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為人民:延安美術史》:從延安美術實踐中汲取養分
今年是毛澤東(dong) 同誌《在延安文藝座談會(hui) 上的講話》發表80周年。延安時期的美術創作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下革命文藝的重要篇章。廣大美術工作者與(yu) 人民群眾(zhong) 結合,將自己的藝術實踐融入革命鬥爭(zheng) 與(yu) 社會(hui) 建設,奠定了新中國美術事業(ye) 的基礎。因此,對延安時期的美術創作進行梳理,探討延安美術所體(ti) 現的革命文化,是一件非常有意義(yi) 的工作。
韓勁鬆《藝術為(wei) 人民:延安美術史》一書(shu) ,立足於(yu) 中國美術館典藏延安美術作品,結合延安美術研究的新成果,將延安美術各個(ge) 門類囊括其中,綜合研究延安美術理論、美術創作、美術機製,還原延安美術的曆史語境,對延安美術的民族化、大眾(zhong) 化之路進行深入闡釋。
該書(shu) 六章內(nei) 容涵蓋延安美術各個(ge) 方麵,條理清晰。第一章論述魯迅藝術學院的沿革與(yu) 革命美術教育的興(xing) 起演變。第二章闡釋延安文藝座談會(hui) 召開前民族化、大眾(zhong) 化的美術創作,既分析了新興(xing) 木刻運動,又梳理了延安和陝甘寧邊區的美術活動。第三章辨析延安文藝座談會(hui) 前後延安美術思潮。第四章分門別類介紹延安文藝座談會(hui) 後木刻、新年畫、漫畫、素描、連環畫、插圖和雕塑創作取得的新成果。第五章展現延安美術的國內(nei) 國際傳(chuan) 播與(yu) 影響。第六章講述延安美術如何在解放區開枝散葉、發展壯大。
延安美術始終踐行文藝為(wei) 人民服務的宗旨。一方麵,受到進步思想影響的青年文藝工作者匯聚在延安,將美術創作與(yu) 人民大眾(zhong) 緊密結合在一起。另一方麵,延安美術在民族解放運動中產(chan) 生,使中國美術走向了直麵社會(hui) 現實、鼓舞人民爭(zheng) 取民族獨立的藝術道路。
毛澤東(dong) 同誌《在延安文藝座談會(hui) 上的講話》,為(wei) 革命文藝發展指明了方向。這一時期如彥涵《開展民兵爆破運動》,借鑒民間年畫的形式,用明亮的色彩、裝飾性的構圖,表現全民抗戰的景象;古元《減租會(hui) 》《離婚訴》,在人物刻畫上減弱了光影效果,重視線描手法,既為(wei) 大眾(zhong) 喜聞樂(le) 見,又傳(chuan) 達出中國氣派;胡一川《開荒》,刀法開闊大氣,人物造型拙樸有力;力群《人民代表選舉(ju) 大會(hui) 》、王式廓《改造二流子》,從(cong) 色彩到人物的描繪都以普通民眾(zhong) 易於(yu) 接受的方式創作,畫麵清新悅目……這些美術創作實實在在地樹立了一種全新的文藝風格,成為(wei) “文藝大眾(zhong) 化”的成功範式。
新時代新征程正期待著中國美術創作的新作品新成果。如何從(cong) 延安美術實踐中汲取養(yang) 分,讓“藝術為(wei) 人民”之路越走越寬廣,這是《藝術為(wei) 人民:延安美術史》帶給我們(men) 的思考,也是今天美術工作者需要深入研究的課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