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今年前10個月出口翻倍,這個商品為何在海外吃香?

發布時間:2022-11-09 10:00: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11月9日電(中新財經 葛成)繼手機、家電之後,電動汽車即將成為(wei) 我國機電產(chan) 品出口的新增長點?海關(guan) 總署日前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10個(ge) 月,我國機電產(chan) 品出口11.25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9.6%,其中,電動載人汽車出口增長達116.2%,實現翻倍。

  中國的電動汽車為(wei) 何能在海外市場吃香?

  國產(chan) 電動車叩開歐洲市場大門

  作為(wei) 世界汽車工業(ye) 的“誕生地”,歐洲被譽為(wei) 全球最成熟的汽車市場,並催生了最為(wei) “挑剔”的消費者。誰能夠在歐洲市場“站住腳”,誰就在全球占據一席之地。

  十多年前,某款中國汽車首次進入歐洲市場時,曾因在碰撞安全測試中成績不佳,不被歐洲媒體(ti) 看好,並“铩羽而歸”。

  不過現在,情況卻發生了180度轉變。中國汽車正通過新能源路線,再次叩開歐洲市場的大門。

  “10月,新能源乘用車出口10.3萬(wan) 輛。從(cong) 自主出口的海外市場零售數據監控看,上汽等自主品牌在歐洲表現較強。”乘聯會(hui) 11月8日發布公布的數據顯示,除了傳(chuan) 統出口車企的靚麗(li) 表現,近期新勢力出口也逐步啟動,海外市場也開始有數據顯現。

  海關(guan) 總署數據顯示,今年前8個(ge) 月,我國新能源汽車出口的前三大市場分別為(wei) 比利時、英國和泰國,其中有兩(liang) 個(ge) 是歐洲國家。

  “中國電動汽車已經占到歐洲電動汽車總銷量的10%。”中汽協副秘書(shu) 長陳士華告訴中新財經,據統計,目前,已有近10家中國車企向歐洲出口新能源車,並獲得了廣泛認可。

  另據普華永道(PwC)分析師近期發布的一份研報預計,到2025年,中國製造的汽車在歐洲的銷量可能高達80萬(wan) 輛,其中,大部分將會(hui) 是純電動汽車。

  中國汽車擺脫“劣質低價(jia) ”標簽

  中國汽車為(wei) 何能受到海外市場的歡迎?

  近年來,伴隨電動汽車的普及,中國汽車的產(chan) 品水平和質量上有了大幅提升,這也讓中國汽車擺脫了“劣質低價(jia) ”的標簽。與(yu) 此同時,低廉的價(jia) 格也加強了國產(chan) 電動汽車在國際市場的競爭(zheng) 力。

  海外研究機構JATO Dynamics的數據顯示,2015年至2022年間,歐洲的電動汽車平均價(jia) 格從(cong) 4.89萬(wan) 歐元(約35萬(wan) 人民幣)上漲至5.58萬(wan) 歐元(約40萬(wan) 人民幣),而中國從(cong) 6.68萬(wan) 歐元(約48萬(wan) 人民幣)降至3.18萬(wan) 歐元(約23萬(wan) 人民幣)。

  “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平均出口單價(jia) 在3萬(wan) 美元(約21萬(wan) 人民幣)左右。”中汽協副總工程師許海東(dong) 告訴中新財經,現在出口的車基本都帶智能網聯功能,甚至包括不同語種的語音和識別功能,因此,中國出口的汽車競爭(zheng) 力並不差。

  “我們(men) 將當地的地圖導航服務接入交互係統,智能語音係統將提供包括西班牙語、法語、英語、葡萄牙語、阿拉伯語等多國語言,並支持語音車控和交互等功能。未來,智能座艙還將適配數十種本地語言和文字。”某汽車品牌國際銷售服務負責人告訴中新財經,智能化和本地化,是出口車型能夠獲得當地消費者認可的兩(liang) 大關(guan) 鍵所在。

  另據日媒報道,日本名古屋大學的山本真義(yi) 教授等人對某款中國製造低價(jia) 電動車拆解分析發現,這款車並未采用日本製造的零部件,主要零部件由中國企業(ye) 製造,其組裝成本合計約人民幣2.69萬(wan) 元。

  “該車型正在給日本的純電動汽車產(chan) 業(ye) 造成衝(chong) 擊。”報道評價(jia) 稱。

  成本優(you) 勢從(cong) 何而來?

  與(yu) 歐洲市場不同,中國市場的電動汽車平均價(jia) 格這些年為(wei) 何不增反降?在業(ye) 內(nei) 人士看來,其中原因,與(yu) 相關(guan) 部門製定的產(chan) 業(ye) 政策密不可分。

  “從(cong) 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方麵來看,我們(men) (汽車)的產(chan) 業(ye) 集中度不斷提升。”在工業(ye) 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ye) 發展中心副主任姚振智看來,當下,我國汽車產(chan) 業(ye) 結構正持續調整,是產(chan) 業(ye) 鏈國際競爭(zheng) 力穩步增強的重要原因。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發展規劃(2021—2035年)》提出,要以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含增程式)汽車、燃料電池汽車為(wei) “三縱”,布局整車技術創新鏈。以動力電池與(yu) 管理係統、驅動電機與(yu) 電力電子、網聯化與(yu) 智能化技術為(wei) “三橫”,構建關(guan) 鍵零部件技術供給體(ti) 係。

  在政策推動下,我國電動汽車的產(chan) 業(ye) 集群不斷壯大。

  韓國市場研究機構SNE Research公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1月至9月,全球電動汽車電池裝機量達到341.3 GWh,同比增長75.2%。其中,寧德時代位居榜首,市場份額達35.1%。在榜單的前10位中,有6家中國企業(ye) 上榜,產(chan) 業(ye) 集中度可見一斑。

  “中國有全球最好的鋰電池產(chan) 業(ye) 鏈,有全球強大的科技產(chan) 業(ye) 和硬件產(chan) 業(ye) 的供應鏈。”蔚來汽車首席財務官奉瑋告訴中新財經,經過過去十幾年的發展,中國的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鏈蓬勃發展。在全產(chan) 業(ye) 鏈的支持下,中國在新能源汽車製造領域,有著非同尋常的成本優(you) 勢。(完)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