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幕光影,映照動人景象
核心閱讀
近日,第三十五屆中國電影金雞獎各大獎項揭曉,共評選出最佳故事片、最佳外語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等20個(ge) 獎項。從(cong) 此次的頒獎結果來看,新主流電影蓬勃發展,溫暖現實主義(yi) 影片獲得廣泛認可,青年電影人逐漸成為(wei) 主力軍(jun) ,這些新亮點和新態勢共同構成中國電影的動人景象。
近日,2022年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落下帷幕,第三十五屆中國電影金雞獎各大獎項逐一揭曉。本屆金雞獎共收到於(yu) 2021年7月1日至2022年7月15日取得公映許可證的影片168部,其中47部影片獲得提名。這些影片,既獲得了觀眾(zhong) 的喜愛,也受到了專(zhuan) 家評委的認可。從(cong) 這些作品中,我們(men) 可以一窺中國電影一個(ge) 時期以來的創作發展態勢和未來一段時間的創作趨勢。本屆金雞獎評委之一、中國電影家協會(hui) 副主席尹鴻表示,從(cong) 此次的頒獎結果來看,新主流電影和現實題材影片交相輝映,構成了中國電影的動人景象。
新主流電影蓬勃發展
在金雞獎頒獎典禮上,《長津湖》獲得最佳故事片獎、最佳導演獎,《我和我的父輩》獲得評委會(hui) 特別獎,《狙擊手》獲得最佳攝影獎、最佳錄音獎。這3部影片讓新主流電影成為(wei) 本屆金雞獎最大的亮點之一。
其中,《長津湖》無疑最為(wei) 引人注目,該片獲得了8項提名,在2021年以57.75億(yi) 元的市場表現躋身中國電影票房榜首位,引發廣泛熱議,讓愛國主義(yi) 熱潮高漲。《我和我的父輩》呈現了4個(ge) 不同時期的故事,在時間上完成了“傳(chuan) 承”,也呼應了主題上的“傳(chuan) 承”——父輩給予我們(men) 影響,我們(men) 也在實現父輩的願景。《狙擊手》則以冷峻、寫(xie) 實的風格展現了抗美援朝戰場上狙擊手不為(wei) 人知的故事。
尹鴻認為(wei) ,新主流電影是將主旋律電影與(yu) 成熟的商業(ye) 類型片和高水準的電影製作技術結合而成的電影新類型。近年來,這類影片中的大多數日益成為(wei) 電影市場上的頭部作品,並培養(yang) 出相對穩定的觀眾(zhong) 群體(ti) 。
從(cong) 2009年上映的《建國大業(ye) 》,到近年來的《紅海行動》《中國機長》《中國醫生》,以及今年國慶檔的《萬(wan) 裏歸途》等電影作品,都體(ti) 現著這類影片的不斷創新和自我突圍。
隨著國力的逐漸增強,這類影片的表達方式很好地契合了主流觀眾(zhong) 群體(ti) 的觀影期待和審美趣味,因而愈發在電影市場上蔚然成風。
但與(yu) 此同時,新主流電影也麵臨(lin) 著新的挑戰——如何避免讓觀眾(zhong) 產(chan) 生審美疲勞?新主流影片如何在現有基礎上實現內(nei) 容上的進一步創新升級?這類影片如何才能更好地講好中國故事?這都是電影創作者麵臨(lin) 的新課題、新考驗。
“溫暖現實主義(yi) ”持續發力
近年來不斷發展的現實題材影片成為(wei) 本屆金雞電影節上一道亮麗(li) 的風景線。《人生大事》獲最佳導演處女作獎、主演朱一龍獲最佳男主角獎,《媽媽!》中女兒(er) 的扮演者奚美娟獲最佳女主角獎,《愛情神話》編劇邵藝輝獲最佳編劇獎、剪輯師黃瓊逸獲最佳剪輯獎,《奇跡·笨小孩》中飾演汪春梅的齊溪獲最佳女配角獎,《漫長的告白》獲最佳中小成本故事片獎、辛柏青獲得最佳男配角獎……
這一係列獎項的公布,將一大批優(you) 秀的現實題材影片推到觀眾(zhong) 眼前。
《人生大事》以殯葬行業(ye) 為(wei) 背景,帶領觀眾(zhong) 通過一個(ge) 不同尋常的視角觀察人生百態。影片上映後,隨即在觀眾(zhong) 中取得了良好口碑,有數據顯示,該片是同時期最受觀眾(zhong) 期待的電影第一名。《奇跡·笨小孩》講述了一個(ge) 遭遇困境的年輕人在深圳打拚的故事。在這個(ge) 故事裏,人們(men) 可以看到中國人奮力向前奔跑的姿態,也可以看到新時代蘊含的無限可能。該片導演文牧野說,在這個(ge) 國家充滿活力、人民堅韌不拔的時代,隨時隨處都可能有奇跡發生。《愛情神話》則以幽默風趣的形式演繹了一場愛情小品,故事結構小巧精致,體(ti) 現出創作者的巧思,也呈現出頗具風情的地域色彩,成為(wei) 電影市場上的一匹黑馬。
從(cong) 這些影片中可以觀察到,近一個(ge) 時期以來,受到觀眾(zhong) 喜愛的現實題材影片著重關(guan) 注普通人的生活與(yu) 夢想,呈現出溫暖積極向上的底色。業(ye) 內(nei) 人士將這類影片的風格稱為(wei) “溫暖現實主義(yi) ”。
“溫暖現實主義(yi) 讓現實題材影片的創作立意和水平躍升了一個(ge) 台階。”中國傳(chuan) 媒大學戲劇影視學院教授索亞(ya) 斌說。
業(ye) 內(nei) 人士認為(wei) ,近一個(ge) 時期以來的溫暖現實主義(yi) 影片開始於(yu) 2013年上映的《中國合夥(huo) 人》,在2018年上映的《我不是藥神》之後,這類作品的創作漸成氣候。從(cong) 《少年的你》《送你一朵小紅花》,到《我的姐姐》《人生大事》《奇跡·笨小孩》,此類影片都取得了較高的票房,找到了與(yu) 觀眾(zhong) 的喜怒哀樂(le) 相通的路徑。
“這也說明隨著中國社會(hui) 的快速發展,大家對公平、正義(yi) 、溫暖、善良、信義(yi) 等價(jia) 值內(nei) 涵有更高的期待和要求,溫暖現實主義(yi) 的作品很好地滿足了人們(men) 的這種心理需求,滿足了人們(men) 對幸福生活的向往。”索亞(ya) 斌說。
青年電影人漸成創作主力
本屆金雞電影節上,青年電影人的表現尤為(wei) 值得關(guan) 注。從(cong) 《人生大事》《狙擊手》《獨行月球》《1950他們(men) 正年輕》《再見土撥鼠》的導演,到《愛情神話》的編劇、導演,都是青年電影人的優(you) 秀代表。又一批新生力量,撐起了中國電影的半壁江山,讓人們(men) 看到中國電影令人期待的前景和未來。
《愛情神話》的編劇、導演邵藝輝在獲獎感言中說,要感謝這個(ge) 時代給青年電影人創造的機會(hui) 。她鼓勵更多的青年電影人積極投身電影事業(ye) ,共同為(wei) 中國電影的發展貢獻自己綿薄之力。
事實上,一個(ge) 時期以來,青年電影人一直推動著中國電影的創新和發展。幾年前,《流浪地球》的導演郭帆、《無名之輩》的導演饒曉誌、《滾蛋吧!腫瘤君》的導演韓延等,還是人們(men) 眼中的新晉電影人,轉眼間,他們(men) 已經成為(wei) 一大批優(you) 秀國產(chan) 電影的監製。一方麵,他們(men) 繼續著自己的創作,另一方麵,他們(men) 也逐漸成為(wei) 最新成長起來的一批青年電影創作者的導師。
中國電影行業(ye) 新人輩出,源自新時代人們(men) 的嶄新生活和精神風貌為(wei) 年輕創作者提供的源源不斷的創作機遇和靈感來源。
隨著中國電影市場的不斷擴容,市場對反映新時代、新生活的新內(nei) 容、新影片產(chan) 生了大量需求。創造力旺盛的青年電影人思維活躍、觀察入微,對新時代人們(men) 的生活和情感有著敏銳的捕捉能力和創新的表達能力。他們(men) 的作品中流露的情感內(nei) 核往往與(yu) 主流觀眾(zhong) 的審美趣味和情感需求產(chan) 生強大的共鳴。從(cong) 一定程度上說,青年電影人不但是中國電影的創新力量,也推動著中國電影的不斷進步。
尹鴻表示,參與(yu) 金雞獎評選的專(zhuan) 家評委在將票房作為(wei) 參考的同時,更看重電影創作的完成度,更加注重影片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的統一。這意味著獲得金雞獎各項榮譽的影片和創作者,既要經得住市場的考驗,更要經得起專(zhuan) 業(ye) 的檢驗。由此看來,本屆中國電影金雞獎呈現出的幾大特點,代表著中國電影一段時間以來的發展成果,也預示著中國電影下一階段的發展前景。在這些新成就、新現象、新突破麵前,我們(men) 有理由對中國電影的發展滿懷期待。(劉 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