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丨從長三角到珠三角:春運列車上感受新年脈動
新華社南京1月12日電題:從(cong) 長三角到珠三角:春運列車上感受新年脈動
新華社記者劉兆權、楊紹功、楊丁淼
2023年春運是疫情防控進入新階段後的首個(ge) 春運。近日,記者跟隨D2281和D376次列車,往返長三角和珠三角之間,行程3000多公裏。從(cong) 乘客出差、返鄉(xiang) 、旅遊的腳步和滿懷期待的話語中,感受2023年的新年脈動。
1月9日早上6點半,D2281次列車從(cong) 南京南站開出時乘客不足百人,經過鎮江、常州、無錫、蘇州等站多次上下,8點半到達上海虹橋站已有1500多人,500多人在虹橋站下車。“‘軌道上的長三角’、公交化的高鐵,讓人們(men) 可以住在江蘇,工作在上海。”D2281次列車列車長郎茜說,常年在鐵路上工作,看到活躍的客流讓她覺得信心滿滿。
河海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師孟倫(lun) 的課題組分析發現,近3個(ge) 月來,“疫情”“轉折點”“崗位”“招聘”等是長三角和珠三角主要城市網友搜索較多的微博關(guan) 鍵詞。數據顯示,疫情防控措施優(you) 化前,D2281次列車單程發送旅客約2000人次,之後單程發送旅客已上升到4000多人次。隨著疫情防控措施的優(you) 化,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活力在回升。
“春節前把各種會(hui) 開完,節後全力爭(zheng) 搶工程訂單。”中建四局江蘇建設投資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詹斌清近期頻繁乘高鐵在長三角城市間奔波,到各地檢查項目、布置工作。他感覺今年臨(lin) 近年關(guan) 比往年要忙。
在福建沿海,列車貼著海岸線穿行。右邊是連綿起伏的丘陵,左邊是不時從(cong) 丘陵間露出的海麵。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采購部工程師郝金銘卻沒時間欣賞風景。
他剛在江蘇丹陽確認了電池箱體(ti) 製造進展,又趕往福建寧德查看電池裝配情況。疫情防控措施優(you) 化後,他一直忙著出差。因為(wei) 很多訂單開年就定下來,後麵才能抓緊生產(chan) 。“新能源是風口,快一步就有更多機會(hui) 。”郝金銘說。
市場總有機遇,堅持才能勝利。深圳一家美容企業(ye) 的市場經理王磊,小心翼翼地把一台除皺儀(yi) 器從(cong) 常州“護送”到潮汕。疫情給美容行業(ye) 帶來困難,但他相信2023年會(hui) 迎來更多消費者。他笑著說:“消費要升級,人們(men) 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會(hui) 變。”
十多名台胞從(cong) 無錫上車,到廈門轉飛機回島過年。當被問到“帶了什麽(me) 年貨”時,他們(men) 笑著說,現在物流很方便,很多東(dong) 西都不用帶。不過,坐D376次列車從(cong) 深圳回南昌的大學生陳洋,卻把學校的“家當”都盡量帶回家。馬上研究生畢業(ye) 的她,將全力以赴寫(xie) 論文、找工作。
D2281次列車從(cong) 廣東(dong) 陸豐(feng) 站駛出時天已經黑了,但車窗外沿途城市燈光十分明亮。熟悉沿途風土的旅客說,在深圳和汕頭兩(liang) 個(ge) 經濟特區之間的陸豐(feng) 和惠州,不僅(jin) 海鮮十分有名,經濟發展活力也越發明顯。
中建安裝集團有限公司南方分公司助理總經理劉雨高說,他經常乘高鐵往返於(yu) 長三角和珠三角之間。這幾年公司承建了長三角、珠三角許多城市的交通、廠房等項目,也感受到這些城市經濟發展的活力。
在D2281次列車上,記者遇到鞋業(ye) 技術員董叢(cong) 春。他曾在廣州工作,如今為(wei) 晉江企業(ye) 做技術指導。他說,近些年,行業(ye) 的技術不斷升級,讓他感觸最深。他相信好技術意味著好品質,也會(hui) 帶來好銷量。
一路上,記者聽到許多乘客對交通便利化的感慨。“軌道上的長三角”和“軌道上的珠三角”已成為(wei) 驅動沿海交通脈動的重要引擎。據統計,2023年春運,長三角與(yu) 珠三角間開行動車組列車74列,數量比2019年春運時增長54%。
新的一年,信心從(cong) 哪裏來?跟隨春運列車往返長三角與(yu) 珠三角之間,記者感受到了那麽(me) 多人、那麽(me) 多城市、那麽(me) 多市場主體(ti) 對發展的不懈追求。隻要邁開腳步,前麵就是春天。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