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我國社會組織增速下降,打擊整治非法社會組織顯成效
中國青年網北京11月17日電(記者 楊月)日前,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大學與(yu) 社會(hui) 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發布了《社會(hui) 組織藍皮書(shu) :中國社會(hui) 組織報告(2022)》。藍皮書(shu) 指出,根據2022年《中國民政統計年鑒》統計數據,截至2021年底,全國社會(hui) 組織總量為(wei) 901870個(ge) ,與(yu) 2020年的894162個(ge) 相比,增長了7708個(ge) ,增速為(wei) 0.86%,相比2020年的增速下降了2.35個(ge) 百分點,為(wei) 2008年以來的最低增速。
究其原因,藍皮書(shu) 認為(wei) ,相關(guan) 規定的出台為(wei) 各地嚴(yan) 格規範社會(hui) 組織行為(wei) 、打擊整治非法社會(hui) 組織、清理“僵屍型”社會(hui) 組織提供了指導,新冠肺炎疫情也對社會(hui) 組織的發展產(chan) 生了一定影響。同時,課題組發現,社會(hui) 組織的行業(ye) 得到了進一步豐(feng) 富,教育、社會(hui) 服務兩(liang) 領域的社會(hui) 組織數量占總量的近一半。
藍皮書(shu) 指出,從(cong) 2021年來我國慈善組織發展的狀況來看,慈善組織在數量增長、對慈善事業(ye) 的貢獻等方麵均有明顯的進步,慈善組織在疫情中也發揮了較為(wei) 重要的作用,未來還需在“堅持黨(dang) 建引領發展”等方麵進行優(you) 化和完善。此外,報告建議,推動慈善組織的高速、高質量及區域協調發展。慈善組織增速放緩,加之區域內(nei) 及區域間發展不平衡,都一定程度上限製了慈善組織的發展,影響了慈善組織的作用發揮。一方麵,要進一步完善《慈善法》,促進《慈善法》有效實施,吸引社會(hui) 組織進行申請認定,促進慈善組織數量增長;另一方麵,要加強政策引導和政策激勵,保持東(dong) 部地區慈善組織總量快速增長趨勢,激勵中西部地區慈善組織快速發展。立足國家重大戰略發展區域,發揮政策優(you) 勢,促進區域內(nei) 慈善組織協調發展。
報告還建議,加強慈善組織人才隊伍建設,為(wei) 慈善組織提供高質量服務提供基礎。一方麵,有必要加強對慈善組織內(nei) 員工的培訓,提高慈善組織內(nei) 員工的專(zhuan) 業(ye) 精神和整體(ti) 素質。提高專(zhuan) 業(ye) 社會(hui) 工作者和助理社會(hui) 工作者在員工中的比例,提高大專(zhuan) 及以上學曆員工的比例,優(you) 化慈善組織內(nei) 部員工結構。另一方麵,為(wei) 專(zhuan) 業(ye) 人才提供良好的職業(ye) 生涯發展環境,建立完善的獎懲製度和管理製度,同時提高慈善組織從(cong) 業(ye) 人員福利待遇和社會(hui) 地位,吸引高素質專(zhuan) 業(ye) 人才,推動慈善組織高質量發展。
最後,建議著重提高慈善組織公信力,一方麵,建立慈善組織內(nei) 外部監督機製。完善慈善組織相關(guan) 政策,優(you) 化慈善組織監管製度,進一步推進慈善組織的法治化進程,同時建立慈善組織外部輿論監督機製,規範慈善組織行為(wei) 。另一方麵,慈善組織自身也應注重服務的公開性和透明性,提高服務的針對性和有效性,以此打造慈善組織良好形象,提高慈善組織公信力,推動慈善組織高質量發展。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