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中心刷新“綠色標準”
從(cong) 北京出發,沿京昆高速一路向西南行駛200多公裏,抵達山西靈丘縣。平坦開闊處,一片超30萬(wan) 平方米的建築群拔地而起,機房內(nei) 上萬(wan) 架整齊排列的高密度機櫃正有序運行,依托算力的實時調度,千裏之外的用戶得以流暢觀看視頻。
這裏是秦淮數據環首都·太行山能源信息技術產(chan) 業(ye) 基地,其不僅(jin) 是目前國內(nei) 功率密度最高、規模最大的智能計算數據中心集群之一,更憑借數百項自研節能技術的成功應用,入選2020年度國家綠色數據中心。相對於(yu) 傳(chuan) 統數據中心,綠色數據中心具有資源消耗少、能源利用率高、運維水平強等特點。
隨著我國數據中心規模和能耗總量不斷壯大,數據中心綠色發展已成為(wei) 工業(ye) 綠色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我國積極推進數據中心能效提升,先後創建3批次共153家國家綠色數據中心,綠色低碳轉型升級取得積極成效。”工信部節能與(yu) 綜合利用司有關(guan) 負責人介紹。
數據中心能效水平持續提升。2021年度國家綠色數據中心電能利用效率(PUE)平均值已降低至1.3。其中,環首都·太行山能源信息技術產(chan) 業(ye) 基地、數據港—阿裏巴巴張北中都草原數據中心等數據中心年均PUE已低於(yu) 1.2,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有效帶動行業(ye) 持續提升能效水平。目前,全國規劃在建的大型以上數據中心平均設計電能利用效率已降至1.3。
能源利用綠色轉型步伐加快。通過市場化綠色電力交易、因地製宜建設分布式可再生能源電站等方式,國家綠色數據中心可再生能源電力平均利用率由2018年的15%提升至目前的30%以上。在靈丘縣,環首都·太行山能源信息技術產(chan) 業(ye) 基地采用當地發配電企業(ye) 、儲(chu) 能電站和秦淮數據三方約定“基地直供電”模式,實現100%綠色電力應用。在江蘇儀(yi) 征,騰訊儀(yi) 征東(dong) 升雲(yun) 計算數據中心在機房屋頂建設分布式光伏發電係統,總裝機容量約1.3萬(wan) 千瓦,年均消納可再生能源電力超過1210萬(wan) 千瓦時。
作為(wei) 數據處理所需算力的載體(ti) ,數據中心已成為(wei) 支撐數字化轉型發展的關(guan) 鍵基礎設施。為(wei) 進一步引導我國數據中心高效、低碳、集約、循環發展,近日,工信部會(hui) 同國家發改委等部門啟動2022年度國家綠色數據中心推薦工作,擬在生產(chan) 製造、電信、互聯網、公共機構等數據中心重點應用領域,遴選一批能效水平高且綠色低碳、布局合理、技術先進、管理完善、代表性強的國家綠色數據中心。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國家綠色數據中心評價(jia) 指標體(ti) 係進行了較大調整,在現有數據中心行業(ye) 綠色發展水平基礎上,為(wei) 未來一段時間數據中心綠色發展提供了具體(ti) 路徑。
在能源利用方麵,進一步提高對電能利用效率評價(jia) 基準的同時,大幅引導數據中心提高可再生能源電力利用水平。應用可再生能源電力已成為(wei) 綠色數據中心的一個(ge) 重要標誌。
在算力能效方麵,不僅(jin) 將數據中心信息設備的能效管理納入評價(jia) 要求,還鼓勵利用智能化管控手段實現算力設施與(yu) 數據中心基礎設施進行聯動節能。
在科學布局方麵,鼓勵在風光資源富集、氣候適宜的地區布局建設,鼓勵在已批複國家樞紐節點內(nei) 建設,鼓勵集約建設。科學布局和集約發展已成為(wei) 數據中心綠色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不少數據中心企業(ye) 正在“東(dong) 數西算”工程八大節點十大集群地區加快布局建設。
根據《“十四五”信息通信行業(ye) 發展規劃》,預計“十四五”期間,數據中心算力年均增幅將達27%,數據中心規模仍將保持較快增長,其能源利用規模也將相應增加。
“PUE的改善具有邊際遞減特點,是數據中心綠色發展的起點,但不是終點。”中國電子學會(hui) 秘書(shu) 長陳英表示,此次調整體(ti) 現了數據中心綠色發展的最新引導方向和工作重點,將更好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