 精蓄銳,使陽氣內(nei) 藏。具體(ti) 的方法是“早睡晚起”,以保證充足的睡眠,並注意身體(ti) 的保暖,以免陽氣外泄。

  2、恬淡安靜 暢快心情

  立冬到立春稱為(wei) “冬三月”,是一年中最冷的時節。養(yang) 生要順應自然的變化,以“養(yang) 藏”為(wei) 主。中醫講究入冬後,情誌要恬淡安靜、寡欲少求,這樣可以使得神氣內(nei) 收,利於(yu) 養(yang) 藏。

  3、飲食以滋陰潤燥為(wei) 主

  俗語說:“藥補不如食補。”食補在冬季調養(yang) 中尤為(wei) 重要。入冬後的飲食可以適當厚重,食材以滋陰為(wei) 主。中醫四時養(yang) 生的基本原則是“春夏養(yang) 陽、秋冬養(yang) 陰”,這是因為(wei) 秋冬陽氣潛藏,陰精蓄積,順應這個(ge) 趨勢養(yang) 陰,效果要比其他時候要好。

  立冬詩書(shu)

  《立冬日作》

  [宋]陸遊

  室小財容膝,牆低僅(jin) 及肩。

  方過授衣月,又遇始裘天。

  寸積篝爐炭,銖稱布被綿。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