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長篇小說《野芙蓉》:70後的心靈回溯

發布時間:2022-11-09 10:09: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11月8日電 (記者 高凱)一部“70後女性”的心靈成長史,由此探究世界與(yu) 內(nei) 心疆域的隱秘凝視,作家駱平近期推出長篇小說《野芙蓉》。該作品新書(shu) 分享會(hui) 日前舉(ju) 行,國家一級導演、演員歐陽奮強,著名編劇、作家張勇,駱平於(yu) 其間與(yu) 各界讀者分享了閱讀《野芙蓉》的感受。

  《野芙蓉》書(shu) 寫(xie) 了一段跨越兩(liang) 代人的情感糾葛。作者駱平的文字間流淌著恰到好處的哀傷(shang) ,明明是一出悲劇,卻又在結尾處給予讀者溫暖與(yu) 希望。

  在創作《野芙蓉》之前,駱平的小說很少涉及到她的現實生活,但在《野芙蓉》中,有獅子山,有作者過去的生活經曆。盡管故事和人物是虛構的,但場景、記憶、風格和氛圍卻是切實存在過的。駱平表示,“在這本書(shu) 裏,我當時的感覺就像是一種要爆發的狀態,所有的記憶在一個(ge) 時間節點開始綻放。在這種自省的過程當中,我把過去所有經曆過的氛圍,還有感受、風格一塊兒(er) 凝聚到了故事裏麵,這可能就是創作狀態中的最大變化。”

  歐陽奮強表示,“這部小說書(shu) 寫(xie) 了太多我們(men) 這代人的青春回憶,情感回憶,以及與(yu) 獅子山有關(guan) 的回憶。很多很多,可以說千言萬(wan) 語都道不盡。”

  《野芙蓉》書(shu) 寫(xie) 了“70後女性”的心靈成長史。駱平認為(wei) ,每一代女性朋友們(men) 在成長經曆中所接受的信息是不一樣的,這對她的心靈塑造方式、樣態也是有所區分的。“70後成長的過程跟60後不太一樣,沒有經曆過那麽(me) 多的變化或者是風浪。我們(men) 在相對比較平靜的、定型的思想意識大背景下成長起來。”

  因此,起初她們(men) 容易落入“非黑即白”的思維定勢中,而當經曆過生活磨礪之後,又最終跟他人、跟世界、跟自身達成和解。駱平認為(wei) ,“這個(ge) 時候她們(men) 會(hui) 開始接受和認同,這個(ge) 世界的黑與(yu) 白之間不僅(jin) 有灰色,還有深淺不一的其它多種多樣的顏色。”

  張勇出生於(yu) 1969年,與(yu) “70後女性”的成長年代十分接近,她閱讀《野芙蓉》時更是有所觸動。她認為(wei) ,駱平用文字點動人家內(nei) 心最脆弱的一根弦——懷舊的弦,將一個(ge) 悲情的故事寫(xie) 得一點也不悲情。“她的文字爐火純青,用女性視角慢慢告訴我們(men) 一個(ge) 純情的故事。時光倒流,兩(liang) 個(ge) 人的不同回憶像插播一樣慢慢帶讀者走進這個(ge) 故事。她的感情比較細膩,同時有著學院派的豐(feng) 滿。”

  《野芙蓉》的文本流速是緩慢的,卻又裝著作者對日常生活的細膩體(ti) 悟,以及豐(feng) 富而又複雜的情感體(ti) 驗。“生命的意義(yi) 就在於(yu) 生活本身。我們(men) 去經曆,我們(men) 去回憶,其實就已經讓生命的豐(feng) 盈度,包括視野、寬度、廣度不斷在延展、拓寬。”駱平說。(完)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