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造新動能,數字經濟澎湃浙江
【烏(wu) 鎮實踐】
小橋流水,靜謐從(cong) 容;水墨江南,細膩溫柔。在這收獲的季節,烏(wu) 鎮和互聯網的“約會(hui) ”也步入第九個(ge) 年頭。八年來,數字經濟的引擎動能,深深改變著這個(ge) 江南小鎮,進而影響著整個(ge) 浙江。
“烏(wu) 鎮之光”超算中心收獲了3600多個(ge) 用戶的青睞,承接了多個(ge) 國家級科研項目。與(yu) 之對應,集聚103名到訪院士、54名進家院士的烏(wu) 鎮院士之家是軟實力保障。強大的人才隊伍加速推動技術成果從(cong) “實驗室”向“車間”轉化,是技術和生產(chan) 革新背後的“最強智庫”。
上屆世界互聯網大會(hui) 與(yu) 桐鄉(xiang) 崇福鎮簽約的清焓科技,在烏(wu) 鎮院士之家的幫助下成為(wei) 國內(nei) 首條具備年產(chan) 能100萬(wan) 平方米的新型采暖建材示範生產(chan) 線。公司董事長王昕感慨不已:“院士之家給我提供了一個(ge) 很好的平台。”
八年來,烏(wu) 鎮的數字經濟企業(ye) 數從(cong) 最初的12家增至如今超過1000家。2022年上半年,烏(wu) 鎮數字經濟核心產(chan) 業(ye) 完成投資額15.9億(yi) 元,同比增長27.2%,成為(wei) 經濟增長和高質量發展的助推器。
以烏(wu) 鎮為(wei) 原點,互聯網的漣漪不斷蕩漾開去,深深浸潤著浙江大地。
在數字經濟與(yu) 實體(ti) 經濟的深度融合的浪潮中,浙江的企業(ye) 在不斷地變化迭代。地處浙江台州的雙環傳(chuan) 動新能源汽車零部件工廠,剛剛晉級“未來工廠”。在雙環傳(chuan) 動車間內(nei) ,處處可聞機器轟鳴,卻鮮見工人。
“未來工廠裏,一個(ge) 大學生帶著一群機器人工作。”雙環傳(chuan) 動項目經理林菊華說。從(cong) 前,每條生產(chan) 線需配備12名工人,現在僅(jin) 需3至5人。同時,借助VR眼鏡,可以在雙環傳(chuan) 動數字駕駛艙“虛擬工廠”看到整條運轉產(chan) 線,管理人員可以實時了解情況,實現遠程操控。
從(cong) 最初的機器換人,到之後的車間智能化改造,再到如今的進階版未來工廠,數字化加持的製造業(ye) 在浙江釋放出新的生機。日前,浙江全省未來工廠總數升至41家,涵蓋信息通信技術、汽車、家居、紡織等行業(ye) 。
數字化不僅(jin) 帶來生產(chan) 效率的提升,也滲透到居民生活更多方麵,使人們(men) 得以共享數字經濟發展所帶來的紅利。在淳安縣下薑村,70歲以上老人有105人,其中獨居的有15人。國網杭州供電公司用“電力關(guan) 愛碼”為(wei) 關(guan) 照獨居老人交出了“數智答卷”,應用上自動生成的紅、黃、綠三色碼可以及時研判並預警突發情況。
“以往我們(men) 對獨居老人的日常監護,隻能一戶戶敲門,現在‘電力關(guan) 愛碼’接入了‘浙政釘’平台,當出現紅、黃碼時,異常信息會(hui) 以釘消息通知到鄉(xiang) 鎮管理員、村社網格員和電力誌願者,通過定位係統,我們(men) 三方工作人員可及時趕到現場處理異常情況。”下薑村網格員薑祖見說。
“全國很多鄉(xiang) 村都存在巨大的數字賦能空間。浙江省淳安縣下薑村在這方麵作出了有益探索,使鄉(xiang) 村發生了一係列意義(yi) 深遠的變化。”新時代文化旅遊研究院院長吳若山說。
今天,5G已揭開麵紗,連同AR、VR等新技術一起嵌入“尋常”的生產(chan) 生活場景,居民生活,智能汽車、智能計算、智能傳(chuan) 感和工業(ye) 互聯網“三智一網”產(chan) 業(ye) 蓬勃發展。
世界互聯網大會(hui) 迸發的數字之力從(cong) 烏(wu) 鎮出發,激活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新動能。借力數字經濟,浙江打通了新時代發展的“任督二脈”。九年來,一張張承載著數字經濟發展的藍圖覆蓋了整個(ge) 浙江,為(wei) 推進數字中國建設提供了區域樣本。
一個(ge) 數字文明的智造新時代在浙江悄然開啟。在這裏,新舊交替;在這裏,萬(wan) 象更新!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