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守護著莫莫格濕地,讓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每年10月上旬至11月下旬,吉林莫莫格濕地都會(hui) 迎來候鳥南遷的高峰期。每當這時,潘晟昱就會(hui) 帶著相機來到濕地,遠遠地拍下候鳥們(men) 美麗(li) 優(you) 雅的身姿。令他驚訝的是,今年來到濕地的候鳥的種類和數量特別多,“單是東(dong) 方白鸛(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就有2000多隻,相較於(yu) 往年的幾百隻,簡直是一個(ge) 奇觀。”潘晟昱說。
吉林莫莫格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科研科科長王波告訴記者,今年莫莫格濕地的白鶴遷徙停歇種群數量的日統計最高達4000隻,東(dong) 方白鸛遷徙停歇種群數量日統計最高2300餘(yu) 隻。除此之外,雁鴨類、鴴鷸類、鷗類、鷺類等鳥類也是這裏的常客。
莫莫格保護區位於(yu) 吉林省白城市鎮賚縣,是典型的濕地類型保護區。嫩江、洮兒(er) 河、二龍濤河的流經形成了7萬(wan) 餘(yu) 公頃適宜鶴鸛類等水鳥棲息的沼澤濕地,孕育和儲(chu) 藏著豐(feng) 富多樣的生物資源。1997年12月,莫莫格保護區經國務院批準晉升為(wei) 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潘晟昱是鎮賚縣本地人,因為(wei) 喜歡研究和拍攝候鳥,而有了“鳥叔”的外號。在中國青年報“溫暖一平方”直播間,潘晟昱興(xing) 致勃勃地向記者講述了他與(yu) 濕地和候鳥的故事。
潘晟昱介紹說,莫莫格濕地是全球最大的白鶴遷徙停歇地,全世界百分之八九十的白鶴都會(hui) 來到這裏度過春天和秋天。每年9月,成群的白鶴從(cong) 西伯利亞(ya) 南遷,途經莫莫格濕地,在這裏短暫地停歇。濕地有它們(men) 最需要的食物,它們(men) 在這裏補充能量,同時訓練當年新生的鳥寶寶飛行。等到11月下旬,天氣變冷,白鶴繼續南遷,飛往江西鄱陽湖。這是它們(men) 千百年來不變的習(xi) 性。
東(dong) 方白鸛和白鶴都是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比起白鶴,在鎮賚見到東(dong) 方白鸛就更加令人激動,“因為(wei) 野生東(dong) 方白鸛在全世界隻有1萬(wan) 隻左右,今年一下子見到2000多隻,有點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頻繁出現,這對我們(men) 來說是一個(ge) 鼓舞。”潘晟昱興(xing) 奮地說。
王波向記者介紹,莫莫格濕地是東(dong) 亞(ya) -澳大利西亞(ya) 候鳥遷徙通道上的重要停歇地,棲息著近300種鳥類,其中濕地水鳥120餘(yu) 種。以白鶴、東(dong) 方白鸛為(wei) 代表的珍稀水鳥及其賴以生存的濕地生態係統是莫莫格保護區的重點保護對象。保護區的工作內(nei) 容圍繞巡護管護、監測研究、濕地修複、宣傳(chuan) 教育等方麵開展。莫莫格保護區為(wei) 此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努力,吉林白城護飛隊的誌願者也參與(yu) 其中。
潘晟昱便是吉林白城護飛隊的隊長,拍攝候鳥已有20多年,對這些鳥兒(er) 有著深厚的感情。他說,在候鳥到來的那段時間,如果幾天沒有看到鳥兒(er) ,“心裏就覺得空蕩蕩的。哪怕不拿相機,隻拿望遠鏡遠遠地看到它們(men) 在濕地一切都好,就心滿意足了”。為(wei) 了進一步保護候鳥,潘晟昱自發組建了“吉林白城護飛隊”,發動誌願者們(men) 協助保護區的工作人員一起保護候鳥。
潘晟昱告訴記者,護飛隊的誌願者會(hui) 和保護區的工作人員一同巡邏,守護濕地,防止當地居民私自開荒種地或挖魚塘,同時勸說當地農(nong) 民不要開船進入濕地撒網捕魚,以免幹擾鳥兒(er) 覓食和休息,還要規勸前來濕地觀光的遊客和攝影愛好者科學觀鳥,要使用望遠鏡遠距離欣賞,不穿色彩鮮豔的衣服,以免使鳥兒(er) 受到驚嚇,更不要為(wei) 了拍攝好看的照片而轟趕鳥兒(er) 。防止盜獵分子非法捕鳥也是保護區工作人員和誌願者的一項重要的常態化工作。
平時,誌願者也會(hui) 協助保護區的工作人員在社區進行宣傳(chuan) 。“因為(wei) 很多人不了解候鳥保護的相關(guan) 法律知識,對鳥類的保護級別也不清楚。我們(men) 需要把最新的法律法規和相關(guan) 信息傳(chuan) 達給更多人。”潘晟昱說。
潘晟昱告訴記者,誌願者守護候鳥的工作始於(yu) 2005年。莫莫格保護區是吉林省最大的濕地,保護區裏居住著4萬(wan) 多當地居民,多以種地和捕魚為(wei) 生。秋季是莊稼成熟的季節,也是候鳥遷徙而至的高峰期。來到濕地的候鳥常常因啄食地裏的糧食而遭到當地居民的驅趕,在水中覓食或休息時也常常受到前來捕魚的居民的驚嚇。對此,護飛隊的誌願者們(men) 做了大量工作,勸說當地居民,給他們(men) 普及候鳥相關(guan) 知識,讓他們(men) 了解這些鳥兒(er) 的稀有和珍貴。一些居民在意識到保護候鳥的重要性之後,也加入到了保護候鳥的行列。
越來越多來自各行各業(ye) 的人陸續加入護飛隊的行動中,護飛隊的活動範圍逐漸擴大,保護候鳥的方式也更加豐(feng) 富。2018年春天,護飛隊獲得了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hui) 的授旗。潘晟昱說,如今生活好了,越來越多的人想要做一些對社會(hui) 有意義(yi) 的事,而保護濕地自然環境和候鳥是大家心中共同的願望。
在吉林莫莫格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局長薑力看來,保護濕地意義(yi) 重大。“濕地與(yu) 人類生存息息相關(guan) ,在維護生態平衡和社會(hui) 經濟發展方麵具有難以替代的價(jia) 值。濕地不但是野生動物重要的棲息地,也是周邊社區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物質基礎和環境資本,濕地在調節區域氣候、淨化水質、涵養(yang) 水源、防洪減災、提供淡水和水產(chan) 品及其他可利用資源方麵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薑力表示,濕地下一步的工作重點是針對不同物種的生態需求實施高質量生態修複,為(wei) 候鳥提供更適宜的棲息地,同時處理好原住民與(yu) 濕地的關(guan) 係。從(cong) “搶救性保護”到“在保護中發展”,探索濕地資源保護與(yu) 社區經濟發展協同共進的新途徑。“科學利用濕地資源,發展綠色生態產(chan) 業(ye) ,堅持生態文明建設和鄉(xiang) 村振興(xing) 相統一,堅持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未來我們(men) 還有很長的道路要走。”薑力說。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夏瑾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