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一起“陽”不可取!鍾南山給出6個最新判斷
12月15日,“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走進中山大學“全國高校抗疫大講堂”,帶來《新冠(Omicron)疫情動態及應對》的科普講座。
“奧密克戎致病性大大減弱
病死率接近流感”
“當前全國範圍內(nei) 遭遇了第二波奧密克戎疫情,特點是傳(chuan) 播性強。”鍾南山認為(wei) ,奧密克戎在不斷變異,傳(chuan) 播力越來越強,但致病性大大減弱。在早期,感染部位有上呼吸道、氣道和肺部,但經過兩(liang) 年變異後,奧密克戎主要集中在上呼吸道。
從(cong) 全國趨勢看,奧密克戎感染後,無症狀感染者比例明顯上升。對此,鍾南山表示,他分析了今年9月份以來,國內(nei) 廣州、北京、重慶、鄭州等城市的疫情情況,認為(wei) 新冠疫情的病死率接近流感。
新冠病毒“北強南弱”?
“沒有明顯差異”
針對最近社會(hui) 上流行的新冠病毒“北強南弱”說法,鍾南山說,廣州、重慶等地主要是BA.5.2,北京、保定等地主要是BF.7,BF.7是在BA.5.2基礎上的突變株,總體(ti) 來看,兩(liang) 種毒株沒有明顯差異。“什麽(me) 地方毒株比較弱,什麽(me) 地方比較強,恐怕沒有根據,隻是從(cong) 個(ge) 例裏發現有這樣的情況。”
“感染過一次奧密克戎後
一年內(nei) 再次感染的比例非常小”
鍾南山表示,奧密克戎(BA.4/5,BF.7)感染不可怕,絕大多數可在7—10天完全恢複。他還指出,目前眾(zhong) 多數據顯示,感染過一次奧密克戎後,一年內(nei) 再次感染的比例非常小。他說,感染一次奧密克戎後,體(ti) 內(nei) 會(hui) 產(chan) 生抗體(ti) ,等於(yu) 打了一次疫苗。
“無症狀感染者基本無新冠後遺症”
談及後遺症問題,鍾南山表示,由於(yu) 疫情發生至今隻有三年,關(guan) 於(yu) 後遺症仍有很多爭(zheng) 論。一些諸如嗅覺及味覺障礙、關(guan) 節/肌肉疼痛、睡眠障礙、疲倦/乏力等臨(lin) 床表現,很多病例慢慢緩解,不見得是“後遺症”。研究顯示,奧密克戎比德爾塔引起“後遺症”的比例更低,無症狀感染者基本無新冠後遺症。在感染前接種過疫苗的患者,出現後遺症的風險下降。
“越晚‘變陽’ 症狀或越輕”
鍾南山表示,實際上,感染新冠是一個(ge) 自然規律,大家並不是主動要去得病,但由於(yu) 奧密克戎傳(chuan) 播性很強,是大概率會(hui) 感染。不過感染的時間拖得越晚,估計感染後出現辛苦症狀的機會(hui) 越來越少,隨著時間的推移會(hui) 是這樣。他表示,還是要以預防為(wei) 主。“我相信到最後,會(hui) 越來越多感染者是無症狀。”
“大家一起陽的觀念不可取”
針對現在有種說法“早也陽、晚也陽、不如大家一起陽”,鍾南山表示,這種觀念不可取。因為(wei) 很短時間內(nei) 大麵積感染,會(hui) 影響正常社會(hui) 秩序,而且容易導致新的變異株出現。鍾南山強烈呼籲加速疫苗(特別是異種疫苗)的加強接種。同時他還強調,個(ge) 人防護仍然重要,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風、一米線。
綜合:人民日報客戶端、南方日報、中國新聞網、北京時間等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