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引力”不減 粵港澳大灣區成全球生產要素聚集地
在南海之畔、粵港澳大灣區的地理幾何中心南沙,21日舉(ju) 行的2022粵港澳大灣區全球招商大會(hui) 會(hui) 場裏的氛圍與(yu) 海風輕拂中的燦爛冬陽一樣,散發著令人振奮的暖意。來自國內(nei) 外企業(ye) 的上千人聚集於(yu) 此,論投資、謀發展。
剛剛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提出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聚集了超過60家知名跨國企業(ye) 的2022粵港澳大灣區全球招商大會(hui) 傳(chuan) 遞出令眾(zhong) 多企業(ye) 家倍感振奮的信息。
“我們(men) 對企業(ye) 在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前景充滿信心。”矢崎(中國)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村田英昭說。作為(wei) 一家汽車零部件企業(ye) ,矢崎(中國)投資有限公司進入中國市場以來,已設有14家公司,投資超過8億(yi) 元。
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是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親(qin) 自謀劃、親(qin) 自部署、親(qin) 自推動的重大國家戰略。粵港澳大灣區涵蓋香港、澳門和廣東(dong) 省珠三角9市,總麵積5.6萬(wan) 平方公裏,總人口約8600萬(wan) 人,是中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
近年來,中央先後出台一係列重大政策,高規格、高定位支持橫琴、前海和南沙三個(ge) 重大合作平台建設,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科技和產(chan) 業(ye) 高地、金融市場互聯互通和深化與(yu) 港澳規則銜接等,推動了粵港澳大灣區快速發展。
“2021年粵港澳大灣區以全國不到1%的土地麵積、5%的人口總量,創造出全國12%的經濟總量。”廣東(dong) 省大灣區辦常務副主任朱偉(wei) 說。
廣東(dong) 是粵港澳大灣區麵積最大的組成部分。廣東(dong) 省商務廳副廳長趙青說,廣東(dong) 一直是全球企業(ye) 青睞的投資熱土。經濟體(ti) 量大,2021年地區生產(chan) 總值達12.4萬(wan) 億(yi) 元,是全球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最完善的地區之一;開放程度高,實際利用外資超過1800億(yi) 元。
香港特別行政區投資推廣署助理署長蔣學禮說,香港是全球最自由的經濟體(ti) 、第二新興(xing) 創業(ye) 生態係統、第三首選仲裁地和第四全球金融中心。香港不僅(jin) 有獨特地位和優(you) 勢,而且在國家重大發展戰略的全力支持下麵臨(lin) 著巨大的機遇。
“在香港設有辦事處的內(nei) 地和海外企業(ye) 總數大約有9000家,其中超過1400家企業(ye) 利用香港作為(wei) 他們(men) 的地區總部,業(ye) 務範圍廣泛。”蔣學禮說,香港一直是一個(ge) 非常有效的雙向平台,促進海外企業(ye) 進入大灣區乃至整個(ge) 中國,也促進內(nei) 地企業(ye) 走向全球。
澳門貿易投資促進局代主席餘(yu) 雨生認為(wei) ,澳門擁有“一國兩(liang) 製”帶來的自由港、單獨關(guan) 稅區、資金自由流動等優(you) 勢。更重要的是,如今的粵港澳大灣區內(nei) 的城市已不再是某個(ge) 單獨的城市,而是被作為(wei) 粵港澳大灣區一個(ge) 整體(ti) 來看。城市之間可以形成土地、產(chan) 業(ye) 和資金等生產(chan) 要素的長短互補,優(you) 化布局。
在眾(zhong) 多幹部和國內(nei) 外企業(ye) 家看來,粵港澳大灣區不僅(jin) 是中國當前最具發展潛力的地區之一,也是全球增長最快、最有活力的灣區。
越來越多的公司落子,越來越多的全球生產(chan) 要素不斷向粵港澳大灣區聚集,顯示出跨國企業(ye) 對中國的信心。已連續有多個(ge) 新增重大投資項目落戶粵港澳大灣區的科萊恩中國區及亞(ya) 太區總裁王安廷說,粵港澳大灣區是企業(ye) 發展和投資的熱土,在此投資是公司在全球範圍內(nei) 經過全方位評估後做出的決(jue) 定。
更多的數據顯示出越來越強的“中國引力”。在會(hui) 上發布了《胡潤2022年中國外商投資企業(ye) 百強榜》的胡潤財富董事長胡潤說,上榜的100家外資企業(ye) 在中國的銷售額達7.6萬(wan) 億(yi) 元,約占中國GDP的7%,比去年增加了約1%。
“而且這100家企業(ye) 在中國的平均曆史達55年,說明這些企業(ye) 是深耕中國的。”胡潤說。(記者吳濤)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