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終報道·2022奔向美好 | 瞰自然“精靈”之美
近年來,
中國不斷加大生態係統保護修複力度,
生態環境不斷改善。
各種野生動物,
越來越多地出現在記者的鏡頭中。
點擊下麵的圖片,
讓我們(men) 從(cong) 航拍到特寫(xie) ,
揭秘自然“精靈”的身影。
藏羚羊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
上世紀80年代,
因不法分子獵殺,
可可西裏藏羚羊數量銳減至不足2萬(wan) 隻。
得益於(yu) 各方多年保護,
目前可可西裏藏羚羊種群數量
已恢複至7萬(wan) 隻左右。
普氏野馬是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原生地在中國新疆的準噶爾盆地
和蒙古國西部。
受盜獵等因素影響,
普氏野馬一度在原生地滅絕。
1985年,中國從(cong) 國外引入11匹普氏野馬;
2000年,新疆野馬繁殖研究中心
飼養(yang) 的野馬總數接近百匹;
過去近20年間,
經過多批次野馬野放,
2020年底,
野放野馬種群數量已增至274匹。
海南長臂猿是世界上
最稀有的靈長類動物之一。
20世紀80年代,
海南長臂猿僅(jin) 存不到10隻,
是世界上瀕危程度最高動物之一。
2022年初,
隨著海南長臂猿今年新添一隻嬰猿,
其種群數量已恢複至5群36隻。
朱鹮有“東(dong) 方寶石”之譽。
1981年5月,
中國鳥類專(zhuan) 家在洋縣
發現世上僅(jin) 存的7隻野生朱鹮,
由此,一場拯救朱鹮的行動迅即開啟。
嗬護備至,
7隻朱鹮開枝散葉,
如今在全球已繁衍至近萬(wan) 隻。
種群瀕臨(lin) 滅絕的命運得以逆轉,
朱鹮保護創世界瀕危動物保護典範。
一個(ge) 個(ge) 自然“精靈”生活環境的變化,
都是我國生態環境改善的縮影。
通過構建科學合理的自然保護地體(ti) 係,
我國90%的陸地生態係統類型、
74%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物種
得到有效保護。
各級各類自然保護地的麵積
約占全國陸域國土麵積的18%,
300多種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
野外種群數量得到恢複與(yu) 增長。
接下來,
跟隨新華社記者的無人機鏡頭,
讓我們(men) 共瞰祖國自然環境改善、
野生動物自在生長的大美景象。
策劃:王建華
統籌:侯東(dong) 濤、張豪夫
記者:陶明、邵瑞、張端、普布紮西、張楠、張麗(li) 芸、季春鵬、江文耀、肖藝九、丁磊、薑帆、吳剛、楊青、蒲曉旭
編輯:張豪夫、張可任、馬平
天空之眼瞰祖國係列報道·年終特刊
新華社攝影部出品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