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九寒天”正式開啟 專家詳解冬至何以大如年
【解說】12月22日,是今年二十四節氣中的冬至。“冬至”當天,是北半球各地白晝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白晝雖短,但在氣象上,為(wei) 何冬至的溫度卻並不是最低的呢?專(zhuan) 家表示,由於(yu) 地表尚有“積熱”,真正的嚴(yan) 寒往往在冬至之後,民間由此開始“數九”計算寒天。
【同期】二十四節氣保護傳(chuan) 承聯盟秘書(shu) 長 唐誌強
冬至這個(ge) 節氣,應該說是最早被測定出來的節氣之一,基本上是在新石器早期,就已經通過立竿測影的方式,找到了冬至這個(ge) 點。一些戰國的簡牘裏頭已經有“冬至”這一詞。當冬至開始的時候表示天氣開始進入一個(ge) 最寒冷的時段,也就是人們(men) 常說的“進九”。我們(men) 說東(dong) 北大地是千裏冰封,黃淮地區常常是銀裝素裹,但是(對)南方地區來說,是“不過冬至不冷”這樣的一個(ge) 說法。整體(ti) 上我國人民把冬至過後的日子稱作“數九寒天”。
【解說】冬至既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ge) 重要的節氣,也是中國民間的傳(chuan) 統節日,素有“冬至大如年”之說。那麽(me) “冬至”為(wei) 何會(hui) 成為(wei) 古代如此重要的節日?
【同期】二十四節氣保護傳(chuan) 承聯盟秘書(shu) 長 唐誌強
因為(wei) 中國人特別重視“起始”,冬至它是一陽生,等於(yu) 是陽氣開始萌發的時期,它有迎新的概念。其實在西周、秦,都是以冬至為(wei) 正月,就是歲首。隻是到了西漢武帝的時候,才用了夏曆,把正月和冬至分開,但是它的重要性一直持續到清末,有“亞(ya) 歲”之稱,僅(jin) 次於(yu) “年”,始終保持著冬至祭天這樣的習(xi) 俗。同時,它是古代的教師節,學生會(hui) 拜謁老師,祭祀孔子。民間也有“祭冬”,就是冬至的時候在民間進行的祭祀活動。
冬至大如年,還有一個(ge) (原因)是因為(wei) 它的民俗很多,而且很重要。有晚輩向長輩敬贈鞋襪,(意為(wei) )“迎福踐長”,人們(men) 還會(hui) 舉(ju) 行消寒會(hui) ,親(qin) 友相聚,飲酒作樂(le) ,名曰“暖冬”。
【解說】專(zhuan) 家介紹,除了大家熟知的餃子、湯圓外,冬至時節飲食也十分豐(feng) 富。
【同期】二十四節氣保護傳(chuan) 承聯盟秘書(shu) 長 唐誌強
比如說吃餛飩、糯米飯,喝羊湯、吃羊肉,親(qin) 朋好友之間在冬至日還會(hui) 相互饋贈食物,民間稱為(wei) “冬至盤”。有些地區還有一些比較地方性的習(xi) 俗,比如江南水鄉(xiang) ,冬至日這一夜全家歡聚一堂,共同吃赤小豆糯米飯,認為(wei) 能驅避疫鬼、防災祛病。
【解說】“冬至”作為(wei) 陰陽轉換的重要時點,隨著陰氣由極盛慢慢衰減,陽氣開始萌發,科學、合理的養(yang) 生也顯得尤為(wei) 重要。
【同期】二十四節氣保護傳(chuan) 承聯盟秘書(shu) 長 唐誌強
冬至養(yang) 生要以養(yang) 腎養(yang) 心為(wei) 先,重在補腎固陽,還要靜神少慮。要多曬太陽,以利於(yu) 陽氣的生發、生長。還要防寒保暖,同時不宜進行高強度的體(ti) 育鍛煉,避免損傷(shang) 陽氣。冬至是進補的好時期,適宜吃溫性的食物,冬至來說,蘿卜是很好的進補的食材,可以消穀食,止咳消渴,同時能夠通利髒腑之氣,有利於(yu) 身體(ti) 健康。俗話說“冬至進補,春天打虎”。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