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唐詩西韻”回響大洋彼岸,中華之聲架中美溝通之橋!

發布時間:2023-01-11 15:42: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1月11日電(劉越)新年伊始,大洋彼岸的北美觀眾(zhong) 就收到了一份別致的東(dong) 方禮物。當地時間6日、7日晚,中國文化和旅遊部2023“歡樂(le) 春節”大型文化交流活動以《唐詩的回響:iSING! Suzhou和費城交響樂(le) 團中國新年音樂(le) 會(hui) 》在費城基默演藝中心與(yu) 紐約林肯中心的精彩上演拉開了序幕,給廣大樂(le) 迷帶來了一場跨越古今、融匯中西的視聽盛宴。

  演出由文化和旅遊部所屬中國對外文化交流協會(hui) 、中國駐紐約總領館、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團、中國銀行、江蘇省文化和旅遊廳、蘇州市人民政府共同支持,第77屆聯合國大會(hui) 主席克勒希、費城市長肯尼、法國等10多個(ge) 國家常駐聯合國代表、費城交響樂(le) 團總裁馬思藝、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張軍(jun) 大使、中國駐紐約總領事黃屏和各界人士先後觀看了演出。

  當地時間1月7日晚,2023“歡樂(le) 春節”《唐詩的回響:iSING! Suzhou和費城交響樂(le) 團中國新年音樂(le) 會(hui) 》在紐約林肯中心愛麗(li) 絲(si) ·杜莉音樂(le) 廳上演,現場觀眾(zhong) 享受了一場跨越古今、融匯中西的視聽盛宴。圖為(wei) 在音樂(le) 會(hui) 前舉(ju) 行的“蘇州日”主題活動上,第77屆聯大主席克勒希(左三)、費城交響樂(le) 團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馬蒂亞(ya) 斯·塔爾諾波利斯基( Matías Tarnopolsky)(右三)、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張軍(jun) (左二)、蘇州市委常委、宣傳(chuan) 部部長金潔(右二)、中國駐紐約總領事黃屏(右一)、中國駐紐約總領館文化參讚陳春梅(左一)合影。 中新社記者 廖攀 攝

  從(cong) 唐詩到民歌

  中華之聲響徹大洋彼岸

  恰逢寒冬時節,主創團隊以一首《春節序曲》作為(wei) “唐詩的回響”係列音樂(le) 會(hui) 開場曲目,可謂是獨辟蹊徑。刻在中國人記憶裏的悠揚樂(le) 曲仿佛春風拂麵,在凜冬給觀眾(zhong) 帶來了融融暖意。

  隨後,由中國澳門指揮家廖國敏執棒,來自中國、美國、意大利等10個(ge) 國家的15位國際青年歌唱家在費城交響樂(le) 團的伴奏聲中,共同演繹了《靜夜思》《將進酒》《楓橋夜泊》《黃鶴樓》《賦得古原草送別》等一首首讓人耳熟能詳的經典唐詩。

  當地時間1月7日晚,2023“歡樂(le) 春節”《唐詩的回響:iSING! Suzhou和費城交響樂(le) 團中國新年音樂(le) 會(hui) 》在紐約林肯中心愛麗(li) 絲(si) ·杜莉音樂(le) 廳上演,現場觀眾(zhong) 享受了一場跨越古今、融匯中西的視聽盛宴。 中新社記者 廖攀 攝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鍾聲到客船”“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千山鳥飛絕,萬(wan) 徑人蹤滅”“黃鶴一去不複返,白雲(yun) 千載空悠悠”……主創團隊將流傳(chuan) 千年的古詩譜成交響樂(le) ,以西曲激發唐詩的強大底蘊,讓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傳(chuan) 世大家的詩篇跨越千年,飄洋過海。

  有趣的是,當15首曲目結束後,藝術家們(men) 還獻上了《從(cong) 茉莉花到圖蘭(lan) 朵》《康定情歌》等返場曲。“好一朵美麗(li) 的茉莉花”“跑馬溜溜的山上,一朵溜溜的雲(yun) 喲”,柔和優(you) 美的江南小調、熱辣高昂的四川民歌與(yu) 含蓄雋永的唐詩相映成趣,以藝術為(wei) 媒,向世界生動地詮釋了中國故事。

  促進民心相通

  文化交流架起溝通橋梁

  在音樂(le) 會(hui) 前舉(ju) 行的“蘇州日”主題活動上,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張軍(jun) 發表致辭。他認為(wei) “唐詩的回響”音樂(le) 會(hui) 以全新的方式演繹中國唐詩的名篇佳作,是古典與(yu) 現代藝術的碰撞,東(dong) 方與(yu) 西方文明的互動,“唐詩蘊含著中國人對人類命運和生命價(jia) 值的思考,其中富含的精神力量能夠跨越時空,超越國度,喚發心靈的共鳴。”在早前召開的2023“歡樂(le) 春節”專(zhuan) 場發布會(hui) 上,文化和旅遊部國際交流與(yu) 合作局負責人也表示,希望通過“歡樂(le) 春節”活動的舉(ju) 辦,促進全球文明交流互鑒。

  誠然,文化無國界,正如別具一格的“唐詩西韻”同樣俘獲了不少樂(le) 迷的心。一位叫做布蘭(lan) 登的觀眾(zhong) 坦言,自己很喜歡中國詩歌的意境,“詩與(yu) 歌劇的結合是一種非常有趣的探索,希望未來能看到更多來自中國的文化作品。”

  當地時間1月7日晚,2023“歡樂(le) 春節”《唐詩的回響:iSING! Suzhou和費城交響樂(le) 團中國新年音樂(le) 會(hui) 》在紐約林肯中心愛麗(li) 絲(si) ·杜莉音樂(le) 廳上演,現場觀眾(zhong) 享受了一場跨越古今、融匯中西的視聽盛宴。 中新社記者 廖攀 攝

  另一位觀眾(zhong) 維羅妮卡則為(wei) 了二刷這場音樂(le) 盛宴,連夜從(cong) 費城奔赴紐約:“我前一天剛在費城看了‘唐詩的回響’首演,特別喜歡《楓橋夜泊》曲目的評彈清唱部分。評彈在美國很難看到,對於(yu) 喜歡中國文化的人來說,這種演出非常難得。為(wei) 了再看一次,我覺得趕來紐約是值得的。”

  對於(yu) 音樂(le) 所折射出的文化認同,第77屆聯大主席克勒希表示,這次活動延續了中美開展學術與(yu) 文化交流的傳(chuan) 統,體(ti) 現了不同文化群體(ti) 之間架起溝通橋梁的意義(yi) 。“讓我們(men) 銘記中國唐代詩人張九齡的詩句‘相知無遠近,萬(wan) 裏尚為(wei) 鄰’,秉持相互理解的原則,向著正確方向采取務實行動,使世界各國人民之間的聯係更加緊密。”

  音樂(le) 跨越國界

  費城交響樂(le) 團奏響中美友誼之歌

  中美兩(liang) 國元首在巴厘島會(hui) 晤時同意,中美人文交流十分重要,鼓勵擴大兩(liang) 國各領域人員交往。本次“唐詩的回響”音樂(le) 會(hui) 由中國蘇州文化藝術中心、美國費城交響樂(le) 團和美國亞(ya) 裔表演藝術中心合作舉(ju) 辦。其中,費城交響樂(le) 團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

  1973年,費城交響樂(le) 團赴華巡演,成為(wei) 新中國成立後首個(ge) 訪華的美國交響樂(le) 團,為(wei) 兩(liang) 國文化交流搭建了重要的橋梁。在過去半個(ge) 世紀裏,費城交響樂(le) 團曾造訪中國12次,是美國各大樂(le) 團中來訪中國次數最多的樂(le) 團。作為(wei) 享譽世界的藝術團體(ti) ,費城交響樂(le) 團選擇將音樂(le) 會(hui) 作為(wei) 紀念訪華50周年的首場活動,以動人的樂(le) 章呈現優(you) 雅的東(dong) 方美學,體(ti) 現了其與(yu) 中國非比尋常的深厚友誼。

  當地時間1月7日晚,2023“歡樂(le) 春節”《唐詩的回響:iSING! Suzhou和費城交響樂(le) 團中國新年音樂(le) 會(hui) 》在紐約林肯中心愛麗(li) 絲(si) ·杜莉音樂(le) 廳上演,現場觀眾(zhong) 享受了一場跨越古今、融匯中西的視聽盛宴。 中新社記者 廖攀 攝

  費城交響樂(le) 團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馬思藝在采訪中強調,費城交響樂(le) 團十分樂(le) 於(yu) 參與(yu) 到這場音樂(le) 會(hui) 中,“很高興(xing) 能夠通過美妙的音樂(le) 表演來慶祝兔年的開始,一千多年前的唐詩讓人感動。1973年,費城交響樂(le) 團第一次訪問中國。值此50周年,我想說,費城交響樂(le) 團與(yu) 許多中國藝術家有著深厚的友誼,我們(men) 期待再回中國演出。”

  對此,中國駐紐約總領事黃屏表示讚賞,“費交1973年訪華巡演,成為(wei) 新中國成立後首個(ge) 訪華的西方交響樂(le) 團。過去半個(ge) 世紀裏,費交共訪問中國12次,為(wei) 增進兩(liang) 國人民的相互理解和友誼做出了積極貢獻。希望費交以音樂(le) 為(wei) 橋,繼續發揮友好文化使者的作用。”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也在社交媒體(ti) 上轉發了黃屏對“唐詩的回響”的祝賀。她認為(wei) ,費城交響樂(le) 團與(yu) 中國幾十年的交流和合作卓有成效,期待更多這樣跨越時空、語言等因素的交流。(完)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