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二十大精神在基層|天津: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

發布時間:2022-11-07 15:03:00來源: 新華網

  新華社天津11月6日電 題:天津:促進中醫藥傳(chuan) 承創新發展

  新華社記者白佳麗(li) 、張建新

  “老劉來啦!”“韓大姐您今天針灸?”天津市南開區華苑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中醫全科主治醫師王文昊能叫出診室大部分患者的名字。

  “家門口的中醫信得過!”家住附近的居民韓書(shu) 燕說,王醫生是“明星醫生”,不少患者都喜歡找他診治。

  像王文昊一樣的基層中醫醫師,是天津打造“15分鍾中醫藥健康圈”重要的一環。為(wei) 了充分發揮中醫“簡、便、驗、廉”優(you) 勢,保障百姓健康,有效緩解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天津近年來致力於(yu) 推動打造“百姓‘家門口’的中醫”。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促進中醫藥傳(chuan) 承創新發展’。基層中醫藥服務是中醫藥發展的根基,天津作為(wei) 傳(chuan) 統中醫‘高地’,正在積極踐行這一要求,讓百姓真正受益。”天津市衛健委中醫處處長於(yu) 春泉說。

  據天津市衛健委中醫處統計,目前,天津市所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xiang) 鎮衛生院均能夠提供中醫藥服務,“15分鍾中醫藥健康圈”基本實現。“這就意味著,百姓隻要步行15分鍾就可以到達距離最近的中醫藥服務站點。”於(yu) 春泉解釋。

  “從(cong) 我們(men) 的診療人數上,就可以看出百姓的認可度。”南開區華苑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張娜的電腦上,詳細地記錄著患者就診占比情況。“每天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門診量為(wei) 800人次左右,其中四成是接受中醫診療服務的。”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中有關(guan) 中醫的表述為(wei) 我們(men) 的工作指明了方向。”張娜說,“我們(men) 將把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落實在每一次診療、每一次為(wei) 民服務中。尤其是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患者開始認可中醫診療,我們(men) 將努力為(wei) 不同人群提供更加優(you) 質的中醫藥服務。”

  在河東(dong) 區中山門街,“百姓‘家門口’的中醫”發揮著更多作用。

  今年58歲的穆瑞娜就是受益者。“我們(men) 簽約了家庭醫生,其中就有中醫藥的服務項目。”穆瑞娜說,因為(wei) 子女在外地,生病時社區醫生上門服務,解決(jue) 了就醫不便的問題。

  “我們(men) 所在的街道老齡化現象突出。”河東(dong) 區中山門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副主任陳豔秋介紹,中山門街65歲及以上老年居民占到總人口的近三成,是典型的老齡化街道。為(wei) 了更好地服務百姓,街道不僅(jin) 下設了7個(ge) 社區衛生服務站,還建設了21個(ge) 家庭醫生服務團隊,其中均包含中醫藥服務。

  “15分鍾中醫藥健康圈”的內(nei) 容仍在不斷豐(feng) 富。目前,天津市全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xiang) 鎮衛生院都能夠提供6類10項以上的中醫藥適宜技術服務,同時中醫治未病服務、中醫康複服務能力也在不斷加強。

  “中醫治未病能夠有效緩解醫療資源緊張、降低醫療成本,中醫康複服務也有著巨大的需求。”於(yu) 春泉表示,目前,天津80%以上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能夠提供中醫康複服務,中醫治未病工程正在實施。

  “這些天,天津中醫醫護隊伍中掀起學習(xi) 宣傳(chuan) 貫徹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的熱潮,對二十大精神的學習(xi) 將延伸到每個(ge) 支部、每名黨(dang) 員和群眾(zhong) 。”於(yu) 春泉說,“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讓我們(men) 更加堅定了傳(chuan) 承創新發展中醫藥的信心和決(jue) 心,天津下一步將培養(yang) 5000名中醫技術技能人才充實基層,同時讓更多名中醫等人才深入基層站點為(wei) 百姓提供更好的服務,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zhong) 的健康需求。”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