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新時代新征程新偉業丨把自主創新的勁頭帶到企業

發布時間:2022-12-05 16:39:00來源: 新華網

  新華社沈陽12月5日電 題:把自主創新的勁頭帶到企業(ye)

  新華社記者汪偉(wei) 、武江民

  臨(lin) 近大雪時節,地凍天寒,沈鼓集團數字化加工車間內(nei) 卻熱火朝天。一台台數控機床自動切削部件,發出嗡嗡聲響,十餘(yu) 名技術工人一邊調整編寫(xie) 加工程序,一邊等待黨(dang) 的二十大代表、集團副總工程師薑妍回到車間,向大家宣講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

  回到沈陽已一月有餘(yu) ,薑妍每天的日程都很滿,其中,深入車間一線,到學校、機關(guan) 事業(ye) 單位宣講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是她的一項重要任務。

  剛進車間,掌聲四起。大夥(huo) 圍攏上來,工人李鶴搶在第一個(ge) 提問:“妍姐,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有講我們(men) 乙烯壓縮機嗎?”“有提到車間裏的技術工人嗎?”

  “當然講了,‘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堅決(jue) 打贏關(guan) 鍵核心技術攻堅戰’,都說到咱們(men) 心坎裏。”薑妍的話語,讓大夥(huo) 兒(er) 感到振奮。

  近年來,沈鼓集團在有著“工業(ye) 心髒”之稱的壓縮機領域接連打破國際壟斷,實現了乙烯壓縮機組從(cong) 100萬(wan) 噸級、120萬(wan) 噸級到140萬(wan) 噸級的“三連跳”,如今正向150萬(wan) 噸級全力衝(chong) 鋒。

  技術革新離不開這群年輕人。36歲的沈鼓集團數控鏜工朱俊說,新產(chan) 品一個(ge) 又一個(ge) ,作為(wei) 一線工人都能深切體(ti) 會(hui) 到這一變化。“工作時忙生產(chan) ,閑時抓學習(xi) 。聽完妍姐的宣講,感覺自己的使命感、責任感和緊迫感更重了。”

  “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科技是第一生產(chan) 力”“深入實施科教興(xing) 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車間內(nei) ,薑妍把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中關(guan) 於(yu) 科技和創新的內(nei) 容一一道來,現場氣氛熱烈。

  在企業(ye) 和學校宣講現場,為(wei) 讓大家更好理解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薑妍用PPT清晰地展示宣講內(nei) 容:黨(dang) 的二十大基本情況、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中的金句、研讀報告後的感受和思考……薑妍一邊劃重點、細解讀,一邊結合自己的工作實際談理解、談感受、談打算。

  在中國沈陽人力資源服務產(chan) 業(ye) 園,近百名“80後”“90後”青年邊聽邊記,現場時而響起掌聲;在沈陽工學院,一群學生黨(dang) 員圍在薑妍身邊,交流“自主創新、技術報國”的理想和抱負,還有一些學生拿來小本子找薑妍簽名。

  望著一個(ge) 個(ge) 青年人的臉龐,薑妍越講越有勁。“一個(ge) 多月前,我現場聆聽了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從(cong) 事研發設計工作這麽(me) 多年,我深深感受到國家、社會(hui) 對科技創新的重視。”薑妍說。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作為(wei) 我國重要工業(ye) 基地,遼寧責無旁貸。今年前三季度,遼寧省高技術製造業(ye) 增加值同比增長18.7%,高技術服務業(ye) 投資增長35.6%。

  麵向未來,遼寧全省上下全麵貫徹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堅定不移走創新路,吃技術飯。

  近日,遼寧省工業(ye) 和信息化廳對外公布了《遼寧省優(you) 質中小企業(ye) 梯度培育管理實施細則(暫行)》,全麵推動提升中小企業(ye) 創新能力和專(zhuan) 業(ye) 化水平,走專(zhuan) 精特新發展道路。

  在沈陽,北部建設航空航天城、南部建設科技城……聚焦培育新動能,一係列新平台新載體(ti) 加速搭建。

  “自主創新的基礎愈發堅實,氛圍愈發濃厚。我們(men) 一線科技人員信心滿滿,將繼續攀登世界科技的更高峰,讓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在大國重器上閃耀!”薑妍說。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