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40萬隻候鳥在洞庭湖過冬

發布時間:2022-11-11 10:46:00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處於(yu) “東(dong) 亞(ya) —澳大利西亞(ya) ”候鳥遷徙路線上的湖南,每年10月至翌年3月,都會(hui) 有大批候鳥來此過冬,繁衍生息。在候鳥重要越冬地點洞庭湖和湖南省各個(ge) 國家濕地公園裏,大量珍稀候鳥已經安家落戶,開始享受冬日陽光。記者從(cong) 湖南省林業(ye) 和草原局獲悉,僅(jin) 在洞庭湖水域,目前已經記錄到水鳥有74種,共40.4萬(wan) 隻。

  冬日的南洞庭湖天藍水清,波光瀲灩。在南洞庭湖蒸缽湖水域,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站在一片蘆葦蕩裏,靜靜地享受著休閑時光。遠處,數百隻國家二級保護候鳥白琵鷺,靜靜佇(zhu) 立在淺水中,梳理著羽毛,十分愜意。據誌願者統計,該水域已經發現黑鸛、白琵鷺、小天鵝等珍稀鳥類4000多隻。

  目前洞庭湖區域記錄到的水鳥有74種,40.4萬(wan) 隻,其中中華秋沙鴨等國家I級重點保護鳥類5種,447隻;小天鵝等國家Ⅱ級重點保護鳥類12種,2.5萬(wan) 隻;“三有”鳥類57種,37.8萬(wan) 隻。除洞庭湖外,湖南各地濕地公園中也頻現珍稀冬候鳥的身影。在湖南衡山萱洲國家濕地公園,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中華秋沙鴨也來到這裏越冬,它們(men) 有的愜意地曬著日光浴,有的在沙洲上蜷著身子打盹,有的還和小天鵝同框嬉戲,畫麵和諧友愛。

  為(wei) 保證候鳥安全,自2012年開始,湖南省在環洞庭湖區、雪峰山脈和羅霄山脈、武陵山脈的候鳥遷徙重點區建立了43個(ge) 候鳥保護站,實現候鳥保護重點地區全覆蓋,並在候鳥遷飛季全程實行24小時值守巡護。與(yu) 此同時,湖南全省範圍內(nei) 組建了56支候鳥護飛隊開展“護飛”行動,5000多名候鳥守護者和誌願者通過拆網、生態攝影展、公益訴訟、提案建議等方式參與(yu) 候鳥等野生動物保護與(yu) 宣傳(chuan) 行動。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