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奧密克戎康複者還有傳染性嗎? 專家:康複者基本不具備傳染性

發布時間:2022-12-01 16:53:00來源: 廣州日報

  從(cong) 原始毒株到奧密克戎,新冠病毒在不斷變異,臨(lin) 床表現也出現了新的變化。廣大市民應用理性的態度看待病毒的變異和臨(lin) 床表現的變化,科學防控,理性應對,無需恐懼。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ti) 記者任珊珊 通訊員周晉安)11月30日,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崇雨田教授介紹,近期有大批新冠康複者出院,康複者基本不具備傳(chuan) 染性。

  無症狀感染者出院:“居家健康監測”

  依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對出艙標準的要求,無症狀感染者在方艙醫院進行7天集中隔離醫學觀察,期間第6天和第7天采集鼻咽拭子各開展一次核酸檢測(采樣時間至少間隔24小時),如兩(liang) 次核酸檢測N基因和ORF基因Ct值均≥35(熒光定量PCR 檢測方法,界限值為(wei) 40),或檢測陰性(熒光定量 PCR 檢測方法,界限值低於(yu) 35),可解除在方艙醫院的集中隔離醫學觀察。

  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集中隔離後,還需要進行7天居家健康監測。

  崇雨田表示,這樣的康複者已基本不具備傳(chuan) 染性,出院人員回家後,是“居家健康監測”,不是居家隔離,是可以跟家人一起生活的,但建議有條件的人盡量安排單人單間。

  “複陽”患者無傳(chuan) 染性:無回到社區致新發病例報告

  另一方麵,有部分Ct值剛好大於(yu) 等於(yu) 35而小於(yu) 40的康複者會(hui) 遇到困難:為(wei) 了避免漏掉社會(hui) 麵上未經治療的感染者,社區核酸篩查是按照Ct值大於(yu) 等於(yu) 40進行的,這部分康複者可能在社區篩查中被檢出陽性,也就是所謂的“複陽”。

  崇雨田表示,其實“複陽”患者同樣沒有傳(chuan) 染性,目前沒有其回到社區導致新發病例的報告,市民無需對“複陽”感到擔憂。為(wei) 了減少社區核酸篩查對所謂“複陽”病例的誤報,廣州要求從(cong) 方艙和定點收治醫院出院的康複人員在居家健康檢測的第4天、第7天接受上門的“單采單檢”。

  為(wei) 了減少大家的憂慮,方艙醫院嚴(yan) 格把握出艙、出院標準,不會(hui) 影響康複者出艙、出院後回歸社會(hui) 。

  崇雨田已與(yu) 奧密克戎毒株三次交手:此前他曾作為(wei) 領隊,率隊支援香港和海南省的抗疫工作。“和2020年的新冠原始毒株相比,奧密克戎傳(chuan) 播力強,致病力較弱,僅(jin) 局限在上呼吸道。”崇雨田介紹,從(cong) 臨(lin) 床上看,去年他率隊支援市八醫院時收治的一些新冠患者,在肺部CT檢查下可見“白肺”,具有較典型的新冠肺炎肺部症狀。

  而今年黃埔方艙收治的奧密克戎感染者中,有肺部改變者極少。該方艙從(cong) 10月30日開艙至今累計收治近4000名感染者,基本上沒有新冠病毒引發的重症,隻有2人入艙後肺部CT顯示改變,但具體(ti) 分析病情後發現其症狀並非由奧密克戎引起。

  從(cong) 該方艙轉出的病人不到50人,也並非重症,而是經醫生評估有一定風險的老人和小孩,根據廣州現行政策被優(you) 先轉送到治療條件更好的定點收治醫院或亞(ya) 定點醫院。

  高齡老人應盡快完成接種 無確鑿證據顯示引發後遺症

  “沒有接種疫苗者,老年人,有高血壓、糖尿病、腫瘤等基礎疾病的患者,感染後轉重症和死亡的風險高。”崇雨田呼籲市民尤其是高齡老人應該盡快去完成新冠疫苗兩(liang) 針以上的接種,以減少感染後病情加重的風險。

  崇雨田指出,感染新冠後,目前沒有確鑿的證據顯示會(hui) 引發後遺症。當然,人類對新冠病毒的認識還不夠深入,對康複者的觀察時間還不夠長,對於(yu) 這個(ge) 問題仍有待臨(lin) 床的進一步證實。從(cong) 原始毒株到奧密克戎,新冠病毒在不斷變異,臨(lin) 床表現也出現了新的變化。崇雨田呼籲廣大市民用理性的態度看待病毒的變異和臨(lin) 床表現的變化,科學防控,理性應對,無需恐懼。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