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難沒有給我的人生設限
整理:中青報·中青網見習(xi) 記者 崔文瀚
“寶劍鋒從(cong) 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這句詩深深刻在我心裏。我叫李明碼,佤族小夥(huo) 兒(er) ,出生在雲(yun) 南省一個(ge) 邊陲山村,現就讀於(yu) 東(dong) 南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是村裏唯一走出的“雙一流”博士。
我生於(yu) 山村,長於(yu) 山村。小時候,我一直住在土坯房裏,家裏買(mai) 不起瓦片,隻能用煤油紙和茅草、竹子等胡亂(luan) 蓋在房頂上,一到夏天就會(hui) 有刺鼻的氣味。我們(men) 生火的時候,常從(cong) 房頂上拿下一片引火,現在看來,其易燃性高,安全性也不是很好。村裏人最常借的是柴米油鹽,大家總是相互借些米、借些鹽,等到秋收後再還回去。
在我還沒滿月的時候,母親(qin) 就已經下地幹活,隻能把我寄養(yang) 在別人家,所以在幼年時,我是吃百家飯長大的。
不可否認,我的生活是苦的,但也是幸運的。
父親(qin) 上過一個(ge) 月小學,母親(qin) 沒有上過學,但是他們(men) 供我上學的想法從(cong) 未動搖,他們(men) 希望我通過教育從(cong) 山村走出去。
當讀到課本裏《送東(dong) 陽馬生序》的時候,我不禁潸然淚下。“家貧,無從(cong) 致書(shu) 以觀”是我生活的生動寫(xie) 照。我兒(er) 時家裏窮困,沒有買(mai) 過一本課外資料。“假借於(yu) 藏書(shu) 之家”則是我父親(qin) 的應對方式,父親(qin) 總是能找到朋友親(qin) 戚家裏的課本、習(xi) 題冊(ce) 讓我學習(xi) 。
小時候,我也曾有過懈怠,有一次生病,請假休息了一上午,但是我因為(wei) 貪玩,下午也沒去上學。父親(qin) 得知後,狠狠揍了我一頓,母親(qin) 告訴我:“天上沒有掉餡餅的事。”也就是那時,我意識到,知識在父母心中如金子般貴重。
陪伴我長大的有一個(ge) 堂兄,我叫他“大哥”。大哥是除了我父母以外對我最好的人。得知我貪玩逃課後,當天,是父親(qin) 揍我,第二天,是大哥揍我。大哥出去打過工,他常常和我說,外麵有一個(ge) 更廣闊的世界。
我有一位沒有血緣關(guan) 係的爺爺,我們(men) 是“忘年交”。他是一位從(cong) 部隊退役回來的老共產(chan) 黨(dang) 員。他在部隊不斷學習(xi) ,從(cong) 不識字到通信兵,不斷進步,所以他告訴我要堅持學習(xi) 。他還告訴我黨(dang) 是什麽(me) 、為(wei) 什麽(me) 要入黨(dang) ,如今80多歲的他仍會(hui) 不時給我打個(ge) 電話,而我選擇入黨(dang) 也多半是受了他的影響。
我還有一位沒有血緣關(guan) 係的阿姨。當我收到大學錄取通知書(shu) 的時候,擔憂曾一度大於(yu) 歡喜,因為(wei) 1萬(wan) 元的學費遠不是我的家庭能夠負擔得起的。得知我被錄取的消息後,父親(qin) 抽了一晚上的煙。但事情總會(hui) 有轉機,縣委了解到我的情況,工作人員經過考察後,聯係了一個(ge) 公益組織。之後,阿姨代表公益組織為(wei) 我提供了幫助,除了學費上的資助,她還在學習(xi) 生活上不斷指導我、鼓勵我,並邀請我在寒暑假加入他們(men) 的公益團體(ti) ,探望一些空巢老人和留守兒(er) 童。我覺得她對我價(jia) 值觀的塑造更勝於(yu) 學費的資助。
我很慶幸,在人生路上能遇到我的父母、大哥、爺爺、阿姨。
一路走來,我收獲了很多榮譽,比如“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標兵”“東(dong) 大好青年”,但是我也會(hui) 有迷茫的時候。
我一直隻有一個(ge) 模糊的目標——見識一下廣闊的世界,但是選擇擺在麵前時,我發現我一無所知。當高考填報誌願的時候,當選擇是否保研的時候,當選擇是否讀博的時候,我都不確定將來該走哪一條路。
後來,我向導師尋求幫助,導師不斷鼓勵我,讓我把生活“降速”,慢下來。
經過迷茫之中的掙紮,眼前的路才會(hui) 更加清晰。書(shu) 籍和導師、朋友給我的正能量讓我重新找到方向,我不再迷茫,我決(jue) 定讀研,也不為(wei) 自己的人生設限。
我在生活中保持著努力奮鬥的狀態。大學期間,能想到的兼職我全都做過,外賣、快遞、服務員、群眾(zhong) 演員……在常州市金華人民醫院實習(xi) 期間,我一邊實習(xi) ,一邊在麵館打工,“朝五晚十一”是我的生活常態。
2021年7月,江蘇省南京市祿口機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當時我正在江蘇省疾控中心做科研課題,得知消息後,我立刻向導師申請支援抗疫。我參與(yu) 了對祿口集團工作人員的核酸檢測工作,對於(yu) 群眾(zhong) 關(guan) 於(yu) 疫情防控工作的問題進行反饋,協助核酸檢測基因測序工作以及對實驗室廢棄物消殺處理。
選擇努力注定是艱辛的,可不斷奮鬥的人生也注定是有意義(yi) 的。
前段時間我讀了《遇見最美的本草》,書(shu) 中這樣描述:“一粒芥子渺小得可憐,不注意幾乎看不見,一陣風就能把它吹跑,一滴雨就能把它淹沒。”但是作為(wei) 一味藥,其外敷可消腫散痛傳(chuan) 溫氣,內(nei) 服可利氣豁痰。芥子孕發於(yu) 秋冬,經春雨夏暑,盛開出漫天漫地的金黃色,如同絢爛釋放的青春,如同欣欣向榮的青年。我也覺得我們(men) 在這大千世界也隻是滄海一粟,努力拚搏著在塵埃中開出自己的金黃色,又將溫暖傳(chuan) 遞給他人。
我相信很多年輕人都經曆過痛苦、迷茫、掙紮,但不要給自己設限,一如芥子雖小,卻小而不弱,渺而不卑,有大誌,可大用。
我們(men) 在這裏“青聽”民族教育一線的聲音,投稿郵箱:zqbmzjy@163.com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