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護航“浪尖上”的春運

發布時間:2023-01-17 11:22: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打通海上救援‘最後一公裏’,並讓它常態化。”

  實施“乙類乙管”後,超20億(yi) 人次的“大遷徙”預計將在此次春運回歸。春運每年都是交通運輸係統的一場“大考”,今年的“考題”可能是近幾年來最難的。水路運輸同樣麵臨(lin) 巨大考驗。

  最近,每天約有40萬(wan) 人次通過水路返鄉(xiang) 。隨著海上客運量明顯增加,海上交通安全壓力也隨之增大。為(wei) 了護航浪尖上的“春運”,交通運輸部南海第一救助飛行隊(以下簡稱“南一飛”)機務李健每天晚上都在加班。工作十餘(yu) 年來,李健有10年春節期間都守在南海上。

  載著病人的直升機停進了醫院

  “比較太平。”“南一飛”救助飛行員侯斌用這個(ge) 詞來形容當前他們(men) 所守護海域的情況,相較於(yu) 前段時間連軸轉地救援,這段時間,他們(men) 救援的次數反而有所減少。然而,他們(men) 腦海中應急救援的“弦”卻繃得更緊了。

  1月6日,在春運啟動的前夕,南海救助局還開展了“三位一體(ti) ”聯合演練,在南沙海區的重點海域部署了25艘救助船、5架救助直升機、10支應急救助隊,實施24小時全天候待命,險情一旦發生,馬上救援。

  茫茫大海上,危機四伏,隨時可能出現險情,並且救援難度很大。2022年除夕夜,廣東(dong) 陽江附近海域一工程船失火,火勢逐漸加大,船舶火勢無法控製,1人遇險,需要緊急救助。當時,正在該海區值守的交通運輸部南海救助局“南海救131”輪迅速用消防炮對失火的工程船進行滅火,最終,火被撲滅,遇險人員也轉危為(wei) 安。

  相較於(yu) 春節期間的救援,“南一飛”救援人員平日裏麵臨(lin) 的救援更多也更險。例如,元旦前夕,侯斌曾連續進行了幾次海上救援。

  “這裏有病人胃穿孔,情況緊急,急需直升機救援。”2022年12月12日下午,在珠海市東(dong) 南方向約120海裏的位置,一艘輪船向南海救援局發出了求救信號。接到救援任務後,作為(wei) 直升機副駕駛的侯斌與(yu) 機組成員火速趕往現場。

  經過搜尋定位,侯斌與(yu) 機組成員一起確認了吊運位置,絞車手將救生員陳泳楷放到了甲板上,救生員接上病人後,直升機又火速飛向醫院。按照一般流程,直升機接救病人後,應返回基地機場,交由120進行處置。

  搶救危重病人,時間就是生命。最終機組沒有選擇通常的流程,而是直飛醫院。當日17時13分,直升機在遵義(yi) 醫科大學第五附屬(珠海)醫院(以下簡稱“遵醫五院”)停機坪穩穩降落,艙門打開後,醫護人員第一時間推著擔架將病人接了過去。

  侯斌說,救助必須爭(zheng) 分奪秒,將病人直接從(cong) 海上送到醫院,相較於(yu) 救護車轉運,可以節省至少40分鍾,這對病人尤其是急症、重症病人,至關(guan) 重要。

  這位病人被送到醫院後,直接進了ICU病房,被搶救過來。這更讓侯斌感受到工作的意義(yi) 。這也是這支隊伍與(yu) “遵醫五院”攜手完成的第三次空中“生命接力”。

  侯斌說,從(cong) 2021年開始,飛行隊就已經實現將救援的危重人員直接送往醫院,在珠海,他們(men) 已與(yu) 兩(liang) 家三甲醫院合作,可以根據救援的實況,必要時候將遇險人員直送醫院。侯斌說,“我們(men) 打通了海上救援‘最後一公裏’,並讓它常態化。”

  在危機時刻衝(chong) 得上去

  在海上險情出現危及人命的緊急時刻,往往也是最需要直升機救援的。侯斌和隊友們(men) 常常披星戴月地出發,劈波斬浪救援,戰狂風、鬥惡浪,正如救撈精神所詮釋的那樣:“把生的希望留給別人,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

  救援時,海上救助飛行隊遇到兩(liang) 種救援情況比較多,一是急症、重症病人的轉運,二是突發緊急情況後,船員和船隻的救助。雖然這兩(liang) 種救援的處理方式不同,共同點卻是“誰都等不了”。侯斌說,當時他們(men) 想的隻有一件事,就是要快、要把人救回來。

  2022年12月26日淩晨3時許,“南一飛”接到救助信息:在珠海市東(dong) 偏南約60海裏海域處,一無名貨船進水,船上3人請求救助。睡夢中的侯斌接到任務,立刻爬了起來,趕去救援。

  直升機抵達時,他們(men) 發現出事船隻嚴(yan) 重向左傾(qing) 斜,船頭已經快沒入水中,船尾翹得很高,即將沉沒,3名遇險船員正站在甲板上等待救援。機組立即展開救援作業(ye) ,救生員攜帶救援套下降到貨船船尾,20分鍾後,3名遇險船員先後被安全接上直升機,無人受傷(shang) 。

  在很多船員和乘客眼裏,侯斌他們(men) 是“守護者”。作為(wei) 救助直升機的“體(ti) 檢員”,更多時候,李健是在背後默默守護大家。侯斌他們(men) 平安歸來後,李健的任務就開始了。機務人員接到直升機後,要對直升機進行全方位的“體(ti) 檢”,再清洗幹淨,防止被海水腐蝕。

  有時,太陽剛升起,直升機就要起飛了,機務人員需要提前半小時開始檢查。有時,李健和隊友們(men) 5:30就開始航前檢查。有時,救援任務比較複雜,不知道直升機何時回來,他們(men) 需要一直等待,加班也成了機務人員的常態。他說,“隻要飛機確定返航本場,再晚我們(men) 也要等。”

  機組執行遠距離救助往往需要機務人員跟機。有一次,台風快要來了,一艘漁船在海上失去了動力,無法行駛。救援人員開始救援時,船在海上漂浮不定,一名救生員腰部被船撞傷(shang) ,返航途中直升機突發設備故障,如果不及時修好,可能麵臨(lin) 台風的正麵衝(chong) 擊。

  當時,跟機的李健懷疑供電有問題,讓飛行員重置了供電係統,之後,直升機順利返航。

  救助直升機的線路係統比較複雜,有些時候,直升機的故障與(yu) 線路有關(guan) 。機務人員需要分析整個(ge) 係統線路圖,操作手冊(ce) 上大概有10頁線路圖,需要一根線一根線去查。李健說,“一個(ge) 小故障往往要找遍飛機各個(ge) 角落,像大海撈針一般。即便是這樣,我們(men) 也不會(hui) 放過任何一個(ge) 故障,必須保證萬(wan) 無一失。”

  一次直升機線路出現故障,一直沒查出問題。李健接手後,連測了3天,終於(yu) 發現其中一根線鬆動了,排除了故障。

  18年救險1110人

  救助國際漁民也是這支飛行隊的日常。一次,李健隨隊飛往西沙群島救援時,救起兩(liang) 名越南籍落水漁民。李健記得,當時,在海麵上的船隻已經翻扣,船上的兩(liang) 名越南船員已經落水。

  兩(liang) 人被救起來時,因為(wei) 在海水裏太久,出現了脫水症狀。救援人員給他們(men) 換了衣服,喝了很多水後,兩(liang) 個(ge) 人的狀態才有所好轉。隨後,他們(men) 雙手合十,一直向救援人員作揖,點頭鞠躬,表達感謝。

  去年,是這支隊伍建成的第十八個(ge) 年頭,他們(men) 累計飛行的時間已超過1.6萬(wan) 個(ge) 小時,參與(yu) 救援超過1200次,從(cong) 海浪裏搶出的遇險者超過1110人。

  今年對於(yu) 這支隊伍來說是一個(ge) 新起點。李健希望能夠盡快熟悉它們(men) ,早日與(yu) 它們(men) 並肩作戰,壯大我國海上救助力量,保證好海上航行者的生命和財產(chan) 安全。

  如往年一樣,侯斌、李健以及眾(zhong) 多“南一飛”的救援人員,在祖國的南大門守護著海上旅客、船員的安全。今年海上旅遊人數增多,客輪的客流量增大,發生事故的可能性也在增大。侯斌覺得今年會(hui) 更忙,他們(men) 正打起“十二分”精神,護航“浪尖上”的春運。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xi) 記者 趙麗(li) 梅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