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青年為本 推進城市發展
中共台州市委書(shu) 記 李躍旗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黨(dang) 的二十大上強調,“全黨(dang) 要把青年工作作為(wei) 戰略性工作來抓,用黨(dang) 的科學理論武裝青年,用黨(dang) 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熱心人、青年群眾(zhong) 的引路人”。這進一步表明了青年工作在全黨(dang) 全國工作大局中的突出地位,體(ti) 現了黨(dang) 中央對青年的關(guan) 心厚愛,為(wei) 我們(men) 做好新時代青年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
1994年,台州撤地建市,本身就是一座年輕的城市,處處彰顯著年輕態。從(cong) 曆史的維度來看,台州有著深厚的“青年基因”,青年始終是台州這座城市變革與(yu) 發展的重要力量:在新民主主義(yi) 革命時期,郭鳳韶等有誌青年追求真理、百折不撓、舍生取義(yi) ,為(wei) 革命鬥爭(zheng) 和新民主主義(yi) 思想在台州的傳(chuan) 播作出了卓越貢獻;在社會(hui) 主義(yi) 革命和建設時期,467名青年響應團中央號召,相繼登上大陳島墾荒創業(ye) ,鑄就了“艱苦創業(ye) 、奮發圖強、無私奉獻、開拓創新”的大陳島墾荒精神,在中國青年誌願墾荒運動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在改革開放時期和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新時代,無數台州青年銳意進取、開拓創新,在民營經濟的發展浪潮中敢為(wei) 人先,為(wei) 台州成為(wei) 中國民營經濟發祥地、股份合作經濟發源地、市場經濟先發地貢獻了青春力量。
2006年,時任浙江省委書(shu) 記習(xi) 近平同誌專(zhuan) 程到大陳島考察並看望老墾荒隊員,強調要大力弘揚“艱苦創業(ye) 、奮發圖強、無私奉獻、開拓創新”的大陳島墾荒精神。到中央工作後,又分別於(yu) 2010年和2016年先後兩(liang) 次給大陳島老墾荒隊員及其後代回信。可以說,台州的發展承載著總書(shu) 記的殷殷囑托,台州青年的成長寄托著總書(shu) 記的殷切期待。高質量開展青年工作,對台州來說既是發展所需,更是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我們(men) 將牢記囑托,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為(wei) 指針,以獲批全國首批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試點為(wei) 契機,深入實施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大力開展青年發展型城市“十大友好行動”和“十大有為(wei) 行動”,打造“彰顯新時代墾荒能力、激發民營經濟活力、推進共同富裕有力”的青年發展型城市。
一、以偉(wei) 大精神礪心鑄魂,淬煉青年“奮鬥之誌”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火熱的青春,需要堅定的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精神之基、力量之源,青年理想遠大、信念堅定,一個(ge) 國家、一個(ge) 民族就會(hui) 無堅不摧、一往無前。做好青年工作,擺在第一位的就是思想鑄魂。台州是浙江紅色根脈的重要板塊,是一片充滿紅色信仰和精神力量的土地。我們(men) 將扛起“繼承和弘揚大陳島墾荒精神”的政治任務,引導台州青年在接續墾荒中築牢理想信念、守好紅色根脈,做黨(dang) 的事業(ye) 的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以高度的思想自覺、曆史自覺融入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時代大潮。我們(men) 將進一步築牢青年信念之基,全力實施墾荒精神青年立心工程,建設台州市墾荒青年學院,推動“紅領巾學院”“青年馬克思主義(yi) 者”等係統工程在高校、企業(ye) 、農(nong) 村、社會(hui) 組織等多領域覆蓋,打造紅色文化傳(chuan) 承弘揚的青春陣地,開展宣傳(chuan) 宣講“十百千”工程,實施萬(wan) 名“青馬”學員培訓工程,引導新時代青年深入學習(xi) 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築牢“一心向黨(dang) ”的政治忠誠,堅定不移聽黨(dang) 話、跟黨(dang) 走,全力爭(zheng) 做“兩(liang) 個(ge) 確立”的忠誠擁護者、“兩(liang) 個(ge) 維護”的示範引領者。我們(men) 將進一步涵養(yang) 青年擔當之能,實施新興(xing) 領域“小哥委員”計劃,推動新興(xing) 行業(ye) 青年成為(wei) 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青聯委員。圍繞市域社會(hui) 治理現代化,推進“村村都有好青年”“一村一青年委員”“團網融合”等工作,發揮青年在基層治理中的獨特作用,鞏固黨(dang) 執政的青年群眾(zhong) 基礎,不斷提高青年的組織力與(yu) 行動力,真正做到“總書(shu) 記有號令,黨(dang) 中央有部署,浙江見行動,台州顯擔當,青年衝(chong) 在前”。我們(men) 將進一步砥礪青年墾荒之誌,組織動員廣大青年在民營經濟示範城市創建、數字化改革、共同富裕等台州發展的前沿陣地實踐擔當、爭(zheng) 當主力,開展全市“最美墾荒青年”評選,進一步選派年輕幹部到急難險重崗位鍛煉曆練,引領廣大青年爭(zheng) 做正能量的倡導者、新風尚的踐行者,讓青春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火熱實踐中綻放絢麗(li) 之花。
二、以民營製造助力奮鬥,建設青年“逐夢之城”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隻有當青春同黨(dang) 和人民事業(ye) 高度契合時,青春的光譜才會(hui) 更廣闊,青春的能量才能充分迸發”。青年因城市而聚,城市因青年而興(xing) ,青年發展型城市的最終目標是實現青年與(yu) 城市發展的有機統一,相互促進。台州是民營製造大市,全市已形成21個(ge) 產(chan) 值超百億(yi) 元的產(chan) 業(ye) 集群,上市公司69家,是“科創中國”試點城市、國家創新型城市,這裏兼具製造之都的產(chan) 業(ye) 優(you) 勢、民營經濟的活力優(you) 勢,創新創業(ye) 是這座城市最活躍的因子。我們(men) 將放大民營製造優(you) 勢,完善貫穿青年教育、成才、就業(ye) 、致富全鏈條服務支撐,形成人人能成才、人人能創業(ye) 、人人能致富的發展生態,為(wei) 每一位青年鋪就創業(ye) 創新的平台、展示自我的舞台。我們(men) 將進一步重塑產(chan) 業(ye) 生態,以建設一流臨(lin) 港產(chan) 業(ye) 帶為(wei) 重點,推動新能源、新材料、新醫藥健康、未來汽車、精密製造等五大產(chan) 業(ye) 城建設,大力培育現代產(chan) 業(ye) 集群,推動台州製造快速切入產(chan) 業(ye) 前沿賽道。在每個(ge) 產(chan) 城導入創新平台、職教平台,設立兩(liang) 億(yi) 元的青創基金,為(wei) 廣大青年投身新賽道、實現新發展精準賦能。我們(men) 將進一步升級人才政策,落實好引人留人三年行動計劃,推動台州人才新政2.0再迭代再優(you) 化,圍繞“引人入勝、聚才興(xing) 市”的戰略目標,開展“青年英才聚台州”“緊缺人才補短板”等七大專(zhuan) 項行動,實施“500精英計劃”,加大引人留人財政支持,畢業(ye) 3年內(nei) 高校畢業(ye) 生來台州就業(ye) 最高可享受2.7萬(wan) 元補貼。我們(men) 將進一步拓寬青年職業(ye) 發展空間,以打造國家級工程師基地以及國家職業(ye) 教育創新高地為(wei) 引領,實施青年人才“地平線”項目,建設長三角青年人才穀,每年提供就業(ye) 崗位10萬(wan) 個(ge) 。加快推進“擴中”“提低”改革,深入實施《台州市技能創富型企業(ye) 激勵辦法》《台州市技術工人職業(ye) 發展通道設置指引》,探索薪酬分配製度改革以及股權激勵改革,為(wei) 青年的職業(ye) 發展提供全周期的服務,為(wei) 青年的創新致富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三、以幸福城市優(you) 化環境,打造青年“宜居之地”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要千方百計為(wei) 青年辦實事、解難事,主動想青年之所想、急青年之所急”。青年發展型城市的核心就是“城市對青年更友好”,構建與(yu) 青年發展需求相適應的政策環境、社會(hui) 環境與(yu) 公共服務環境。台州是一座幸福之城,六度榮膺“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稱號,實現全國文明城市“兩(liang) 連創”、平安台州“九連創”,生態環境狀況指數連續7年位居全省前三。我們(men) 尤其注重將青年人的品質追求融入幸福城市建設,2018年以來密集出台促進青年發展相關(guan) 政策50條,今年出台的市政府“十大民生實事”中,涉及青年發展項目6個(ge) 。接下來,我們(men) 將強化“讓青年人幸福”的理念,圍繞青年在就業(ye) 、創業(ye) 、居住、教育、婚育等方麵的“急難愁盼”問題補短板、強弱項,不斷擦亮幸福城市的金字招牌,努力將台州打造為(wei) 青年心向往之的宜居宜業(ye) 之城。我們(men) 將全力實現居住生活友好,進一步完善“保障性租賃住房+共有產(chan) 權房+人才公寓+購(租)房補貼”的住房保障體(ti) 係,建設青年社區20個(ge) 、青年人才驛站50個(ge) 、人才公寓1萬(wan) 套(間)以上,推廣“青年公寓”3-6個(ge) 月免費創業(ye) 居住和“青年人才驛站”7天免費就業(ye) 居住等服務,加速實現“短期免費住、長期低成本”,全麵減輕青年的居住焦慮感。我們(men) 將全力實現教育均衡友好,實施教育提質三年行動計劃,全鏈條提升台州教育質量,為(wei) 青年在台州接受高質量教育提供優(you) 質資源。實施台州青年職工子女義(yi) 務教育公辦學校就讀率提升行動,支持市屬高校創建一流應用型大學,推動本地職業(ye) 技術學校擴容提升,高水平建成省“雙高”職業(ye) 學校、省“一流”技師學院,力爭(zheng) 在校大學生突破5萬(wan) 名。我們(men) 將全力實現文化體(ti) 驗友好,全力打造高品質生活場景,推動城市公共空間微更新,加快台州大劇院、台州美術館等青年文化地標建設,創新培育“首店+公園”“首店+文化”“首店+藝術”等新模式、新業(ye) 態,加快朵雲(yun) 書(shu) 院、大隱書(shu) 局等文化書(shu) 店矩陣建設,持續滿足當代青年的精神文化需求,實現青年“15分鍾品質文化生活圈”的全市域覆蓋。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