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手並進 合作共贏——金秋中國係列外交活動觀察
新華社北京11月6日電 題:攜手並進 合作共贏——金秋中國係列外交活動觀察
新華社記者許可、馬卓言
黨(dang) 的二十大勝利閉幕後不久,多國政要接踵訪華,第五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hui) 、《濕地公約》第十四屆締約方大會(hui) 如期舉(ju) 行……時值金秋,中國外交一係列重要活動吸引世界目光。
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在元首外交引領下,新時代的中國胸懷天下、立己達人,同各方深化交往、攜手並進,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在新征程上展現新氣象。
新征程新起點 外交開啟新局
10月30日至11月4日,一周之內(nei) ,越南、巴基斯坦、坦桑尼亞(ya) 、德國四國領導人先後到訪北京。歡迎儀(yi) 式、會(hui) 見會(hui) 談、見證合作文件簽署……一係列外事活動密集進行。
這一輪來訪,創造多個(ge) “首次”——越共中央總書(shu) 記阮富仲在越共十三大後首次出訪選擇了中國;巴基斯坦總理夏巴茲(zi) 、坦桑尼亞(ya) 總統哈桑、德國總理朔爾茨均是就任後首次訪華。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副研究員蘇曉暉說,在黨(dang) 的二十大勝利舉(ju) 行後,多國領導人密集訪華,體(ti) 現出國際社會(hui) 對中國發展的密切關(guan) 注,反映了各國同中國深化交往互動的普遍願望。
在會(hui) 見會(hui) 談中,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向來賓介紹二十大情況,闡述中國式現代化的意義(yi) ,傳(chuan) 遞中方繼續積極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的明確信息:“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是符合中國實際、反映中國人民意願、適應時代發展要求的”“中國將繼續堅持對外開放基本國策”“中國式現代化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於(yu) 自己國情的中國特色”“中國始終以自身發展維護和促進世界和平,中國發展同世界發展相互交融、相互成就”……
外方領導人對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介紹表示感謝。阮富仲說,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中共中央領導下,中國一定會(hui) 實現中共二十大確定的目標任務,為(wei) 地區和世界作出新的積極貢獻;夏巴茲(zi) 說,相信習(xi) 近平主席的遠見卓識不僅(jin) 將繼續領導中國創造更加輝煌的成就,也將引領世界走向更加光明的未來;哈桑說,坦方視中國為(wei) 真正的最重要的朋友,願意做永遠值得中國信任的夥(huo) 伴;朔爾茨說,中方在很多全球性問題上發揮著重要作用,德方希望同中方保持溝通協調,更好維護地區和世界的和平與(yu) 安全……
真誠友好的交流收獲了沉甸甸的果實。中越發表《關(guan) 於(yu) 進一步加強和深化中越全麵戰略合作夥(huo) 伴關(guan) 係的聯合聲明》;中巴就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落實全球發展倡議和全球安全倡議等達成廣泛共識;中坦將雙邊關(guan) 係提升為(wei) 全麵戰略合作夥(huo) 伴關(guan) 係;中德就雙方關(guan) 係和共同關(guan) 心的重要問題進行深入溝通……
“黨(dang) 的二十大明確提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中國式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中國將同世界各國攜手共進、合作共贏。”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外交研究中心主任李巍說。
深化外交布局 拓展夥(huo) 伴關(guan) 係
此輪來訪的國家中,有“同誌加兄弟”的社會(hui) 主義(yi) 國家越南,有“好朋友、好夥(huo) 伴、好兄弟”周邊鄰國巴基斯坦,有來自非洲的發展中國家坦桑尼亞(ya) ,有來自歐洲的西方發達國家德國。
“中國堅持廣交朋友、不斷拓展‘朋友圈’的做法沒有變;在國際形勢複雜多變的背景下,中國同各國深化合作、實現共贏的大方向沒有變。”蘇曉暉說。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中國堅持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同各國發展友好合作,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guan) 係,深化拓展平等、開放、合作的全球夥(huo) 伴關(guan) 係,致力於(yu) 擴大同各國利益的匯合點。
促進大國協調和良性互動,推動構建和平共處、總體(ti) 穩定、均衡發展的大國關(guan) 係格局;堅持親(qin) 誠惠容和與(yu) 鄰為(wei) 善、以鄰為(wei) 伴周邊外交方針,深化同周邊國家友好互信和利益融合;秉持真實親(qin) 誠理念和正確義(yi) 利觀加強同發展中國家團結合作,維護發展中國家共同利益……中國全方位、多層次、立體(ti) 化的外交布局不斷完善。
從(cong) 同阮富仲會(hui) 談時雙方一致表示“鞏固傳(chuan) 統友誼、加強戰略溝通、增進政治互信、妥善管控分歧”,到會(hui) 見夏巴茲(zi) 時指出“不斷以中國新發展為(wei) 包括巴基斯坦在內(nei) 的世界各國提供新機遇”;從(cong) 同哈桑會(hui) 談時指出“發展好中坦關(guan) 係不僅(jin) 符合兩(liang) 國共同和長遠利益,也對推進構建新時代中非命運共同體(ti) 有重要意義(yi) ”,到會(hui) 見朔爾茨時強調中德“在變局、亂(luan) 局中更應該攜手合作,為(wei) 世界和平與(yu) 發展作出更多貢獻”……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提出一係列重要主張,為(wei) 中國同各方關(guan) 係發展把舵定向。
這波金秋係列外交活動,在密集的雙邊交往中,蘊含著推進中國同相關(guan) 地區整體(ti) 關(guan) 係發展的考量。
外交學院亞(ya) 洲研究所所長郭延軍(jun) 表示,越南、巴基斯坦分別是中國在東(dong) 南亞(ya) 、南亞(ya) 的重要鄰國,越南是東(dong) 盟的重要國家,雙邊互動既為(wei) 發展中越、中巴關(guan) 係規劃前景,也為(wei) 推動中國同這兩(liang) 個(ge) 地區的關(guan) 係發展、打造周邊命運共同體(ti) 注入強勁動力。
2013年,在訪問坦桑尼亞(ya) 期間,習(xi) 近平主席提出中國同非洲國家開展合作需要秉持真實親(qin) 誠理念,如今這已經成為(wei) 指導中國同發展中國家團結合作的基本政策理念。蘇曉暉認為(wei) ,此次中坦高層交流是真實親(qin) 誠理念的又一次生動演繹,充分體(ti) 現了中國對非洲國家的重視與(yu) 尊重,彰顯了中國加強同發展中國家團結合作的誠意。
蘇曉暉表示,中德關(guan) 係的發展將對中歐關(guan) 係穩定發展產(chan) 生積極推動作用。德國總理在歐洲國家領導人中率先訪華,中德領導人麵對麵直接溝通對話,既有力回擊了“脫鉤”謬論,也為(wei) 歐洲其他國家同中國良性互動作了示範。
堅持開放合作 共享發展機遇
中國同相關(guan) 來訪國家就多個(ge) 領域的務實合作達成廣泛共識;進博會(hui) 連續第五年在上海如約而至;《濕地公約》第十四屆締約方大會(hui) 在武漢和日內(nei) 瓦同步舉(ju) 行……透過金秋時節中國的係列外交活動,世界看到了一個(ge) 堅持對外開放基本國策、堅定奉行互利共贏開放戰略的中國,看到了一個(ge) 不斷以中國新發展為(wei) 世界提供新機遇的中國。
阮富仲在訪華期間表示,推動“兩(liang) 廊一圈”和“一帶一路”倡議的進一步對接,進一步推動提升兩(liang) 國經濟合作效果,在各領域營造新亮點;夏巴茲(zi) 表示,“深化同中國各領域合作,從(cong) 而更好實現自身發展”“願同中方一道,持續推進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哈桑表示,全球發展倡議有利於(yu) 解決(jue) 當前麵臨(lin) 的全球性挑戰,願同中方一道積極落實;朔爾茨訪華之際,100多家德國企業(ye) 提出隨訪申請,最終12家企業(ye) 入圍……
“顯然,無論是政治領導人,還是企業(ye) 界人士,都對同中國合作的重要性有著清醒的認識。”郭延軍(jun) 說。
進博會(hui) 已成為(wei) 中國構建新發展格局的窗口、推動高水平開放的平台、全球共享的國際公共產(chan) 品。“共享中國大市場機遇”“共享製度型開放機遇”“共享深化國際合作機遇”,習(xi) 近平主席在第五屆進博會(hui) 開幕式上的致辭,發出共創開放繁榮美好未來的明確信號。
斯洛文尼亞(ya) 前總統圖爾克說,中國的對外開放承諾至關(guan) 重要,在複雜多變的國際形勢下,中國經濟的開放性具有全球意義(yi) ;所羅門群島總理索加瓦雷表示,進博會(hui) 為(wei) 世界共享中國巨大市場帶來曆史性機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格奧爾基耶娃說,解決(jue) 當前世界發展難題,需要更多進博會(hui) 這樣的平台……
《濕地公約》第十四屆締約方大會(hui) 的舉(ju) 辦,則表明中國式現代化作為(wei) 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正為(wei) 各國探索人與(yu) 自然良性互動之路提供越來越多的中國方案、貢獻越來越大的中國力量。“要凝聚珍愛濕地全球共識”“要推進濕地保護全球進程”“要增進濕地惠民全球福祉”,習(xi) 近平主席在開幕式致辭中就共同推進濕地保護全球行動提出中國主張。
李巍表示,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的發展也需要中國。近期一係列重要外事活動,向世界展現了中國繼續堅持對外開放、同世界合作共贏的決(jue) 心和信心,彰顯了中國以自身發展為(wei) 世界創造更多機遇的胸懷與(yu) 擔當,將為(wei) 全球發展注入更多確定性。
擁抱世界,才能擁抱明天;攜手共進,才能行穩致遠。踏上新征程的中國,將繼續高舉(ju) 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旗幟,向世界敞開懷抱,同各國一道開創人類美好未來。(新華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