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質豐裕了,為什麽仍然強調青年“能吃苦”
本世紀以來,黨(dang) 的全國代表大會(hui) 報告的收尾處,專(zhuan) 門設置一個(ge) 寄語青年的段落,始於(yu) 2012年。
在黨(dang) 的十八大報告的倒數第三段,號召廣大青年“永遠熱愛我們(men) 偉(wei) 大的祖國,永遠熱愛我們(men) 偉(wei) 大的人民,永遠熱愛我們(men) 偉(wei) 大的中華民族,在投身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偉(wei) 大事業(ye) 中,讓青春煥發出絢麗(li) 的光彩”。
在黨(dang) 的十九大報告的倒數第二段,號召青年一代“堅定理想信念,誌存高遠,腳踏實地,勇做時代的弄潮兒(er) ,在實現中國夢的生動實踐中放飛青春夢想,在為(wei) 人民利益的不懈奮鬥中書(shu) 寫(xie) 人生華章”。
在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的倒數第二段,呼籲全黨(dang) “要把青年工作作為(wei) 戰略性工作來抓”“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熱心人、青年群眾(zhong) 的引路人”,號召廣大青年“懷抱夢想又腳踏實地,敢想敢為(wei) 又善作善成,立誌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鬥的新時代好青年”。
10年倏忽而過,教育工作者麵對的青年也從(cong) 90後轉變為(wei) 00後。這是伴隨著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經濟高速發展進程中成長起來的一代青年。整體(ti) 而言,他們(men) 成長於(yu) 較80後、90後遠為(wei) 優(you) 越的時代背景和家庭環境之中。那麽(me) ,為(wei) 什麽(me) 在物質生活已很豐(feng) 裕的今天,仍然強調當代青年要“能吃苦”呢?
在時下對青年談吃苦,並不是一個(ge) “討喜”的行為(wei) 。艱難困苦,玉汝於(yu) 成。美是艱難的,優(you) 秀來自苦難。這種苦,不是沒有困難創造困難也要折磨自己的自虐,而往往是沒事的時候居安思危,大事臨(lin) 頭不怕事,是麵對挑戰保持定力、不怕鬼、不信邪、不怕壓,是麵對未來的各種不確定性和風險做好應對的充分思想準備,是孟子的“天將降大任於(yu) 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是鄧小平晚年回答女兒(er) “長征時你在幹什麽(me) ”時的三個(ge) 字——“跟著走”,是海明威的名句“一個(ge) 人並不是生來要給打敗的,你盡可以把他消滅掉,可就是打不敗他”。
我們(men) 當然不能謳歌和美化苦難,特別是人為(wei) 製造的苦難。但人生絕非坦途,麵對挫折,就必須接得住、挺得起、壓不垮。
我們(men) 正身處劇烈變化的時代。加速演進的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起源於(yu) 2019年的這場世紀疫情,都在很多方麵重塑了世界經濟與(yu) 政治結構。挑戰與(yu) 應戰,是文明變遷的主線。應對巨變,有時需要穩住陣腳,不變應萬(wan) 變;有時需要主動作為(wei) ,敢為(wei) 天下先。困局之中堅定信念之下的冷靜觀察、隱忍等待,從(cong) 來不是一種怯懦。尼采曾以駱駝、獅子、嬰兒(er) 比喻人類的“精神三變”,從(cong) 被動適應、忍辱負重、竹杖芒鞋輕勝馬,到主動擔當、舍我其誰、一蓑煙雨任平生。
山雨欲來,無能狂怒從(cong) 來無補於(yu) 事;變局時刻,沉著應對方可自助助人。唯有錘煉應變的智慧和勇氣,才能在傳(chuan) 統的邊際上持續創新。存在先於(yu) 本質。當代青年將度過怎樣的青春、有怎樣的活法、成為(wei) 怎樣的人,他人無從(cong) 規定,全靠實踐作答。不要做精致利己、自我中心、失去同理心的人,不要做掩耳盜鈴、故步自封、裝在套子裏的人。要反脆弱,要有定力,要看長遠,要敢應戰。在未來充滿不確定性的人生道路上,應當永遠記得最初的夢想、心中的堅守,保持奮進的姿態。
太陽照常升起,未來充滿挑戰,但文明的箭頭一往無前,偉(wei) 大的事業(ye) 不可逆轉,我們(men) 必須相信未來,走向未來。未來屬於(yu) 青年,青年興(xing) 則國家興(xing) ,青年強則國家強。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論黨(dang) 的青年工作》一書(shu) 中特別叮囑青年工作者、教育工作者,要加強對青年的政治引領,引導廣大青年保持戰略定力和堅定信念,不能順利時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一遇到挫折就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事非經過不知難。改革開放與(yu) 中國式現代化的航船,正在穿過一個(ge) 個(ge) 激流險灘後,輕舟已過萬(wan) 重山。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絕不可能在敲鑼打鼓、輕輕鬆鬆中實現,我們(men) 已經進入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並存、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的全新時期,必須做好準備,經受風高浪急甚至驚濤駭浪的重大考驗。向年輕人提倡“自找苦吃”的要義(yi) ,恰在於(yu) 磨礪思想以應對挑戰。這是一代代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吃苦在前、享受在後”“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的應有之義(yi) ,也是新時代好青年經由踏實埋頭苦幹、矢誌艱苦奮鬥譜寫(xie) 新征程上青春之歌的必然要求。
曹東(dong) 勃(上海財經大學黨(dang) 委組織部副部長、教授)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