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琴下棋 AI陪練管用否 專家:琴音識別技術還不成熟
“AI在音樂(le) 培訓的陪練目前使用得最廣泛,我們(men) 這邊將近一半的學生使用AI陪練。”市內(nei) 一家藝術培訓機構的負責人黎韜告訴記者,隨著“雙減”的推進,關(guan) 於(yu) 音樂(le) 、棋類等藝術行業(ye) 的培訓熱度明顯升溫。如在鋼琴培訓中,AI陪練已經被廣泛使用。通過AI陪練,學生在練琴時可以及時知道自己彈錯的音節部分,大大提高練琴效率,而家長也不用擔心自己不懂彈琴無法陪孩子練琴了。
記者調查發現,不隻是鋼琴學習(xi) ,在古箏等音樂(le) 訓練以及圍棋、象棋等棋類訓練中,AI陪練都在逐漸成為(wei) 學生和家長的好幫手。但也有教師表示,AI陪練在方便之餘(yu) 也有不足,無法對學生技巧層麵以外的表現進行評價(jia) ;專(zhuan) 家則表示,目前的琴音識別技術還不夠成熟,未來需要和圖像識別技術相結合。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ti) 記者 肖歡歡(除署名外)
藝術培訓機構:
AI陪練“事半功倍” 但還不能完全替代教師
黎韜說,在藝術類培訓中份額最大的是鋼琴培訓,學鋼琴的孩子越來越多,但鋼琴老師卻沒那麽(me) 多,通過AI陪練可以解決(jue) 學琴者練琴時沒有老師指導效果較差的問題。
他介紹,在鋼琴教學的過程中,有的學生經常出現錯音、錯拍或者彈奏不熟練的情況。那麽(me) ,在上課時教師在教學時就要花大量時間來糾正這些錯誤,從(cong) 教學變成了陪練,影響教學進度。
黎韜說,練琴軟件基本上分為(wei) 三種:第一種是教師與(yu) 學生以在線互動的方式進行指導教學,第二種是學生在平時練琴的過程中可以通過AI軟件來檢測自己彈得是否正確,第三種則是AI智能教學。對於(yu) 家長或學生來說,通過AI陪練,學生能在鋼琴課堂中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受到家長歡迎。
學生都使用AI陪練了,那鋼琴教師豈不是失去了“用武之地”?黎韜笑著說:“AI陪練對鋼琴老師來說隻是輔助教學的工具。AI雖然可以派上大用場,但還不能完全替代鋼琴老師的作用。比如學生的折指、手形垮、不唱譜等習(xi) 慣以及樂(le) 感的培養(yang) ,都是需要老師線下指導來實現。”
在另一家藝術培訓機構,學生們(men) 在練習(xi) 圍棋的過程中也開始使用AI陪練。該機構的圍棋教師李俊告訴記者,AI數據庫使學生們(men) 能夠快速瀏覽數百萬(wan) 個(ge) 圍棋對戰開局,對於(yu) 初學者來說很容易上手。“學好圍棋找到陪練非常關(guan) 鍵,隻有找到級別差不多的選手,讓孩子多練,才能找到下棋的樂(le) 趣。”
軟件研發團隊:
AI陪練成本更低 解決(jue) 技術層麵痛點
目前,市麵上有好幾款AI智能陪練軟件受到家長和孩子們(men) 的歡迎。某音樂(le) 科技公司CEO葉濱告訴記者,AI技術在孩子練琴過程中解決(jue) 的是技術層麵和標準化的問題,而這也是用戶最大的痛點。“鋼琴三分學、七分練,要學習(xi) 鋼琴,技術本身挑戰最大。把基本的音符彈對、把節奏彈對,這些技術層麵的問題最適合用AI來解決(jue) ,這恰恰是AI陪練的優(you) 勢。”
葉濱說,AI陪練對鋼琴學習(xi) 者來說是遊戲化體(ti) 驗,而對琴童家長來說則是數據化展示。AI陪練具有實時糾錯功能,識別錯音、錯節奏的精準度遠高於(yu) 人耳;同時,AI陪練讓孩子學琴時間更自由,也可以告別枯燥的練琴方法,讓孩子感受到練琴的趣味性。“比如,孩子彈了一小時的鋼琴,AI陪練的整個(ge) 過程均可以實現數據化:孩子彈了哪幾首曲子、練琴時長、彈奏問題在哪裏,這些數據可以解決(jue) 家長無法指導、監督孩子日常練琴的問題,同時幫孩子更有興(xing) 趣、更高效地彈琴。”
如今,已有百萬(wan) 琴童使用過該公司的陪練軟件,通過對用戶習(xi) 慣進行追蹤發現,琴童每天使用AI陪練的平均時間為(wei) 40分鍾,每周平均使用頻率達到4次。相比以往真人指導學生陪練的模式,這種AI陪練模式成本更低,一年隻用2000多元。
“實際上,不隻是中國的3000萬(wan) 琴童,任何想學鋼琴的人,包括成年人、老年人都可以使用AI陪練。”對於(yu) AI陪練軟件的市場前景,葉濱信心滿滿。
據了解,不隻是鋼琴,AI陪練如今還在向其他音樂(le) 科目拓展。像某軟件就在鋼琴智能陪練的模式下增加了古箏的AI陪練。
家長:
AI自動糾錯、提示 以後陪練不再怕“睜眼瞎”
陳女士10歲的女兒(er) 小菲練鋼琴有5年時間了,這些年為(wei) 了孩子學琴,陳女士沒少費心思,每次上鋼琴課光是通勤就要花一個(ge) 半小時。最近看到其他同學使用了AI陪練軟件,小菲也嚐試使用。陳女士表示,自己不懂鋼琴,所以希望AI陪練能幫上孩子。
記者看到,這款AI陪練軟件包含了各種各樣的樂(le) 譜,學生找到練琴所要用到的曲譜後,就可以根據老師的安排開始練琴,裏麵包含了左右手的分手練習(xi) 、分樂(le) 句練習(xi) 、分段練習(xi) 以及全曲測評等,學生可以針對自己不熟練的區域進行加強練習(xi) ,而AI可以對學生彈奏的地方進行音頻分析,將錯音用紅色進行區分提示;同樣,節奏錯誤的地方以及速度不一致的地方AI都會(hui) 逐一進行標注。
陳女士表示,有了AI智能陪練後,女兒(er) 每天能練習(xi) 2個(ge) 小時,而據鋼琴老師反映,小菲此前的錯音情況有了很大好轉,一個(ge) 月大概可以少上3節線下練習(xi) 課。“有了AI,不會(hui) 彈鋼琴的琴童家長也不怕當‘睜眼瞎’了。”
家長毛女士介紹,自己兒(er) 子今年9歲,學圍棋4年了,但家中其他人不會(hui) 下圍棋。今年2月,在老師推薦下她給孩子嚐試了一款帶智能棋盤的AI陪練係統。據介紹,這種陪練係統由智能電子棋盤和AI係統組成。智能棋盤通過電子標識的方法,學生每準備走一步,棋盤上對應位置就會(hui) 有白燈亮起,提示陪練者下一步該怎麽(me) 走;而每走一步,棋盤上都會(hui) 亮起一種顏色燈來評價(jia) 質量。例如綠色就是較好的一步棋,紅色則是一步臭棋,黃色則表示質量一般。“相當於(yu) 給孩子找了一個(ge) 級別差不多的對手,這樣我就算零基礎也能陪孩子練習(xi) 了。”毛女士說,AI陪練對孩子幫助很大,近期,她兒(er) 子已經通過了圍棋業(ye) 餘(yu) 二段定級。
教師:
AI陪練有助教學 但也要提防“揠苗助長”
圍棋教師李俊告訴記者,AI陪練把智能AI算法係統集成到真實棋盤上,既讓孩子們(men) 有實體(ti) 棋盤的真實對戰感,也可以讓初學者有效提升圍棋水平。他認為(wei) ,複盤拆棋在圍棋學習(xi) 中十分重要,目的是總結和修正下棋中的失誤。但對於(yu) 學生來說,一盤棋可能有200多手,基本上不可能做到複盤;而AI陪練結束後,係統會(hui) 出一個(ge) 評測報告,並將學生在棋局中哪幾步出現明顯失誤進行標注,並給出正確走法。
鋼琴教師馮(feng) 蕾則告訴記者:“鋼琴需要在課後大量訓練,但老師每節課的教學時間隻有45分鍾,如果家長不懂鋼琴,對於(yu) 學生練習(xi) 時有沒有彈錯音,哪個(ge) 地方有錯漏都無法把握,在沒有老師指導時,學生練琴的效果就會(hui) 比較差。而有了AI陪練軟件,學生可以隨時練琴,還能將自己與(yu) 老師的賬號綁定在一起,學生的每日練琴情況,老師可以在後台數據中查看。”
馮(feng) 蕾表示,學生通過AI陪練可以在練琴過程中對錯誤進行實時校正,大大提高了練琴效率,也能保障教師後續鋼琴課的質量。“有AI陪練幫忙,老師可以將更多時間用在樂(le) 曲細節的處理,音樂(le) 感情的表達等方麵。”但馮(feng) 蕾也表示,AI陪練對鋼琴教師來說也是一種壓力,作為(wei) 鋼琴教師必須不斷提升自身教學水平,才不會(hui) 被AI比下去。
不過,AI陪練也有負麵作用。李俊表示,AI提示的圍棋走法可能會(hui) 和老師平時教學中的常規走法相衝(chong) 突,讓學生不知所措。“比如說,對於(yu) 圍棋業(ye) 餘(yu) 10級的孩子,在練棋的時候,AI會(hui) 走出一手妙招,孩子就會(hui) 跟著一起應招,但至於(yu) 這一步為(wei) 什麽(me) 要走這裏,孩子卻不能理解。如果在基礎還不牢固的時候完全依賴AI陪練,可能會(hui) 揠苗助長,對孩子進步不利。”
馮(feng) 蕾也表示,AI陪練雖然可幫助孩子低成本練琴,但還有一些不足需要改進。首先,鋼琴學習(xi) 除了將基本的音準節奏演奏正確,也對學生在音樂(le) 形象,音樂(le) 表現力方麵有所要求,而AI無法對孩子在音色、音樂(le) 表現力等方麵的表現進行評價(jia) ;同時,AI陪練靠識別能力能指出學生的哪些音符彈錯了,但還沒辦法分析學生為(wei) 什麽(me) 會(hui) 彈錯,需要學生自己去摸索,這樣很難為(wei) 學生建立正確的彈奏習(xi) 慣和練習(xi) 方法。“由於(yu) 每個(ge) 學生錯的方式不一樣,糾正並教會(hui) 孩子正確的彈奏方法還需要老師參與(yu) 。”
此外也有不少琴童家長反饋,一些AI陪練軟件操作便捷性較差,使用時孩子要在屏幕裏來回地點來點去,導致練琴時很難保持長期高效專(zhuan) 注。
人工智能研究專(zhuan) 家:
AI陪練精確度還較低 未來需將圖像和琴音識別係統同步耦合
廣東(dong) 某高校長期從(cong) 事算法科學和人工智能研究的高級工程師劉偉(wei) (化名)對此表示,在線AI陪練行業(ye) 發展至今也不過5年時間,是典型的新興(xing) 行業(ye) ,在算法上還遠遠算不上成熟,不論是精確糾錯還是智能化水平,都還有很多不足。“在線陪練畢竟是一個(ge) 新興(xing) 行業(ye) ,數據量有限,曲庫資源有限,當學生需要練習(xi) 曲庫以外的曲目時,AI陪練模式就無法滿足學生的練琴需求了。”
他認為(wei) ,機器無法完全取代人,僅(jin) 憑AI無法對音樂(le) 的感情做出判斷,難以對孩子在技巧層麵以外給予支持。這樣的鋼琴陪練模式無法滿足學生對音樂(le) 學習(xi) 的全部需求。“鋼琴演奏不隻是把音彈準了就合格了,還有學生的指法、情感表達、音樂(le) 表現力等,這些需要通過圖像識別技術來協助,單靠琴音識別是不完整的。”
劉偉(wei) 表示,現在AI陪練的琴音識別技術還不成熟,雖然很多AI陪練軟件表示已經可以實現精準糾錯,但實際上在核心算法上並沒有實現質的突破,AI陪練的精確程度還較低,不能達到“琴音解析”的程度。他舉(ju) 例說,學生的某個(ge) 音彈得不準,具體(ti) 是多大比例不準AI現在還說不清,“是什麽(me) 原因導致不準,是手指折指,還是前後音連貫性不夠,現在AI也無法給出答案。”
劉偉(wei) 認為(wei) ,現在的琴音識別技術還遠遠滿足不了需求,必須同步將圖像識別和琴音識別技術結合起來,通過技術和技藝兩(liang) 個(ge) 模態的耦合來對表演者的表現作出評價(jia) ,方能做到實時、精準糾錯。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國家大劇院攜手上海歌劇院、陝西大劇院聯合製作普契尼名劇《托斯卡》將演
- 壯族香囊“麽乜”工藝幾近失傳 “扁擔姐”複興
- 馭勢而行、聆聽呼聲:奔馳部分純電車型調價,加碼品牌競爭力
- 斯諾克英錦賽:周躍龍止步16強 丁俊暉如進八強將戰奧沙利文
- 神舟十四號乘組進行第三次出艙活動 航天員陳冬已出艙
- 國家主席習近平當地時間17日上午離開印度尼西亞巴厘島,赴泰國曼穀出席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九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並對泰國進行訪問
- 科技工作者“僑見”上海:汲取精神力量 創新賦能發展
- 展出文物與官網圖片不符 南博致歉:確有兩件相似文物
- 專家解讀:神舟十四號乘組第三次出艙活動有何新特點
- 進一步提升防控的科學性、精準性——二十條優化措施熱點問答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