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世界分享發展機遇和成功經驗(讀懂中國·讀懂中國共產黨)
當今世界正經曆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作為(wei) 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集中力量辦好自己的事,讓國家更富強、人民更幸福。許多國際友好人士持續關(guan) 注中國、關(guan) 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他們(men) 見證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中國人民取得偉(wei) 大成就,期待中國與(yu) 世界分享更多中國智慧,貢獻更多中國方案。
“對很多國家具有啟發意義(yi) ”
本報記者 於(yu) 洋
“過去十年,中國在經貿、科技等領域取得了舉(ju) 世矚目的巨大成就,成為(wei) 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穩定器和動力源,更重要的是中國提出一係列促進世界共同發展的倡議和方案,很多國家都受益於(yu) 中國的高質量發展。”近日,保加利亞(ya) —中國工業(ye) 發展商會(hui) 主席德西斯拉娃·東(dong) 切娃在接受本報記者專(zhuan) 訪時,高度評價(jia) 中國對世界經濟發展作出的貢獻。
“中國的發展理念與(yu) 經驗表明,發展與(yu) 合作是當今世界的主流,人類的命運將更緊密地聯係在一起。”東(dong) 切娃長期致力於(yu) 保中經貿合作,見證並參與(yu) 了保中經貿關(guan) 係的不斷發展。2012年中國—中東(dong) 歐國家合作機製啟動以來,中東(dong) 歐國家與(yu) 中國的經貿合作日益密切,東(dong) 切娃深感保加利亞(ya) 的企業(ye) 應該抓住機遇,積極拓展中國市場,因此她在2015年發起並成立了保加利亞(ya) —中國工業(ye) 發展商會(hui) 。
“中東(dong) 歐國家有數量龐大的中小型企業(ye) ,他們(men) 對拓展中國市場有很大的興(xing) 趣,但是卻缺乏相關(guan) 的谘詢和服務平台。同樣,很多中國企業(ye) 也在中東(dong) 歐國家尋找合作機會(hui) 。我們(men) 非常高興(xing) 能夠成為(wei) 兩(liang) 國企業(ye) 間的一座橋梁,為(wei) 兩(liang) 國企業(ye) 家搭建溝通與(yu) 交流的平台。”東(dong) 切娃說。
東(dong) 切娃認為(wei) ,近十年來,在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指引下,保中雙邊經貿關(guan) 係和人文交流不斷密切,兩(liang) 國間已形成良性的經貿互補,這樣的緊密關(guan) 係讓包括她在內(nei) 的兩(liang) 國企業(ye) 家成為(wei) 直接受益人,也增進了兩(liang) 國人民的溝通和了解。保加利亞(ya) 農(nong) 耕文化曆史悠久,因盛產(chan) 玫瑰而聞名世界,而中國則在人工智能等科技領域處於(yu) 世界領先地位,“未來兩(liang) 國在科技、農(nong) 業(ye) 和人文等領域的合作潛力無限,大有可為(wei) ”。
“一提及與(yu) 中國的關(guan) 係,很多保加利亞(ya) 人最先想到雙方經貿合作不斷深化。事實上,中國近年來在綠色能源、互聯網經濟和科技創新等領域處在世界領先行列,比如中國可再生能源發展迅速,對很多國家具有啟發意義(yi) 。”東(dong) 切娃說。
自30年前首次到訪中國以來,東(dong) 切娃去過中國大大小小的數十個(ge) 城市。除了讓人讚歎的城市發展和變化速度,中國的經濟社會(hui) 發展充滿生機與(yu) 活力,特別是中國女性企業(ye) 家的魅力也令她印象深刻。她說:“中國有非常多的女企業(ye) 家,她們(men) 能力卓越,無論在企業(ye) 運營中還是在社會(hui) 生活中都備受尊重。”
當今世界正處於(yu) 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人類麵臨(lin) 許多共同挑戰。東(dong) 切娃感慨,中國成功應對各種困難和挑戰,為(wei) 世界的發展和穩定貢獻力量。她表示:“中國的快速發展離不開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領導。中國的每一項經濟舉(ju) 措、發展計劃和改革措施都著眼於(yu) 國家的長遠利益和人民福祉。我相信,中國對外開放的大門會(hui) 越開越大,不斷同世界分享發展機遇和成功經驗。”
“非中合作已成為(wei) 南南合作的典範”
本報記者 周 輖
“中國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麵勝利,不僅(jin) 讓越來越多的中國人民過上好日子,也為(wei) 世界減貧事業(ye) 作出巨大貢獻。”埃及《金字塔報》副主編薩米·卡姆哈維日前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下,占世界人口近1/5的中國全麵消除絕對貧困,這是了不起的成就。展望未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力求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帶領人民朝著共同富裕的目標不懈努力,為(wei) 其他國家提供了積極示範。
832個(ge) 貧困縣和12.8萬(wan) 個(ge) 貧困村全部摘帽,現行標準下近1億(yi) 農(nong) 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卡姆哈維說,“這是一串讓人驚歎的數字,但我對此並不感到意外。”他表示,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強有力的領導以及中國人民的努力拚搏下,中國實現了脫貧攻堅目標。脫貧攻堅的偉(wei) 大成就,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的顯著優(you) 勢。
卡姆哈維曾於(yu) 2015年作為(wei) 《金字塔報》常駐記者被派往中國工作,結束任期回到埃及後,他幾乎每年都會(hui) 到訪中國。卡姆哈維參與(yu) 過中國兩(liang) 會(hui) 、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閱兵等重要活動的報道,采訪足跡遍布中國許多地方,對中國城市和鄉(xiang) 村的發展有深刻的觀察和體(ti) 會(hui) ,已在報刊上累計發表了500餘(yu) 篇有關(guan) 中國各領域的報道。“有時僅(jin) 僅(jin) 是幾個(ge) 月後再到中國,就會(hui) 發現一棟樓房拔地而起,這就是中國速度。”卡姆哈維說。
“西藏自治區林芝市魯朗鎮,利用特有的自然和人文資源,發展旅遊扶貧項目,提高了農(nong) 民收入;陝西眉縣和周至縣等地,通過種植獼猴桃等特色農(nong) 產(chan) 品,帶動上下遊產(chan) 業(ye) 協同發展,提供了數萬(wan) 個(ge) 就業(ye) 機會(hui) 。”回憶起在中國鄉(xiang) 村的走訪經曆,卡姆哈維侃侃而談,還饒有興(xing) 致地向記者展示他拍攝的照片和發表的報道。易地扶貧搬遷、鄉(xiang) 村旅遊發展、傳(chuan) 統手工藝振興(xing) 、線上特色農(nong) 產(chan) 品推廣銷售……卡姆哈維發現,每個(ge) 地區都根據自身的特點製定了不同的發展方案,政府為(wei) 人民提供各種扶持和幫助,帶動產(chan) 業(ye) 發展、促進就業(ye) ,改變了許多人的生活。“這些豐(feng) 富的扶貧經驗值得許多國家借鑒。習(xi) 近平主席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ti) 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我相信未來中國人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仍會(hui) 繼續提升。”
“除了自身不斷發展,這些年,中國還一直在為(wei) 世界上其他國家的脫貧致富提供幫助。”卡姆哈維說,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非洲是發展中國家最集中的大陸,雙方始終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相互幫助,有著深厚的傳(chuan) 統友誼。目前,中國已經在非洲多個(ge) 國家建立了農(nong) 業(ye) 技術示範中心,中國農(nong) 業(ye) 的先進經驗和技術援助幫助當地農(nong) 民增加了收入,改善了生活。
卡姆哈維表示,在共建“一帶一路”框架下,沿線國家和地區的許多大型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啟動並不斷推進,為(wei) 當地帶來發展機遇。“我在肯尼亞(ya) 曾到訪過中國企業(ye) 承建的蒙內(nei) 鐵路,該項目不僅(jin) 讓當地實現了更為(wei) 快速安全的通勤和物流,還帶動了沿線地區的經濟發展。”卡姆哈維說,“非中合作已成為(wei) 南南合作的典範。我相信,未來非洲與(yu) 中國將會(hui) 展開更多領域的合作,讓更多人過上好日子。”
“感受到更真實生動的中國”
本報記者 謝佳寧
“這本書(shu) 讓我印象深刻。習(xi) 近平主席強調,青年理想遠大、信念堅定,是一個(ge) 國家、一個(ge) 民族無堅不摧的前進動力。這激勵著我努力成為(wei) 一個(ge) 對社會(hui) 有用的人。”在中國求學期間,來自巴巴多斯的思特凡·洛德閱讀了《習(xi) 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其中關(guan) 於(yu) 當代青年使命擔當的重要論述令他深受鼓舞。
“學漢語是困難的,但隻要你足夠熱愛,就會(hui) 發現中文的美。”洛德今年31歲,早在讀大學期間,漢語就引起了他濃厚的興(xing) 趣。當地的中文老師給他起了中文名“羅思凡”,“中國的語言、文化和社會(hui) 風貌都讓我非常著迷。”帶著對中國的濃厚興(xing) 趣,2016年,羅思凡踏上了赴華求學之旅。
在中國學習(xi) 期間,羅思凡走過不少地方。北京、上海、蘇州、廈門……每去一個(ge) 地方,他都會(hui) 花很多時間去感受、去發現。“中國有著悠久的曆史和豐(feng) 富的文化。在我看來,我去過的城市各具特色又有共同點:不同的是每個(ge) 城市會(hui) 給我帶來不一樣的體(ti) 驗,讓我印象深刻;相同的則是它們(men) 都充滿活力和朝氣。”羅思凡感慨。
四通八達的道路、高速穿梭的列車、智慧便捷的機場設施……中國的真實發展與(yu) 羅思凡曾經從(cong) 西方媒體(ti) 那裏了解到的完全不同。“眼見為(wei) 實。一些外國媒體(ti) 對中國的報道較少,也不夠客觀,來到中國以後,可以感受到更真實生動的中國。”說起中國經濟社會(hui) 的飛速發展,他直言目不暇接,“置身中國,我能夠近距離感受到這個(ge) 國家在各領域取得的成就,也真切地感受到中國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
巴巴多斯是加勒比海島國,旅遊業(ye) 是其經濟支柱之一。2019年,中國與(yu) 巴巴多斯簽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諒解備忘錄。在此基礎上,中巴在道路、酒店、體(ti) 育場、糧食安全中心、抗疫醫療和防災減災等方麵展開了合作,兩(liang) 國間的經貿往來也日益密切。羅思凡說,“有越來越多像我一樣的巴巴多斯人,通過形式多樣的人文交流活動,了解和喜愛上中國和中國文化。我堅信,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未來還將進一步推動兩(liang) 國間的交流與(yu) 合作,讓兩(liang) 國人民走得更近、更親(qin) 。”
如今,羅思凡在巴巴多斯擁有一份穩定的工作,但他依舊想念著在中國生活的點滴,期盼著能去中國看看老朋友,了解這個(ge) 國家最新的變化。“中國人的熱情、好客、善良深深感染著我。我喜歡中國,將來也想去中國工作,這將是一件幸福、美好的事。”
“為(wei) 人類和平與(yu) 發展事業(ye) 作出重大貢獻”
本報記者 苑基榮
今年9月,印度卡納塔克邦班加羅爾,一場中國主題圖片展在印中友協卡納塔克邦分會(hui) 舉(ju) 行。從(cong)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zheng) 勝利到新中國成立,從(cong) 推進改革開放到建黨(dang) 百年輝煌成就……一幅幅生動的圖片展現了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堅強領導下,中華民族實現從(cong) 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wei) 大飛躍。
印中友協成立於(yu) 上世紀50年代,長期致力於(yu) 推動印中民間交流,匯聚了印度一大批知華友華人士,為(wei) 印中友好交流發揮了積極作用。巴斯卡蘭(lan) 擔任印中友協卡納塔克邦分會(hui) 秘書(shu) 長一職已有近20年的時間。如今已年過八旬的他仍然在為(wei) 印中友好事業(ye) 而孜孜奮鬥。在他的努力下,卡納塔克邦分會(hui) 多年來與(yu) 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hui) 和中國的地方友協聯係密切,為(wei) 推動兩(liang) 國關(guan) 係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他先後獲得過中國政府頒發的“中印友好貢獻獎”以及山東(dong) 省政府授予的友好使者稱號。
巴斯卡蘭(lan) 回憶說,最讓他難忘的是,2014年9月,中國國家主席習(xi) 近平在新德裏會(hui) 見印度友好人士、友好團體(ti) 代表,並頒發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友誼獎,表彰他們(men) 長期致力於(yu) 中印友好事業(ye) 。“能夠見到習(xi) 近平主席我深感榮幸。中國始終堅持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外交政策宗旨,致力於(yu) 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為(wei) 人類和平與(yu) 發展事業(ye) 作出重大貢獻。”
巴斯卡蘭(lan) 長期關(guan) 注和觀察中國的發展。“中國如期完成脫貧攻堅任務,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升,取得了偉(wei) 大成就。”巴斯卡蘭(lan) 說,“我首次訪問中國是在1985年,此後我訪問中國超過20次,目睹了這些年來中國經濟社會(hui) 的飛速發展,每次去中國都能感受到各個(ge) 領域的巨大變化。比如,生態文明建設讓中國更美麗(li) 了,濟南趵突泉泉水的清澈透明、大明湖畔的青山綠水都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這說明中國的生態環境保護取得突出成就。”
“當前,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中共二十大是一次非常重要的大會(hui) ,進一步指明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和中國國家事業(ye) 的前進方向,也將對世界產(chan) 生深遠影響。”在巴斯卡蘭(lan) 看來,中共二十大為(wei) 中國未來發展擘畫的藍圖將為(wei) 推動全球發展貢獻更多中國智慧。
巴斯卡蘭(lan) 說,“中國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和全球發展倡議,與(yu) 全球共享機遇,為(wei) 世界經濟發展注入巨大活力。印中兩(liang) 國合作空間巨大,除了經貿合作,希望印中兩(liang) 國人民增進溝通交流,讓文明交流互鑒成為(wei) 加深兩(liang) 國友誼的橋梁。”
同世界分享發展機遇和成功經驗
當今世界正經曆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作為(wei) 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集中力量辦好自己的事,讓國家更富強、人民更幸福。許多國際友好人士持續關(guan) 注中國、關(guan) 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他們(men) 見證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中國人民取得偉(wei) 大成就,期待中國與(yu) 世界分享更多中國智慧,貢獻更多中國方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