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四川遂寧桃花河發現舊石器時代又一重要大型曠野遺址

發布時間:2023-01-12 11:10: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成都1月11日電 (記者 嶽依桐)記者11日從(cong) 四川省文物局獲悉,四川遂寧桃花河遺址發現手斧、手鎬、重型刮削器以及南方曠野遺址中罕見的動物化石等遺物,年代初步估計在距今20萬(wan) 年至5萬(wan) 年之間。專(zhuan) 家認為(wei) ,該遺址是繼皮洛遺址之後,四川舊石器時代又一重要且罕見的大型曠野遺址,是我國舊石器考古的又一重大突破。

  2021年,遂寧市文管所聯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在涪江流域開展主動考古調查工作,並取得包括明確舊石器時代遺存在內(nei) 的一係列重要發現。此後,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於(yu) 2022年5月、6月和11月分別在涪江流域遂寧段和涪江流域綿陽段開展了舊石器考古專(zhuan) 項調查,分別於(yu) 遂寧市和綿陽市發現了20多處舊石器地點,它們(men) 皆位於(yu) 涪江流域三、四級階地上。調查發現手斧、手鎬、重型刮削器等數百件典型石製品,充分展示了在涪江流域的舊石器時代考古工作具有極大潛力,並在同年6月2日發現遺物豐(feng) 富、地層堆積較好而又正在被基本建設破壞的桃花河遺址。

  2022年7月,為(wei) 配合當地基建工作,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對桃花河遺址進行搶救性考古發掘。該院舊石器研究所所長、桃花河遺址考古項目領隊鄭喆軒在研討會(hui) 上介紹,該遺址位於(yu) 四川省遂寧市射洪市香山鎮,包含鄢家溝和田家灣兩(liang) 個(ge) 地點,均屬涪江左岸階地。桃花河遺址鄢家溝地點位於(yu) 香山鎮梁陳村,初步認為(wei) 屬涪江左岸三級階地,階地麵呈東(dong) 西走向,麵積巨大,達9萬(wan) 餘(yu) 平方米。田家灣地點位於(yu) 香山鎮新城壩村,初步認為(wei) 屬於(yu) 涪江左岸四級階地。

  本次發掘初步揭露了三期舊石器時代文化。三期文化自下而上,發展連續貫通,但又呈現出階段性差異。其中,第一期在石製品組合中含有較高比例的大石核、大石片以及以大石片為(wei) 毛坯的重型刮削器,此外含有少量手斧、手鎬、石刀等較典型的大型切割工具;第二期石製品尺寸有所縮小,大石核、大石片和重型刮削器較第一期比重下降,中小型石核、石片和工具比重上升,存在中小型石片工具;第三期基本不見大石片及重型刮削器,以中小型石核、石片和工具為(wei) 主,且對石料有一定選擇性。三個(ge) 文化期均發現了石製品密集區,不同密集區各具特色,多數石製品沒有風化、磨蝕痕跡,有的石製品碎片則可以成功拚合,初步表明遺址為(wei) 原地埋藏,為(wei) 討論人類行為(wei) 模式、遺址功能分區和空間結構提供了線索。此外,遺址也發現了數十件動物化石,初步判斷有鹿、牛、馬等大中型食草類動物。

  據介紹,桃花河遺址測年工作正在開展,根據現有考古材料以及初步的文化因素分析,專(zhuan) 家認為(wei) 桃花河遺址的年代初步估計在距今20萬(wan) 年至5萬(wan) 年之間,更準確的年代將以後續光釋光測年為(wei) 準。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王幼平介紹,中國南方舊石器考古從(cong) 廣西百色到陝西漢中頻有發現。發現的遺址不少,但出土的石製品數量卻並不多,“桃花河遺址麵積大、發現遺物多、密度高,應該屬於(yu) 基本營地或中心營地,提供了非常豐(feng) 富的信息,這是期待已久的好遺址。”

  據介紹,桃花河遺址發現的遺物也非常豐(feng) 富。最大宗的是石製品,數量大、分布密集,在南方曠野遺址中比較少見。因為(wei) 南方土壤是酸性,保留下的動物化石十分珍貴。此外,遺址體(ti) 現的人類技術和文化特點非常鮮明,遺址使用石器原料來源清楚,就是原地利用河床礫石進行剝製,尤其遺址從(cong) 下層到上層,可以看出石器呈現的明顯變化——組合大小和原料利用皆有不同,尤其上層的原料來源更單一,可見石器原料的選擇性更強。(完)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