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侯豔代表:群眾在哪裏,宣講就延伸到哪裏

發布時間:2022-11-07 10:45: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

  二十大代表在基層

  光明日報記者 王建宏 張文攀

  “結合學習(xi) 宣傳(chuan) 貫徹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在青年戲曲人才培養(yang) 上,咱們(men) 秦腔劇院有哪些新舉(ju) 措?”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就‘培育造就大批德藝雙馨的文學藝術家和規模宏大的文化文藝人才隊伍’作出部署。下一步,劇院計劃把原有小劇場改造為(wei) ‘先鋒劇場’,探索以團隊項目製激勵青年戲曲人才的創作激情,提供大膽探索實驗戲劇、小劇場戲劇的平台,促進青年人才在實踐中更好成長。”

  10月29日,在寧夏演藝集團秦腔劇院,黨(dang) 的二十大代表、寧夏秦腔劇院黨(dang) 支部書(shu) 記、國家一級演員侯豔以“線上+線下”的形式為(wei) 劇院演職人員宣講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現場氣氛熱烈。有人關(guan) 注文藝創作,有人關(guan) 心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保護與(yu) 傳(chuan) 承,還有人關(guan) 切文藝人才培養(yang) ,侯豔結合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內(nei) 容,一一回答大家的問題。

  這邊,文化係統的宣講剛剛鋪開;另一邊,農(nong) 村社區的基層宣講也在緊張準備中。不同的是,這項宣講工作是在戲曲舞台上完成。“黨(dang) 的二十大一閉幕,我們(men) 就圍繞學習(xi) 宣傳(chuan) 貫徹會(hui) 議精神,著手創排群眾(zhong) 聽得懂、易理解、能記住的文藝作品,讓文藝‘輕騎兵’將大會(hui) 精神傳(chuan) 遞到千家萬(wan) 戶。”侯豔說,“已初步創作情景劇、戲歌、小戲、朗誦等8個(ge) 節目,經反複排練完善後,將以‘文化大篷車’送戲下鄉(xiang) 的形式演出。”

  在寧夏,由拉送演員和道具的大篷車改裝成的流動舞台常年奔走在山川大地。38年來,寧夏“文化大篷車”緊跟時代腳步,充分發揮黨(dang) 的創新理論“宣傳(chuan) 隊”、社會(hui) 主義(yi) 先進文化“播種機”、群眾(zhong) 文藝工作“輕騎兵”的作用,從(cong) 人民群眾(zhong) 中汲取養(yang) 分,把精神食糧送到千家萬(wan) 戶,成為(wei) 全國文藝戰線的一麵旗幟。

  “群眾(zhong) 在哪裏,我們(men) 的舞台就搭在哪裏;群眾(zhong) 在哪裏,我們(men) 的宣講就延伸到哪裏。”侯豔說,大篷車跑了數萬(wan) 公裏,她的戲也演了萬(wan) 餘(yu) 場。在偏遠的西海固,有時一天能在不同的村莊演出四場。

  這次宣講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的舞台,也將走進田間地頭、城鄉(xiang) 巷陌。侯豔告訴記者,正在創排的節目中,《這就是民心》圍繞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寧夏考察過的村莊發生的巨大變化,反映塞上兒(er) 女永遠感黨(dang) 恩、聽黨(dang) 話、跟黨(dang) 走的心聲;《奮進在新時代的趕考路上》表達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將帶領中國人民創造新的偉(wei) 大奇跡的雄心壯誌;《山海情長》以閩寧協作為(wei) 創作背景,講述在黨(dang) 中央關(guan) 心和東(dong) 西部對口協作幫扶下,寧夏貧困地區與(yu) 全國一道邁入全麵小康的奮鬥故事。同時,有的劇目不斷反複完善。不久前完成舞台排練的秦腔現代戲《攢勁女人》,以寧夏紅寺堡區身體(ti) 殘疾的李耀梅為(wei) 原型,講述她家庭遭遇不幸後自強不息、靠雙手實現脫貧致富的故事。作品融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鄉(xiang) 村振興(xing) 、黃河文化等元素,目前正結合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進行重新打磨。

  “我們(men) 計劃第一站宣講演出就到東(dong) 西部協作的典範——閩寧鎮。”侯豔表示,一定要不負時代和人民,把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宣講好,把文藝作品演繹好,把中國故事、寧夏故事傳(chuan) 播好。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