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述評:中國科創投資將迎來複蘇
參考消息網1月30日報道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1月26日報道,在疫情和監管的背景下,中國技術和互聯網初創企業(ye) 2022年獲得的資金減少約一半,但與(yu) 此同時,新能源和半導體(ti) 行業(ye) 在2022年達成一係列高額交易,預計2023年將有搶眼表現。
報道稱,2023年的經營環境預計將會(hui) 提升。2022年底舉(ju) 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顯示,中央寄望於(yu) 互聯網平台為(wei) 重振放緩的經濟發揮作用。
報道稱,創業(ye) 投資數據提供商IT桔子的高級分析師吳梅梅表示,對投資者來說,2023年的好消息是疫情防控措施的調整,以及北京將把經濟發展作為(wei) 一個(ge) 優(you) 先事項。
吳梅梅預計,2023年下半年對科技創業(ye) 的投資將複蘇,具體(ti) 分配則取決(jue) 於(yu) 各行業(ye) 的表現。
報道稱,在2022年,新能源和半導體(ti) 是最受投資者歡迎的行業(ye) 。據IT桔子統計,在融資金額最大的前30家企業(ye) 中,有13家是新能源及電動汽車製造商,其次是半導體(ti) 和新材料企業(ye) ,占7家。
2022年最大的融資拉動因素之一是電動汽車品牌廣汽埃安,該品牌在兩(liang) 輪融資中籌集了近209億(yi) 元人民幣。此外,消費金融企業(ye) 螞蟻消金在2022年也獲得了大筆資金支持,其注冊(ce) 資本增加105億(yi) 元人民幣。
報道稱,新能源和半導體(ti) 都是中國重要的戰略性產(chan) 業(ye) 。在與(yu) 美國的技術競爭(zheng) 中,北京正尋求在製造先進芯片方麵更加自力更生。此外,北京還製定了到2030年達到碳排放峰值的目標。
當局已出台多項財政激勵措施和稅收政策,以便為(wei) 這些行業(ye) 賦能。其中一項政策變化是,將購買(mai) 新能源汽車的免稅政策延長到2023年底。地方當局還向半導體(ti) 企業(ye) 提供資金和政策支持。
報道稱,吳梅梅表示:“與(yu) 國家方向一致的行業(ye) 將更值得關(guan) 注,包括新能源和半導體(ti) 。”這位分析師還認為(wei) ,醫療保健是後疫情時代值得關(guan) 注的另一個(ge) 行業(ye)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