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令之美·大雪丨7日大雪,坐看青竹變瓊枝
新華社天津12月6日電(記者周潤健)“仲冬景氣肅,碧草猶萋萋。”北京時間12月7日11時46分將迎來大雪節氣,標誌仲冬季節開始。此時節,天氣更加寒冷,零攝氏度以下的氣溫成為(wei) 我國北方地區常態。
海報製作:方金洋
天津民俗專(zhuan) 家、專(zhuan) 欄作家由國慶介紹,大雪和小雪、雨水、穀雨等節氣一樣,都是直接反映降水的一種概念。公曆每年12月6日至8日為(wei) 大雪之始,它是二十四節氣中第二十一個(ge) 節氣,也是入冬後的第三個(ge) 節氣。
“大雪”之名隻是比喻。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大雪,十一月節。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矣。”文意是說天氣更冷了,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時節更大,但並不表示此時段內(nei) 肯定會(hui) 下很大的雪。
海報製作:方金洋
“大雪與(yu) 小雪這兩(liang) 個(ge) 節氣均表示降雪的一種可能性,區別在於(yu) ,小雪時節由於(yu) 地表溫度還不夠低,即使下雪,也是隨下隨融;而大雪時節因為(wei) 地表溫度已足夠低,雪落地後不會(hui) 融化,往往越積越多。”由國慶說。
雪是冬天的使者,是水的化身,“天人寧許巧,剪水作花飛”,林間、沃野、江海……雪花落處,詩意陡升。
從(cong) 古至今,雪花飄飄總能勾起無盡情懷與(yu) 無限遐思。“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wan) 樹梨花開”寫(xie) 出了雪的氣勢;“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寫(xie) 出了雪的孤獨;“白雪欲求吟詠句,穿枝掠院演梅花”寫(xie) 出了雪的夢幻。
俗語道:“大雪醃肉。”按節令食俗,在南方,江浙等地一帶不少人家會(hui) 在此時節醃鹹肉、灌香腸等,掛在門口屋簷,也是迎接新年的一大標誌,正所謂“未曾過年,先肥屋簷”。晾曬時,人們(men) 還喜好用短竹條、細繩子等串起來,寓意蒸蒸日上,年年有餘(yu) 。
大雪時節,人們(men) 在飲食養(yang) 生上需要注意哪些?由國慶結合民間傳(chuan) 統和養(yang) 生專(zhuan) 家的建議提示,腎在冬季主令,因此養(yang) 生應以護腎為(wei) 主,忌食黏、硬、生、冷之類的食物,可適當側(ce) 重溫補,如吃些羊肉、雞肉、鯽魚、堅果、山楂等,也可多食一些黑色的益腎食物,如黑棗、黑芝麻、黑米、黑木耳、烏(wu) 雞等。少吃太鹹的食物,以防損耗腎精。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