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生態保護修複取得開創性進展
自然資源部相關(guan) 負責人昨天(11日)表示,自然資源部組建五年來,我國自然資源調查取得一批新成果、生態保護修複取得開創性進展。
自然資源部表示,五年來,全國共完成1885個(ge) 縣1:5萬(wan) 地質災害調查、186萬(wan) 平方公裏隱患綜合遙感識別、12961處工程治理,因地質災害死亡失蹤人數、直接經濟損失明顯下降。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全麵完成,它是我國進入新時代後開展的一次重大國情國力調查,為(wei) 國土空間保護開發和自然資源管理數字化轉型提供了統一的底圖底數。
此外,我國生態保護修複取得開創性進展,完成全國生態保護紅線劃定,陸域生態保護紅線麵積占陸域國土麵積的近三分之一;編製實施全國重要生態係統保護和修複重大工程總體(ti) 規劃及專(zhuan) 項規劃,在國家生態安全屏障統籌布局9個(ge) 重大工程、47項重點任務。
五年來,國家共實施44個(ge) 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ti) 化保護和修複工程,已完成修複麵積達3.5萬(wan) 平方公裏;整治修複海岸線1100公裏、濱海濕地42萬(wan) 畝(mu) 。
2023年要夯實糧食能源資源安全基礎
自然資源部負責人表示,2023年要夯實糧食、能源資源安全基礎,嚴(yan) 守安全底線,提高安全發展能力。
自然資源部表示,特別要牢牢守住十八億(yi) 畝(mu) 耕地紅線,推進耕地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ti) ”保護,堅持良田糧用大原則,堅決(jue) 遏製耕地“非農(nong) 化”、防止“非糧化”。全麵落實黨(dang) 政同責,健全獎懲機製。
此外,自然資源部明確繼續加強基礎地質調查,深化礦產(chan) 資源國情調查,推進未利用礦區資源調查評價(jia) ,組織實施戰略性礦產(chan) 國內(nei) 找礦行動,推動實施礦產(chan) 地戰略儲(chu) 備工程,提高礦產(chan) 資源國內(nei) 供給儲(chu) 備保障能力。
自然資源部還改革土地利用計劃配置方式,實行“項目跟著規劃走,要素跟著項目走”,統籌安排新增和存量建設用地,全國單位GDP建設用地使用麵積五年下降21.51%。
提高自然資源利用水平 守住生態安全邊界
對於(yu) 如何推動我國綠色低碳發展,自然資源部負責人表示,將持續推進自然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提高自然資源利用水平,守住自然生態安全邊界,促進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建設。
自然資源部表示,繼續優(you) 化自然資源要素保障方式,規範重大項目用地清單,以國土空間規劃和真實有效的項目落地作為(wei) 配置土地計劃的依據。研究製定科學合理圍填海管控規則,保障國家重大項目及行業(ye) 、民生用海用島。
自然資源部明確,繼續實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ti) 化保護和係統治理,健全國土空間生態修複規劃體(ti) 係,推動實施全國陸海生態係統本底狀況調查、變化監測、風險預警。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