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中國航天博物館開館 可沉浸式體驗火箭發射現場

發布時間:2022-11-17 10:46:00來源: 新華社

  實物展出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dong) 方紅一號”的備份星、神舟四號飛船返回艙和降落主傘(san) 、嫦娥五號月球樣品;全新打造長征五號運載火箭轉運發射模擬平台、中國空間站VR漫遊係統……11月16日,中國航天博物館正式開館,首次全係統展示中國航天全貌、全方位展示航天曆史與(yu) 成就,為(wei) 公眾(zhong) 提供感受航天技術及文化的平台。

  中國航天博物館前身為(wei) 中華航天博物館,於(yu) 1992年建成開放,坐落在中國航天的發祥地——位於(yu) 北京東(dong) 高地地區的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內(nei) ,是國內(nei) 成立最早、亞(ya) 洲地區最大的航天科技大型專(zhuan) 業(ye) 展館。博物館旨在展示我國航天科技成就、傳(chuan) 播航天精神文化、開展愛國主義(yi) 教育。

  自今年7月份起,中國航天博物館啟動了展廳升級改造工程,全麵係統梳理了中國航天發展曆程及取得的成就,展陳內(nei) 容包括中國航天曆史和精神、導彈武器、運載火箭、人造衛星、載人航天、深空探測、航天人物、未來展望、天問書(shu) 苑、多功能廳十大板塊。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航天博物館還以沙盤的形式,搭建了長征五號運載火箭轉運發射模擬平台,配合大屏演示長五火箭出廠、轉運、發射各個(ge) 環節,使觀眾(zhong) 能沉浸式體(ti) 驗火箭發射現場,感受發射帶來的震撼。此外,館內(nei) 還設置了航天服及數字交互係統、中國空間站VR漫遊係統以及太空生活展,觀眾(zhong) 可近距離體(ti) 驗航天員的工作服、睡袋等生活用品。未來,觀眾(zhong) 可通過網絡方式預約參觀。

  “在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成立65周年之際,中國航天博物館正式開館,意義(yi) 非凡。”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航天博物館館長薑傑表示,60多年來,中國航天在黨(dang) 中央堅強領導下,從(cong) 無到有、由弱向強,不斷向前發展,取得了舉(ju) 世矚目的成就。中國航天博物館作為(wei) 航天係統唯一的國家級專(zhuan) 業(ye) 博物館,將係統展示我國航天科技成就、傳(chuan) 播航天精神文化。(記者胡喆)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