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達45.5萬億元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敏 尹希寧)世界互聯網大會(hui) 烏(wu) 鎮峰會(hui) 發布了《世界互聯網發展報告2022》和《中國互聯網發展報告2022》藍皮書(shu) 。
藍皮書(shu) 是由中國網絡空間研究院牽頭、國內(nei) 外互聯網領域高端智庫和研究機構參與(yu) 編撰完成的一項重要研究成果,自2017年起,已連續六年麵向全球發布。
《中國互聯網發展報告2022》披露,2021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達到45.5萬(wan) 億(yi) 元,占GDP比重達39.8%。全國一體(ti) 化大數據中心體(ti) 係完成總體(ti) 布局設計,“東(dong) 數西算”工程全麵啟動,物聯網、工業(ye) 互聯網、車聯網等領域加速發展,數據安全保護體(ti) 係初步建立。
《中國互聯網發展報告2022》顯示,截至2022年6月,中國網民規模達到10.51億(yi) ,互聯網普及率達到74.4%。我國累計建成開通5G基站185.4萬(wan) 個(ge) ,5G移動電話用戶數達到了4.55億(yi) ,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5G網絡,我國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全球領先。
此外,《中國互聯網發展報告2022》還評估了全國31個(ge) 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互聯網發展情況,廣東(dong) 、北京、江蘇、浙江、上海、山東(dong) 、天津、四川、福建、湖北等位居全國前列。
同期發布的《世界互聯網發展報告2022》立足全球視野,梳理總結世界互聯網發展情況,客觀反映在國際複雜環境下,各國積極探索、推動發展、應對挑戰的新舉(ju) 措、新進展、新成果。
中國網絡空間研究院院長夏學平介紹,一年來,全球互聯網發展的信息基礎設施優(you) 化升級,數字技術發展駛入快車道,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場景拓寬,數字經濟得到大力發展,助力全球經濟複蘇,但地區間“數字鴻溝”加大,網絡安全漏洞頻現,網絡攻防對抗加劇,網絡立法進程加快,數字市場監管日益強化,網絡空間國際競爭(zheng) 加劇。
《世界互聯網發展報告2022》顯示,經綜合評估,2022年排名前十的國家為(wei) 美國、中國、德國、瑞典、荷蘭(lan) 、韓國、英國、加拿大、芬蘭(lan) 、丹麥。
中國網絡空間研究院副院長李穎新表示,總體(ti) 上看,一年來,全球互聯網仍然在曲折中前進、在競爭(zheng) 中發展,未來,數字技術創新仍是全球戰略重點,數字經濟為(wei) 全球經濟增長注入新動能,成為(wei) 推動全球經濟複蘇的重要引擎;互聯網媒體(ti) 也將多元化發展,社交媒體(ti) 成為(wei) 國際輿論博弈的主戰場。但同時,全球網絡安全威脅升級。她期待各國共同努力,以對話交流促進共商,以務實合作推動共享。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