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追求京味兒戲新突破 北京人藝《正紅旗下》重磅開年

發布時間:2023-01-06 13:38: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1月5日電 (記者 高凱)集結老中青三代演員,演繹老舍珍貴遺作,2023年,北京人藝以全新創排的大戲《正紅旗下》重磅開年。

  《正紅旗下》是老舍先生創作生涯的最後一部小說,誕生於(yu) 1962年,老舍先生離世時,這部遺作尚未完全收尾。以《小井胡同》等京味兒(er) 戲聞名的著名編劇李龍雲(yun) ,在老舍先生去世後,改編和續寫(xie) 了這部作品,使其成為(wei) 一部完整的戲劇劇本。

  這部由老舍原著、李龍雲(yun) 編劇的作品,不僅(jin) 擁有得天獨厚的文本高度,在二度創作上也將充分展現人藝優(you) 勢。記者5日從(cong) 該劇媒體(ti) 見麵會(hui) 上獲悉,《正紅旗下》由北京人藝院長馮(feng) 遠征與(yu) 青年導演閆銳共同執導,濮存昕、楊立新、梁丹妮、王茜華、於(yu) 震、王剛、傅迦、吳珊珊等實力演員組成超強陣容,人藝數十位優(you) 秀青年演員參演,觀眾(zhong) 將看到北京人藝老中青三代演員的舞台傳(chuan) 承,在即將到來的新春佳節收獲一份獨一無二的戲劇體(ti) 驗。

  據介紹,《正紅旗下》全劇以老舍自傳(chuan) 體(ti) 的形式,從(cong) 老舍的第一視角來講述故事,將自己出生前後,清王朝沒落黃昏中的北京城活靈活現地展現在舞台上。劇中老北京人在和平年代的生活狀態和亂(luan) 世中對民族精神的堅守,無不體(ti) 現著作者的悲憫情懷和自我省察。

  兩(liang) 位文學大家在作品中實現了一次精神上的相遇,將他們(men) 對北京文化的理解注入作品,串聯起一個(ge) 個(ge) 形形色色的鮮活人物,“還原”出一個(ge) 具有時代印記的北平城。

  “老舍先生的魂,李龍雲(yun) 先生搭的骨架,由我們(men) 注入血肉。”馮(feng) 遠征如此介紹。

  濮存昕表示,“我們(men) 在這部作品中其實是在破解老舍先生的心情,這是老舍先生一部未完成的作品,每一次排練我們(men) 都在心裏問‘先生在天上如何看待我們(men) 給他的作業(ye) ’。這是一個(ge) 挑戰,我懷著敬畏的心情接受它。”

  《正紅旗下》中,既有濮存昕、楊立新、梁丹妮和王茜華出彩的對手戲,也有於(yu) 震、王剛、傅迦、吳珊珊、劉輝、雷佳等一眾(zhong) 中青年演員精彩演繹,以及數十位優(you) 秀青年演員的共同加盟,再加上由舞美設計常疆、燈光設計孟彬、服裝設計趙豔、造型設計英姝、效果設計鄭晨以及作曲文子、牛湘茗共同組成的設計團隊,北京人藝在這部開年力作中可以說集結了超強的主創力量。

  據介紹,不同於(yu) 北京人藝以往的京味兒(er) 戲,《正紅旗下》在表達手法上頗具寫(xie) 意意味,對此,閆銳表示,新的形式的確定源於(yu) 主創對文本的理解,“一切基於(yu) 文本的構架,我們(men) 有傳(chuan) 統京味兒(er) 戲的根基,有傳(chuan) 承血脈,這部作品在我們(men) 原有的經驗基礎上有提煉和升華,創新是為(wei) 了全力找到這部作品與(yu) 觀眾(zhong) 之間的橋梁。”

  此次的《正紅旗下》寄望觀眾(zhong) 看到在傳(chuan) 統之上有著創新表達的“新京味兒(er) ”。這個(ge) “新”既體(ti) 現在寫(xie) 意式的帶有現代精神的舞台設計,也體(ti) 現在演員表演風格的探索求變。“這是一次對人藝風格的繼承,更是一次大膽的創新。演員表演上會(hui) 追求人物的極致,舞台視覺上會(hui) 有一種站在高處俯視下來的感覺。”馮(feng) 遠征透露。觀眾(zhong) 在舞台上看到的將不再是傳(chuan) 統印象中的老北京風貌和一個(ge) 敘事性極強的故事,而是一部充滿現代精神和舞台呈現的新京味兒(er) 戲。

  據悉,目前作品已經排練過半,《正紅旗下》將於(yu) 1月18日起在首都劇場上演,與(yu) 觀眾(zhong) 一起度過新春佳節。(完)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