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國人民

發布時間:2022-11-07 10:43: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大國擔當,計利天下。黃浦江畔,賓客雲(yun) 集。如約而至的第五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hui) 再次吸引了世界目光。

  習(xi) 近平主席在11月4日舉(ju) 行的第五屆進博會(hui) 開幕式上發表致辭時強調,我們(men) 要以開放紓發展之困、以開放匯合作之力、以開放聚創新之勢、以開放謀共享之福,推動經濟全球化不斷向前,增強各國發展動能,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國人民。

  習(xi) 近平主席的話語鏗鏘有力、意蘊深遠,展現了開放自信的大國氣度,引發知識界熱烈反響。專(zhuan) 家紛紛表示,習(xi) 近平主席的致辭向世界傳(chuan) 遞出中國將更加堅定推動高水平對外開放、共享中國大市場機遇的決(jue) 心與(yu) 信心,讓人充分感受到中國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推動世界經濟複蘇的大國風範。

  共享中國大市場機遇

  第五屆進博會(hui) 是黨(dang) 的二十大後我國舉(ju) 辦的首場重大國際展會(hui) 。

  習(xi) 近平主席在致辭中指出,現在,進博會(hui) 已經成為(wei) 中國構建新發展格局的窗口、推動高水平開放的平台、全球共享的國際公共產(chan) 品。

  “習(xi) 近平主席在致辭中提出了進博會(hui) 三大定位的世界意義(yi)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說,一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窗口,即確定國內(nei) 大循環的主體(ti) 地位,實施雙循環戰略,由此產(chan) 生巨大需求,培育國際合作競爭(zheng) 新優(you) 勢;二是推動高水平開放的平台,包括高標準製度型開放等平台;三是全球共享的國際公共產(chan) 品。求同存異、和而不同、包容共享,成為(wei) 進博會(hui) 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和合作基礎。

  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市場流通與(yu) 消費研究室主任依紹華表示,進博會(hui) 既是中國作為(wei) 負責任大國的擔當,也是中國在對外經貿活動中積極承擔國際責任的重要體(ti) 現,有力推進貿易自由化和經濟全球化的進程,促進世界各國經貿合作和人文交流,推動開放型世界經濟建設。中國始終堅持舉(ju) 辦進博會(hui) ,有力宣示了中國持續推進經濟全球化進程、維護多邊貿易機製的決(jue) 心和主動作為(wei) ,將為(wei) 推動世界經濟複蘇貢獻中國力量。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服貿所研究員高寶華表示,5年來,進博會(hui) 依托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you) 勢,發揮自身國際采購、貿易投資促進、人文交流和開放合作等功能,深挖我國生產(chan) 、分配、流通、消費等各大環節的內(nei) 需潛力,吸引了全球跨國公司、資金、技術、人才等資源要素來華聚集,有力推動了貿易投資合作質量和水平進一步提升。本屆進博會(hui) 共有284家世界500強和行業(ye) 龍頭企業(ye) 參展,數量超過上屆,回頭率近90%,將進一步推動各國各方共享中國大市場機遇。

  共享製度型開放機遇

  開放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動力,是世界繁榮發展的必由之路。

  中央黨(dang) 校(國家行政學院)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經濟學教研部教授董小君表示,中國將推動各國各方共享製度型開放機遇,穩步擴大規則、規製、管理、標準等製度型開放,這將為(wei) 各國各方帶來新機遇。

  “製度型開放順應了經濟全球化趨勢。”董小君說,中國擁有14億(yi) 多人口和4億(yi) 以上中等收入群體(ti) ,市場規模巨大。中國推動製度型開放,將為(wei) 世界提供新機遇,也將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製度型開放符合貿易中心轉移特點。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國際經貿形勢呈現“東(dong) 升西降、南起北落”的變化,以金磚五國為(wei) 核心的新興(xing) 市場國家呈現群體(ti) 性梯次崛起態勢,特別是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連續多年超過30%。伴隨貿易中心轉移,新的貿易中心已不能再局限於(yu) 過去長期的商品和要素流動型開放,要向製度型開放轉變,不斷提升全球開放的質量。

  董小君表示,製度型開放遵循對外開放演變邏輯。對外開放遵循一定的規律,即從(cong) 量變到質變,再到新的量變和質變的螺旋上升循環。黨(dang) 的十九大以來,中國對外開放邁上新台階,對世界經濟的貢獻開始由量增到質變,對全球治理的貢獻由硬實力向軟實力轉變,推動製度型開放成為(wei) 一種必然。

  “習(xi) 近平主席的致辭向全世界鮮明地宣告了中國堅持高水平對外開放,將推動各國各方共享製度型開放機遇。”上海財經大學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研究院研究員秦煥梅表示,上海自貿試驗區要繼續當好改革開放排頭兵、創新發展先行者,推進金融業(ye) 高水平雙向開放,更主動地把握機遇,更創造性地探索實踐,在金融科技中心建設和數字金融發展方麵將發揮重要的帶頭引領作用,以推動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加快構建以國內(nei) 大循環為(wei) 主體(ti) 、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共享深化國際合作機遇

  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世界經濟複蘇動力不足。

  南開大學經濟研究所教授鍾茂初表示,麵對經濟全球化受到各種因素衝(chong) 擊的國際經貿環境,中國將堅持對外開放、堅持全球化方向、堅持推動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秩序,努力以中國發展實績和改革舉(ju) 措為(wei) 世界經濟及各主體(ti) 提供複蘇和增長機遇。

  “習(xi) 近平主席的致辭增強了全球各經濟體(ti) 對於(yu) 中國進一步發展改革、進一步擴大開放的信心,增進了全球經濟主體(ti) 對於(yu) 中國努力維護和推進全球化多邊經濟體(ti) 係的理解與(yu) 認同,堅定了各經濟體(ti) 對於(yu) 中國發展改革和擴大開放將給全球帶來新的發展紅利的信念,讓全球經濟合作主體(ti) 有穩定的預期。”鍾茂初說。

  華東(dong) 政法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胡誌平表示,高水平開放是全球趨勢。當今世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榮俱榮、一損俱損,開放合作和共同發展成為(wei) 全球共識,貿易保護主義(yi) 損害全球共同利益,必然不得人心。連續五年舉(ju) 辦進博會(hui) 有力展現出中國堅定不移擴大開放之決(jue) 心,以開放謀共享之福,推動經濟全球化不斷向前,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共同應對各種全球性挑戰。

  “高水平開放是世界發展的新機遇。”胡誌平說,中國是世界最大的市場,2021年,中國進口總額2.69萬(wan) 億(yi) 美元,特別是隨著中國的發展和國內(nei) 居民消費轉型升級,中國的進口拉動各國國內(nei) 投資和生產(chan) ,從(cong) 需求側(ce) 促進世界經濟增長。中國進一步開放國內(nei) 市場將給世界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光明日報上海11月6日電)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