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原生態網紅”的笑容和朝氣是直抵人心的力量

發布時間:2023-01-10 16:27:00來源: 工人日報

  他們(men) 或呈現了特殊的時代場景,或定格了特定的曆史事件,甚至成為(wei) 標簽式人物,承載著公眾(zhong) 的集體(ti) 記憶,點亮了眾(zhong) 人的情感燈塔。這些普通人身上的笑容和朝氣、樂(le) 觀與(yu) 篤定,折射出人們(men) 對國家向好的希望、對時代向上的信念。

  “大家好我是川哥,我要上春晚了哦!”近日,用視頻方式記錄自己建築工地工作和生活日常、擁有近200萬(wan) 粉絲(si) 的“農(nong) 民工川哥”何川,在自媒體(ti) 賬號分享了自己即將登上大年初一四川衛視春晚舞台的消息,網友們(men) 紛紛在評論區表示祝賀;前不久,曾在新疆做戶外直播的劉元傑因拉動當地自媒體(ti) 經濟以及帶動旅遊業(ye) 和農(nong) 副業(ye) 發展,被推薦並當選為(wei) 新疆尉犁縣政協委員,這位曾被戲稱為(wei) “背景太假哥”的95後小夥(huo) 表示有些意外,“感覺責任更重了”。

  新年伊始,這樣的來自普通勞動者的好消息令人欣慰。之前,不少網友被他們(men) 富有感染力的視頻和直播內(nei) 容吸引,跟隨其鏡頭走進不曾了解的工地生活場景、“親(qin) 臨(lin) ”遙遠的陌生地域,從(cong) 偶然關(guan) 注點讚,到逐漸成為(wei) 鐵粉,不僅(jin) 源於(yu) 好奇,更源於(yu) 這些平凡人身上傳(chuan) 遞出的感染力和正能量,還有他們(men) 臉上那燦爛的笑容。

  這燦爛笑容的背後是普通人身上的樂(le) 觀開朗、積極向上。視頻裏的川哥臉上總掛著憨厚樸實的笑容,洋溢著源自內(nei) 心的對生活的熱愛與(yu) 憧憬,不少網友被這份陽光治愈和激勵。一位網友留言,“每天最開心的時候就是中午吃飯時看您的視頻,那麽(me) 平凡卻又那麽(me) 美好,也許就是平凡的煙火最撫人心”。一個(ge) 工地泥瓦匠“幹飯”和砌房子的尋常瞬間,讓網友情不自禁被代入和共情,在川哥川嫂勤勉打拚、越來越好的日子裏,不少人也看到了自己的影子,看到了對未來生活的希望。

  這燦爛笑容更記錄著普通人一步一個(ge) 腳印創造美好生活的模樣。“背景太假哥”以一己之力為(wei) 當地特產(chan) 代言帶貨、帶動農(nong) 戶增收致富的實踐,不僅(jin) 是“三農(nong) ”創業(ye) 的一個(ge) 典型,也為(wei) 一些迷惘的年輕人加油鼓勁。網友隔屏對其直播嘖嘖稱讚的同時,也許也會(hui) 從(cong) 中收獲職業(ye) 發展的靈感,讀懂拚搏的價(jia) 值和奮鬥的意義(yi) 。

  用鏡頭記錄勞動生活、直播帶貨出了圈,有人將“農(nong) 民工川哥”和“背景太假哥”等稱為(wei) “野生網紅”“原生態網紅”。近年來,這樣的網紅越來越多地走進公共視野,包括大家熟悉的用鏡頭記錄美食製作過程、展示田園牧歌式生活的李子柒,以及用短視頻展示東(dong) 北農(nong) 村真實圖景的張同學,等等。

  在這一來自普通人的網紅中,有些故事和影像是不經意間被公眾(zhong) 知曉的,他們(men) 或呈現了特殊的時代場景,或定格了特定的曆史事件,甚至成為(wei) 標簽式人物,承載著公眾(zhong) 的集體(ti) 記憶,點亮了眾(zhong) 人的情感燈塔——多年前在南昌火車站背著行囊、提著行李、攬著嬰兒(er) 的“春運母親(qin) ”巴木玉布木;扛著大包貨物,一手拽著貨物一角、一手牽著3歲兒(er) 子的重慶“棒棒”冉光輝;令“希望工程”深入人心的“大眼睛女孩”蘇明娟;新冠疫情初期,躺在移動病床上與(yu) 醫生共賞夕陽的那位老人……

  “肩上扛著的是家庭,手上牽著的是希望”,這是多年前讓重慶“棒棒”冉光輝為(wei) 公眾(zhong) 所知的那張照片的標題。而“希望”二字恰是這些網紅身上最直抵人心的力量。人們(men) 關(guan) 注他們(men) ,從(cong) 他們(men) 那裏獲得情感的慰藉以及對未來的信心與(yu) 希望,繼而轉身在自己的一方天地中耕耘、收獲。經年之後,網友們(men) 收到來自他們(men) 的好消息,恰似一場與(yu) 老友的重逢,在為(wei) “川哥要上春晚”“棒棒哥買(mai) 房了”欣喜的同時,也依稀看到了自己一路走來努力的樣子。正如有網友所言,“要感謝這些平凡的閃閃發光的小人物的隔空陪伴,更要感謝那個(ge) 不拋棄、不放棄的自己。”

  從(cong) 某種意義(yi) 上說,那一個(ge) 個(ge) 鮮活的“原生態網紅”,就是無處不在的“我們(men) ”。無論是否走進公眾(zhong) 視野,這些普通人身上的笑容和朝氣、樂(le) 觀與(yu) 篤定,折射出人們(men) 對國家向好的希望、對時代向上的信念。從(cong) 這些人對生活的熱愛和包容裏汲取力量,打造有趣有盼的生活,迎接有光有景的未來,我們(men) 一路同行。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