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智能網聯推動汽車電動化進入“下半場”

發布時間:2023-01-12 11:18: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1月6日,2023(第五屆)海口國際新能源暨智能網聯汽車展覽會(hui) 在海南國際會(hui) 展中心開幕。此次車展不僅(jin) 正式打響了2023年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發令槍,更為(wei) 提振汽車市場信心、推動經濟發展回穩向好發揮了重要作用。

  隨著體(ti) 量不斷增大、滲透率日益提升,新能源汽車市場正逐漸跨過野蠻生長的時代,邁入由市場驅動的高速發展期。在此背景下,汽車行業(ye) 未來的發展目標是什麽(me) ?新能源汽車又該怎樣突破升級?

  1月6日,2023(第五屆)海口國際新能源暨智能網聯汽車展覽會(hui) (以下簡稱“海口新能源車展”)在海南國際會(hui) 展中心開幕。此次車展不僅(jin) 正式打響了2023年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發令槍,更為(wei) 提振汽車市場信心、推動經濟發展回穩向好發揮了重要作用。

  “市場銷量穩中有升,新能源車銷量高速增長,自主品牌成為(wei) 主流,出口延續爆發式增長勢頭。”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hui) 汽車行業(ye) 委員會(hui) 會(hui) 長、中國國際商會(hui) 汽車行業(ye) 商會(hui) 會(hui) 長王俠(xia) 用4個(ge) 關(guan) 鍵句總結了2022年我國汽車市場整體(ti) 發展情況。

  對於(yu) 2023年,王俠(xia) 認為(wei) ,汽車產(chan) 業(ye) 將麵臨(lin) 3個(ge) 方麵的機遇和挑戰:在產(chan) 業(ye) 層麵,原材料成本、產(chan) 業(ye) 鏈保供和消費動能壓力逐漸緩解;在新能源戰場,產(chan) 業(ye) 格局將加速重構;在技術和市場層麵,將進入技術突破、盈利能力比拚和可持續性商業(ye) 模式的較量階段。“有形的羈絆減少了,但無形的壓力猶在,留給我們(men) 汽車人的將是一個(ge) 更具挑戰也能更有作為(wei) 的新年。”

  他提到,黨(dang) 的二十大之後的首次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表明了穩經濟、穩增長、恢複和擴大消費的堅強決(jue) 心,國務院發布的《擴大內(nei) 需戰略規劃綱要(2022-2035年)》也提出支持釋放出行消費潛力,推進汽車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加強停車場、充電樁、換電站、加氫站等配套設施建設,便利二手車交易,推動農(nong) 村居民汽車消費升級。

  在新能源主戰場,隨著傳(chuan) 統車企轉型速度加快、跨國車企入局力度加大,產(chan) 業(ye) 變局將加速。同時,疊加產(chan) 能結構性過剩,財政補貼停止,新能源車市場競爭(zheng) 將更加激烈,淘汰賽將加速上演。尤其是在第一輪熱潮中處於(yu) 弱勢的造車新勢力,將麵臨(lin) 更加嚴(yan) 酷的生存壓力。

  從(cong) 我國汽車產(chan) 業(ye) 變革來看,新能源汽車已經獲得了充分發展,汽車電動化“下半場”轉型升級的重點在於(yu) 智能化、網聯化。隨著眾(zhong) 多企業(ye) 的入場和布局,一些商業(ye) 模式走過了概念和摸索階段,開始從(cong) 空中著陸,轉入穩定的商業(ye) 運營。

  在本屆海口新能源車展上,來自國內(nei) 外主流汽車品牌、國內(nei) 各大車企推出的新能源汽車子品牌、造車新勢力、豪華品牌以及合資品牌同場競技,為(wei) 消費者帶來豐(feng) 富的新能源汽車選擇。開幕日當天,多家車企在展會(hui) 現場發布全新車型,展示最新的科技成果與(yu) 未來發展規劃。

  在長城汽車哈弗品牌發布會(hui) 上,哈弗品牌營銷副總經理張福誌介紹了全新產(chan) 品哈弗H-DOG。他表示:“哈弗H-DOG通過對用戶5天通勤、兩(liang) 天郊野、e享時刻三大使用場景的分析,在新能源與(yu) 越野樂(le) 趣之間實現了1+1>2的良性結合,滿足了用戶‘可城、可野、可電’的用車需求。”

  張福誌告訴記者,哈弗付出了百億(yi) 元級的研發投入,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其專(zhuan) 利公開量達到1815份,授權量達到1496份。長城汽車通過哈弗檸檬混動DHT的研發,實現了關(guan) 鍵零部件的自主控製,既讓消費者享受到全球分工帶來的技術水平和成本收益紅利,又避免了在關(guan) 鍵技術上“卡脖子”的風險,促進了中國品牌混動技術的發展和中國混動產(chan) 業(ye) 鏈的放量。

  與(yu) 新能源汽車有“天然聯係”的智能網聯技術,在本屆海口新能源車展也有多樣的呈現,展現了當下汽車行業(ye) 發展的重要趨勢。

  吉利汽車集團攜旗下吉利、幾何、領克、睿藍品牌參展,以星越L增程電動版、博越L、領克09 EM-P、睿藍9為(wei) 代表的新車型,展現了吉利智能技術的領先,以及“車路雲(yun) 網圖”一體(ti) 化協同全域布局的體(ti) 係化競爭(zheng) 優(you) 勢,為(wei) 未來智能汽車的發展提供了借鑒思路。

  在智能網聯汽車的專(zhuan) 利技術構成中,以智能感知為(wei) 代表的智能化專(zhuan) 利技術,和以車聯網為(wei) 代表的網聯化專(zhuan) 利技術,近年來發展迅速,推動著新能源汽車的產(chan) 品性能升級。這也讓聯合科技公司提升品牌的“智能”附加值,成為(wei) 眾(zhong) 多車企的跨界主流選擇。

  除整車外,博世、華為(wei) 等零部件及智能產(chan) 品展商也一並亮相本屆車展,向觀眾(zhong) 全麵展示新能源和智能網聯相關(guan) 領域的新技術與(yu) 新成果。

  王俠(xia) 提醒說,當下最緊迫的就是要實現核心技術突破,堅決(jue) 破除“卡脖子”技術壁壘。“除了在空白點實現0到1的突破外,在各種新技術應用的過程中也要避免出現新的短板,比如由於(yu) 技術不成熟或操之過急導致的安全隱患、法律風險等。中國的汽車技術發展經曆了以市場換技術、用錢買(mai) 技術的各種探索,真正可持續的應該是用市場養(yang) 技術,讓技術和市場同步發展。”

  有業(ye) 內(nei) 專(zhuan) 家分析稱,在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的推動下,未來中國車市依然將長期處於(yu) 上升通道中。“經過近幾年國家政策的引導和汽車企業(ye) 的深耕,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有望‘接棒’智能手機,成為(wei) ‘新技術應用的主要載體(ti) 、消費升級的主力軍(jun) 、產(chan) 業(ye) 升級的主旋律’。”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xi) 記者 王誌遠文並攝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