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將長期推行——讓更多港青搭上大灣區發展快車

發布時間:2022-12-14 14:01: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大灣區青年就業(ye) 計劃”嘉許禮暨分享會(hui) 近日在香港舉(ju) 辦。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在會(hui) 上表示,該計劃自去年推出以來,吸引400多家企業(ye) 提供職位空缺,涵蓋不同行業(ye) ,入職青年已超過1000人,參與(yu) 企業(ye) 及青年對計劃都有不錯的評價(jia) 。特區政府新施政報告已宣布恒常化推行“大灣區青年就業(ye) 計劃”,讓更多香港青年把握大灣區發展機遇。

  香港青年潘子鋒去年8月通過“大灣區青年就業(ye) 計劃”入職騰訊,目前擔任大灣區公共事務部經理。他告訴記者,香港青年普遍知道大灣區發展空間大,但未必了解具體(ti) 有哪些機會(hui) 。香港特區政府推出的“大灣區青年就業(ye) 計劃”為(wei) 香港青年搭建了很好的平台,希望更多港青能搭上大灣區發展的快車。

  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大灣區青年就業(ye) 計劃”由香港特區政府在2021年初推出,旨在鼓勵在香港及大灣區內(nei) 地城市均有業(ye) 務的企業(ye) ,聘請、派駐香港青年到大灣區內(nei) 地城市工作,讓他們(men) 了解香港和大灣區內(nei) 地城市的最新發展並把握大灣區發展機遇。通過就業(ye) 計劃獲聘的畢業(ye) 生可獲每月1萬(wan) 港元、最長18個(ge) 月的津貼,並可獲不低於(yu) 1.8萬(wan) 港元的月薪。

  李家超說,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曆史機遇,為(wei) 香港青年拓寬視野、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提供良好機會(hui) 。“大灣區青年就業(ye) 計劃”是特區政府鼓勵香港青年融入國家發展的重要措施,為(wei) 他們(men) 創造更多發展空間,引領其認識國家和大灣區發展,在更大的舞台一展所長。不論他們(men) 最終在大灣區發展,或獲得經驗後回港發展,對香港青年的成長都有積極作用。希望有更多企業(ye) 支持,提供更多優(you) 質崗位,協助香港青年投身大灣區建設,更好地融入國家發展。

  在分享會(hui) 環節,多名香港青年通過視頻講述他們(men) 在大灣區內(nei) 地城市工作的體(ti) 會(hui) 。“這個(ge) 計劃帶給我很好的體(ti) 驗,令我重新思考未來,好好規劃自己的職業(ye) 生涯。”中國銀行(香港)有限公司大灣區培訓生何以敏說,在內(nei) 地生活的1年間,她見識到內(nei) 地銀行在數字化等方麵的優(you) 勢,切身感受到內(nei) 地的發展速度,也對內(nei) 地和香港兩(liang) 地優(you) 勢互補、大灣區巨大的市場潛力有了更深的認識。“我不隻學到專(zhuan) 業(ye) 知識,還鍛煉了溝通技巧,之後考慮到內(nei) 地工作,希望可以為(wei) 大灣區發展貢獻力量。”

  把握灣區發展機遇

  3年多前,《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剛發布時,潘子鋒對大灣區的了解還不深。他經常利用周末來到深圳,感受這裏的發展脈動。工作中接觸到的相關(guan) 信息,與(yu) 實地考察中深圳互聯網企業(ye) 的發展動態,讓潘子鋒對大灣區的發展大為(wei) 驚歎。

  潘子鋒說,“大灣區青年就業(ye) 計劃”鼓勵和支持港青前往大灣區內(nei) 地城市工作和發展事業(ye) ,讓找工作這件事變得更加直接和容易。借助香港特區政府提供的津貼,他們(men) 能拿到不錯的薪資,廣東(dong) 省每個(ge) 月也額外提供生活補貼,這些都進一步鼓勵他們(men) 在內(nei) 地工作。

  香港特區政府駐粵經濟貿易辦事處主任陳選堯說,粵港澳大灣區不但為(wei) 香港未來經濟發展提供新動力,也是香港疫情後恢複經濟的重要機遇所在。“大灣區青年就業(ye) 計劃”得到廣東(dong) 省政府的大力支持,香港特區政府期望港青能放眼國家,把握大灣區發展機遇,開拓更廣闊的空間,實現自己的夢想。

  在本次活動現場,30多家企業(ye) 獲頒“積極參與(yu) 企業(ye) ”獎。作為(wei) 獲頒嘉許獎的公司之一,中國銀行(香港)有限公司執行副總裁陳文在受訪時說,大灣區發展機遇無限,參與(yu) “大灣區青年就業(ye) 計劃”的香港青年既擁有國際視野,又擁有內(nei) 地金融實戰經驗,是寶貴的人才。

  在陳文看來,香港青年要更好地在大灣區發展,首先要有開放包容的心態,走出舒適圈、融入當地文化,其次要發揮創新精神、贏得優(you) 勢,在工作中不斷成長,再者是要開拓視野,主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貢獻香港青年力量

  “香港再出發”大聯盟共同發起人梁彥婷1996年在香港出生,後來到深圳、廣州、東(dong) 莞等地上過學。“我通過‘大灣區青年就業(ye) 計劃’來到深圳工作,並且享有政府提供的住房津貼。我策劃了公司的港澳台英才計劃、深圳誌願者服務平台等多個(ge) 青年項目。作為(wei) 青年工作者和公共政策研究者,我將繼續通過自身的實際行動,發揮橋梁作用,為(wei) 香港青年在大灣區內(nei) 地城市發展提供幫助和支持,讓他們(men) 更深入地了解這裏的工作生活和發展機遇。”梁彥婷對記者說。

  “青年是國家發展的未來,特區政府持續支持香港青年到大灣區內(nei) 地城市工作。”香港特區政府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專(zhuan) 員袁民忠說,在“大灣區青年就業(ye) 計劃”之外,特區政府在“青年發展基金”下推出“大灣區青年創業(ye) 資助計劃”等,預計可為(wei) 230個(ge) 初創企業(ye) 、超過800名青年提供資本,並向約4000名青年提供創業(ye) 支援及孵化服務。

  除了香港特區政府多方麵的創業(ye) 支持,大灣區內(nei) 地城市也向香港青年敞開溫暖懷抱。梁彥婷說,以深圳為(wei) 例,很多香港朋友選擇來這裏創業(ye) 。深圳是一座開放和高效的城市,有不少優(you) 惠政策,對創業(ye) 青年很友好。香港青年能在這裏享受政策補貼、公司注冊(ce) 、住房和辦公室支持等全方位幫助。“希望香港青年能利用好各方麵優(you) 惠政策,努力成長,更好地融入大灣區發展。”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