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風險區“快封快解”有多快?關鍵看是否有社區傳播風險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2月8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齊征)如何落實高風險區的“快封快解”?今天下午召開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製新聞發布會(hui) 上,中國疾控中心傳(chuan) 防處研究員王麗(li) 萍回答:“根據流調和風險研判的情況,根據‘新十條’,可以僅(jin) 僅(jin) 判定封控暴露風險比較高的樓層或者住戶,盡量減少疫情對群眾(zhong) 生活帶來的不便。”
她解釋道,對於(yu) 僅(jin) 檢出1例陽性的情形,如果該人員的工作地、居住地、活動地傳(chuan) 播風險比較低,而且已及時對密接進行管控,經過研判沒有社區傳(chuan) 播風險,這時候可以不劃定為(wei) 高風險區。劃定了高風險區以後,如果連續5天沒有檢出新增感染者,就可以及時解封,盡量避免長期封控。
王麗(li) 萍介紹,“對於(yu) 劃分風險區以後實行封控的高風險區內(nei) 檢出的新增感染者,如果是嚴(yan) 格落實居家隔離的陽性人員的同住人員,或者密接人員,經研判後,沒有家庭外的社區傳(chuan) 播風險,即使檢出陽性也不影響整個(ge) 高風險區解封的時間,仍然是連續5天沒有新增就可以解封。”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