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互聯網,“人”最根本

發布時間:2022-11-10 10:42:00來源: 浙江新聞客戶端

 

  又一年“烏(wu) 鎮時間”如約開啟。

  當我們(men) 把目光聚焦到前沿技術上時,技術會(hui) 如何改變普通人的生活日常,也許更為(wei) 具體(ti) 可感。

  作為(wei) 世界互聯網大會(hui) 的永久舉(ju) 辦地,2014年的“觸網上雲(yun) ”讓烏(wu) 鎮成為(wei) 了展現中國網信事業(ye) 發展的一扇窗和“活標本”。漫步烏(wu) 鎮,可以清晰感受到互聯網技術已經深深刻入烏(wu) 鎮的基因,技術賦能讓精細化管理、智慧化生活成為(wei) 常態。

  分布在“互聯網之光”展館外的“智慧地釘”,充當著周邊重型機械施工情況的“監工”;“蘿卜快跑”自動駕駛車每天“勤勤懇懇”在烏(wu) 鎮的街道上跑足8小時,服務居民的智慧出行;公園裏的“AI管家”集合了5G、物聯網等科技手段,為(wei) 居民“解答”各類生活信息......在這裏,靜止的基礎設施也能擁有鮮活的“生命”,讓“技術服務生活”的實踐像柴米油鹽一樣尋常。

  人是萬(wan) 物的尺度,要衡量互聯網技術的發展速度,注定離不開“人”的維度。跳出烏(wu) 鎮,互聯網技術正在泛在、普遍地惠及每個(ge) 普通人。在11月8日開幕的“互聯網之光”博覽會(hui) 上,很多技術都折射了與(yu) 個(ge) 體(ti) 生活息息相關(guan) 的數字未來。

  有技術讓生活變得智能:全自動駕駛、全屋智慧家居解放我們(men) 的雙手,讓生活軌跡在“雲(yun) 端”互聯。有技術把危險變為(wei) 安全:各類智能化感應係統、人體(ti) 監測設備為(wei) “一老一小”畫出“安全圈”,為(wei) 他們(men) 預警危險、規避危險。有技術讓缺憾變得“圓滿”:外骨骼機器人可以輔助關(guan) 節功能不全患者康複理療,阿爾茨海默病症篩查輔助工具努力讓老年人記憶消失的“步伐”慢一點,再慢一點。

  古往今來,每一次“文明之樹”的拔節生長都離不開“技術之泉”的澆灌驅動,如今,我們(men) 身處數字文明的嶄新階段,互聯網技術不僅(jin) 全方位重塑了生活形態,更放大了普通人的個(ge) 體(ti) 價(jia) 值。線上直播淡化了群體(ti) 間社會(hui) 差異,讓更多人擁有自己的舞台,成為(wei) 個(ge) 體(ti) 世界的“主角”;在線教育讓知識世界的大門盡可能平等敞開,讓更多人通過教育實現社會(hui) 階層躍升,見識廣闊世界。數字文明不僅(jin) 讓我們(men) 的生活搭上智慧“快列”,也讓更多普通人發現鮮活又豐(feng) 富的“自己”。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加快建設網絡強國、數字中國。宏觀戰略背後是技術惠及每個(ge) 普通人的溫度,互聯網之光不僅(jin) 會(hui) 閃爍在烏(wu) 鎮峰會(hui) 的現場,更會(hui) 照亮每個(ge) 人的數字人生。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