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甘肅張掖:譜寫綠色發展新篇章

發布時間:2022-11-17 10:46: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初秋時節,祁連山下水草豐(feng) 茂,有著“亞(ya) 洲第一馬場”美譽的甘肅張掖山丹馬場牧草茂盛、馬壯牛肥。

  祁連山北麓肥美的高原牧場、自然的放牧養(yang) 殖,成就了山丹馬場畜產(chan) 品高蛋白、低脂肪、無汙染的優(you) 良品質,形成了以犛牛、藏羊養(yang) 殖為(wei) 主,馬牛羊驢並舉(ju) 的牧業(ye) 格局。目前,山丹馬場共存欄馬428匹、牛7612頭、羊22785隻、驢560頭、馬鹿65頭。

  除傳(chuan) 統養(yang) 殖業(ye) 外,山丹馬場還大力發展規模種植業(ye) ,現有46.06萬(wan) 畝(mu) 耕地從(cong) 種到收實現全程機械化作業(ye) ,規模化、集約化經營特點明顯。

  “以前主要種植油菜籽、啤酒大麥、青稞。近幾年,青割燕麥草和脫毒馬鈴薯種薯繁育成為(wei) 種植業(ye) 結構調整新亮點。”山丹馬場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目前馬場正重點培育脫毒馬鈴薯種薯繁育、青割燕麥草種植、高效節水三大基地,向綠色高質量發展要效益。

  近年來,按照在保護好祁連山生態前提下,將山丹馬場建設成為(wei) 綠色生態農(nong) 業(ye) 轉型發展示範區、國家優(you) 質馬種質資源培育養(yang) 護基地、“牧馬人”精神文旅協同發展傳(chuan) 承基地的功能定位,山丹馬場全麵貫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推動生態效益、社會(hui) 效益、經濟效益同步提高,綠色發展進入新階段。

  在張掖市甘州區的神農(nong) 菇業(ye) 戈壁食用菌產(chan) 業(ye) 園,新品鹿茸菇已成熟上市,企業(ye) 車間內(nei) ,工人們(men) 正加緊采收、分揀、烘幹、包裝,菇房裏一層層、一排排的海鮮菇茁壯生長,暢銷西北,遠銷全國。

  這裏曾經是一片戈壁灘。2018年,甘州區從(cong) 福建引進神農(nong) 菇業(ye) 公司,建成日產(chan) 40噸食用菌瓶栽自動化生產(chan) 線、廢料循環利用中心等,形成基礎設施完備、設施裝備先進、科技支撐水平高、綜合生產(chan) 能力強、生態環境友好、產(chan) 品特色鮮明的食用菌產(chan) 業(ye) 發展新格局。

  “我們(men) 采用國內(nei) 最先進的自動化瓶栽技術,充分利用了當地豐(feng) 富的玉米秸稈、玉米芯等農(nong) 副產(chan) 品為(wei) 主要原料,使農(nong) 業(ye) 廢棄物‘變廢為(wei) 寶’。食用菌生產(chan) 後的廢菌渣製成有機肥,用於(yu) 提高土壤質量,改良土壤肥力,或作為(wei) 牛羊養(yang) 殖飼料,實現了種、養(yang) 、菌三元雙向的循環農(nong) 業(ye) 高質量發展模式。”神農(nong) 珍稀菇業(ye) 有限公司負責人劉利表示。

  2021年,該公司銷售收入9200萬(wan) 元,純利潤達到900萬(wan) 元,主營產(chan) 品“神農(nong) 白雪”“兆豐(feng) 精靈”“祥川”品牌海鮮菇、鹿茸菇等珍稀菇類,不僅(jin) 為(wei) 企業(ye) 帶來了財富、社會(hui) 價(jia) 值,也為(wei) 調整優(you) 化甘州區戈壁農(nong) 業(ye) 結構,進一步鞏固脫貧攻堅成效作出了積極貢獻。

  做戈壁文章,謀綠色發展。據了解,2022年,張掖市甘州區將累計發展戈壁農(nong) 業(ye) 3萬(wan) 畝(mu) ,形成0.3萬(wan) 畝(mu) 食用菌、1.7萬(wan) 畝(mu) 設施蔬菜、1萬(wan) 畝(mu) 設施林果的戈壁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格局,力爭(zheng) 建成富有競爭(zheng) 力的“菜籃子”產(chan) 品生產(chan) 供應基地。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馬富春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